-
亚种
亚种即种内个体在地理上和生殖上充分隔离后,形成的一类种群;它是一个种内的地理种群,或生理、生态种群,并具有地理分布上或生态上的不同。现今动物分类学上多以亚种作为种以下的分类等级或阶元,如分布广泛的短尾蚊蛇即为蛟蛇的一个亚种。
-
种下分类单位
种虽为基本单位,但如果在种内的某些个体之间,又有差异时,可视差异的大小,再划分为亚种、变种及变型等。2个形态和生理性状的差异,无地理分布的区别,因此在系统进化理论上,认为变种实际上是同种不同基因型的表现。品种(Cultivar,CV.)不是植物分类学的分类单位,不存在野生植物中。郁金香中的黑牡丹等。
-
物种
分类学是依据表型特征识别和区分生物的基本单位。现代遗传学则把物种定义为: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群体。生态学家则认为,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不同物种占有不同的生态位。如果一个物种的种内发生变异,占据了多个生态位,那么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就意味着新种的生成。
-
龟分枝杆菌的皮肤感染
在原始描述,此菌只在小鼠、大田鼠、豚鼠和家兔内产生暂短的病变;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100℃时不丧失酸性磷酸酯酶,有0.2%苦味酸、1%脱氧胆酸盐或M*/40亚硝酸盐时生长,可以烟酰胺或亚硝酸盐为氮源。2、皮肤感染常发生于皮肤外伤或污染的注射后,病菌入侵部位出现慢性无痛性皮下脓肿,临床上颇似脂膜炎。
-
物种的定义与命名
分类学是依据表型特征识别和区分生物的基本单位。现代遗传学则把物种定义为: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群体。生态学家则认为,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不同物种占有不同的生态位。如果一个物种的种内发生变异,占据了多个生态位,那么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就意味着新种的生成。
-
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
植物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物种,每个物种又是由无数的个体组成。所谓系统发育(phylogeny)是与个体发育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某一个类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类群有大类群的发展史,小类群有小类群的发展史,从大的方面看,如果研究整个植物界的发生与发展,便称之为植物界的系统发育。
-
哺乳纲
②恒温,完善的血液循环系统,优良隔热性能的体表毛被和其他体温调节的机制,提供了稳定的内环境,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北方属古北界,哺乳纲的代表科有鼠兔科、河狸科、蹶鼠科、跳鼠科、睡鼠科,南方属东洋界,代表科有长臂猿科、懒猴科、大熊猫科、灵猫科、鼷鹿科、穿山甲科、狐蝠科、象科、猪尾鼠科、竹鼠科等。
-
双名法
双名法是指对每一种植物(或动物、微生物)的名称,都由2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所组成,前面一个词为属名,代表该植物所从属的分类单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以前常称为“种名”,这种叫法欠妥)。(变型),然后再加上种下等级附加词(有人称亚种名、变种名、变型名)以及命名人的姓氏或姓氏缩写。
-
龙芽草属
中文名龙芽草属拼音名longyacaoshu拉丁名Agrimonia中国植物志37:455属下物种大花龙芽草、大芽龙芽草(亚洲亚种)、黄龙尾、黄龙尾(滇南本草)(变种)、龙芽草、龙芽草(原变种)、欧洲龙芽草、欧洲龙芽草(原亚种)、日本龙芽草、日本龙芽草(原变种)、托叶龙芽萆、托叶龙芽草、小花龙芽草
-
兰属
中文名兰属拼音名lanshu拉丁名Cymbidium中国植物志18:191描述CymbidiumSw.兰属,兰科,约40种,主要分布亚洲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少数见于大洋洲与非洲,我国有20种及许多变种,其中不少被广泛栽培,如墨兰C.sinense(Andr.)Willd.,建兰C.ensifolium(L.花粉块2,近球形,蜡质,有裂隙,生于共同的花粉块柄上,有粘盘。
-
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B536
概述:长双歧杆菌长亚种(原名称为“长双歧杆菌”)已被列入我国《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也已列入欧洲食品安全局资格认定(QPS)名单的推荐生物制剂列表以及国际乳品联合会公报(BulletinoftheIDF455/2012)的“在发酵食品中有技术必要性的微生物品种目录”。
-
樟味藜属
中文名樟味藜属拼音名zhangweilishu拉丁名Camphorosma中国植物志25(2):109描述CamphorosmaL.樟味藜属,藜科,约10种,分布于地中海和中亚地区;叶互生,钻形或针形,在小枝上的叶密集成簇,花序穗状,紧密,具苞片,无小苞片;种子直立;胚马蹄形,有胚乳。属下物种同齿樟味藜、樟味藜、樟味藜(原亚种)
-
藜属
中文名藜属拼音名lishu拉丁名Chenopodium中国植物志25(2):76描述ChenopodiumL.藜属,藜科,约250种,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有19种,各地均产,其中土荆芥C.ambrosioidesL.的茎、叶和种子入药,藜C.albumL.的嫩叶可食。花两性或兼有雌性,无苞片和小苞片,簇生成团伞花序,排成腋生的穗状或圆锥状花序;种子横生,稀直立;
-
风车子属
中文名风车子属拼音名fengchezishu拉丁名Combretum中国植物志53(1):17属下物种长毛风车子、盾鳞风车子、盾鳞风车子(原亚种)、耳叶风车子、风车子、阔叶风车子、榄形风车子、毛脉石风车子、十蕊风车子、石风车子、石风车子(原变种)、水密花、西南风车子、元江风车子、云南风车子
-
鱼黄草属
中文名鱼黄草属拼音名yuhuangcaoshu拉丁名Merremia中国植物志64(1):60描述MerremiaDennst.鱼黄草属,旋花科,约80种,广布于热带地区,我国约16种,产西南和东南部。叶全缘或分裂;花单生或排成各式分枝的聚伞花序;花冠漏斗状或钟状,通常黄色;雄蕊5,内藏,花粉粒无刺;子房2或4室;蒴果通常4瓣裂。
-
单室茱萸属
中文名单室茱萸属拼音名danshizhuyushu拉丁名Mastixia中国植物志56:2描述MastixiaBl.单室茱萸属,山茱萸科,25种,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我国有M.alternifoliaMerr.etChun和M.chinensisMerr.2种,产云南和广东海南。花小,两性,有小苞片2,为顶生的圆锥花序;子房下位,1室,有倒垂的胚珠1颗;
-
沙棘属
中文名沙棘属拼音名shajishu拉丁名Hippophae中国植物志52(2):60描述HippophaeL.沙棘属,胡颓子科,3种,分布于欧洲和亚洲,其中沙棘H.rhamnoideseL.,我国西南部和西北部亦产之,有吸枝,繁殖易,有固砂之功,果有微毒。叶互生,狭窄;花单性异株,排成短总状花序生于枝腋内;雄花无柄;子房上位,1室,有直立的胚珠1颗;
-
鸭茅属
中文名鸭茅属拼音名yamaoshu拉丁名Dactylis中国植物志09(2):89描述DactylisL.鸭茅属,禾本科,约4种,分布欧亚之温带和北非,我国有鸭茅D.glomerataL.1种,产西部地区,其他各地亦有引种,为一很好的牧草。小穗有2-5小花,排成紧贴、偏于一侧的花束或团聚花序,此等花序复结成广歧的圆锥花序,花后脉,有短芒,长于稃;
-
稻属
中文名稻属拼音名daoshu拉丁名Oryza中国植物志09(2):3描述OryzaL.稻属,禾本科,约25种,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有稻O.sativaL.,O.minutaPresl和O.meeriana(Zoll,etMor.)Baill.3种,前者到处有栽培,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后二者野生于海南,很少见。颖极退化,仅在小穗柄端呈二半月形;内稃与外稃相似,但背无中肋;
-
黄牛木属
中文名黄牛木属拼音名huangniumushu拉丁名Cratoxylum中国植物志50(2):75描述CratoxylumBl.黄牛木属,金丝桃科,6种,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我国有黄牛木C.ligustrinum(Spach)Bl.,C.cochinchinenseLour.和C.dasyphyllumHand.-Mazz.3种,产南部,喜生于旷野间,材质坚而纹理密致,供细工用。灌木至小乔木;
-
金丝桃属
中文名金丝桃属拼音名jinsitaoshu拉丁名Hypericum中国植物志50(2):2描述HypericumL.金丝桃属,金丝桃科,约400种,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50种,广布于全国,主产地为西南部,有些供观赏用,有些入药。雄蕊极多数,分离或基部合生成3-5束而与花瓣对生,有时有下位腺体与花瓣互生;果为一蒴果;种子无翅。
-
灯心草属
中文名灯心草属拼音名dengxincaoshu拉丁名Juncus中国植物志13(3):147描述JuncusL.灯心草属,灯心草科,约200种,分布于全球,但主产地为温带或寒带,我国约70种,全国均产之,西南最盛,其中灯心草J.effususL.的茎供织席用,髓心(即灯心)供点灯或药用。子房无柄,3室或间为1室,每室有胚珠极多数;蒴果3瓣裂;
-
超种
在地理分布上不重合均作为种,把这个种在分化前可认为具有共同的祖先和共同的分布区的一群种的综合,称为超种。确切地追溯种的进化的一群,在生物地理学上是可以见到的。最后的地理变种无论在形态、生殖等其他方面都显示起源的纯一性,而且地区上也是一致的,因而成为划分的标准。
-
米口袋属
中文名米口袋属拼音名mikoudaishu拉丁名Gueldenstaedtia中国植物志42(2):146描述GueldenstaedtiaFisch.米口袋属,蝶形花科,约20种,分布于中亚,我国约15种,产西南至东北。多年生、无刺草本;萼管钟状,5齿裂,上面2齿较阔;雄蕊10,二体(9+1),花药同型;子房无柄,有胚珠多数,花柱短,内弯,先端近旋卷,无髯毛;
-
轮环藤属
中文名 环藤属拼音名lunhuantengshu拉丁名Cyclea中国植物志30(1):73描述CycleaArn.exWight 环藤属,防己科,约29种,分布于热带亚洲,我国约有13种,产南部和西南部。叶互生,盾状;聚个圆锥花序腋生或生于老枝上;雄花萼4,合生或有时分离;雄蕊合生成盾状聚药雄蕊;花药横裂;心皮单生;核果扁平。
-
木犀榄属
中文名木犀榄属拼音名muxilanshu拉丁名Olea中国植物志61:120描述OleaL.木犀榄属,木犀科,约40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至温带地区,我国有13种,产西南部至南部,木材很有用,其中原产地中海地区的油橄榄O.europaeaL.我国台湾和云南亦有栽培,取其果榨油供食用。花两性或单性,排成腋生的圆锥花序或丛生花序;萼短,4齿裂;
-
丁香属
中文名丁香属拼音名dingxiangshu拉丁名Syringa中国植物志61:50描述SyringaL.丁香属,木犀科,约30种,分布于欧洲和亚洲,我国约20余种,产西南部至东北部,大部供观赏用,有些种类的花可提制芳香油,亦为蜜源植物,木材供建筑和家具用。花冠紫色、淡红色或白色,漏斗状,裂片4,广展,比花冠管短;种子每室2颗,有翅。
-
车前属
中文名车前属拼音名cheqianshu拉丁名Plantago中国植物志70:318属下物种北车前、北美车前、长果车前、长叶车前、车前、车前(原亚种)、翅柄车前、大车前、对叶车前、多籽车前、革叶车前、海滨车前、尖萼车前、巨车前、苣叶车前、龙胆状车前、龙胆状车前(原亚种)、芒苞车前、毛瓣车前、毛平车前、平车前、平车前(原亚种)、疏
-
粗叶木属
中文名粗叶木属拼音名cuyemushu拉丁名Lasianthus中国植物志71(2):70描述LasianthusJack.粗叶木属,茜草科,约18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大洋洲和非洲,我国约32种,产西南部至东部。花小,排成腋生、具柄或无柄的花束或头状花序;花冠漏斗状或高脚碟状,4-6裂,裂片镊合状排列;子房下位,4-9室,每室有胚珠1颗;
-
南山花属
中文名南山花属拼音名nanshanhuashu拉丁名Prismatomeris中国植物志71(2):177属下物种多花三角瓣花、海南三角瓣花、南山花、南山花(原亚种)、四蕊三角瓣花、四蕊三角瓣花(原亚种)
-
水锦树属
中文名水锦树属拼音名shuijinshushu拉丁名Wendlandia中国植物志71(1):191描述WendlandiaBartl.exDC.水锦树属,茜草科,约7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23种以上,产西南部至台湾,有些供观赏用。花冠管状或高脚碟状,裂片5,着生于花冠的裂片间,花丝长或缺,花药卵状或线状,突出或稍内藏;
-
紫麻属
中文名紫麻属拼音名zimashu拉丁名Oreocnide中国植物志23(2):376描述OreocnideMiq.紫麻属,荨麻科,20种,分布于斯里兰卡至日本,我国有11种,产西南部至华东。花单性异株,团伞花序腋生;雄蕊3-4;雌花被与子房合生,4-5齿裂;子房1室,有直立的胚珠1颗;
-
败酱属
萼截平形或5齿裂;子房下位;属下物种败酱、斑花败酱、斑花败酱(原变种)、斑叶败酱、糙叶败酱、大斑花败酱、单蕊败酱、光叶败酱、黄花龙牙、墓头回、墓头回(原亚种)、攀倒瓦、攀倒甑、攀倒甑(原亚种)、少蕊败酱、少蕊败酱(原变种)、台湾败酱、西伯利亚败酱、秀苞败酱、岩败酱、岩败酱(原亚种)、异叶败酱、窄叶败酱、中败酱
-
驼蹄瓣属
中文名驼蹄瓣属拼音名tuotibanshu拉丁名Zygophyllum中国植物志43(1):126属下物种长梗驼蹄瓣、长果霸王、长果驼蹄瓣、粗茎驼蹄瓣、大翅驼蹄瓣、大翅驼蹄瓣(原变种)、大花驼蹄瓣、大叶驼蹄瓣、短果驼蹄瓣、甘肃驼蹄瓣、戈壁驼蹄瓣、尖果驼蹄瓣、宽叶石生驼蹄瓣、拟豆叶驼蹄瓣、石生驼蹄瓣、石生驼蹄瓣(原变种)、驼蹄瓣、驼蹄
-
紫菜薹
概述紫菜薹,别名红菜薹、红油菜薹,它与广东菜心是属于同一变种,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是原产我国的特产蔬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以湖北武昌和四川省的成都栽培最为著名。紫菜薹色紫红、花金黄,是武汉地区的特产。且色泽艳丽,质地脆嫩,为佐餐之佳品。
-
[艹/杭]子梢属
中文名[艹/杭]子梢属拼音名?
-
山牵牛属
中文名山牵牛属拼音名shanqianniushu拉丁名Thunbergia中国植物志70:22属下物种长黄毛山牵牛、滇南山牵牛、二色山牵牛、桂叶山牵牛、海南山牵牛、红花山牵牛、山牵牛、碗花草、碗花草(原亚种)、翼叶山牵牛、羽脉山牵牛、直立山牵牛
-
八角枫属
中文名八角枫属拼音名bajiaofengshu拉丁名Alangium中国植物志52(2):160描述AlangiumLam.八角枫属,八角枫科,约30种,分布于非洲至日本和斐济群岛,我国有8种,广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少数种可分布到河北省,其中最常见的为八角枫A.chinense(Lour.叶互生,单叶;雄蕊8—20或更多;子房下位,1—2室,每室有胚珠1颗;
-
漆属
中文名漆属拼音名qishu拉丁名Toxicodendron中国植物志45(1):106属下物种长梗大花漆、长序云南漆、刺果毒漆藤、大花漆、大花漆(原变种)、大叶漆、大叶漆(原变种)、毒漆藤、毒漆藤(原亚种)、多叶小漆树、黄毛漆、尖叶漆、江西野漆、裂果漆、裂果漆(原变种)、毛漆树、木蜡树、漆、绒毛漆、绒毛漆(原变种)、石山漆、狭叶小漆树
-
鲢
鲢是鲤形目鲤科鲢亚科鲢属的唯一种(见图鲢的形态)。皮质腹棱自胸鳍基间到肛门;人工饲养时,也吃投喂的豆浆、豆渣、米糠、酒糟等饲料。在长江的产卵期为4~鲢是中国四大家养鱼类之一,生长迅速,疾病少,是优良的养殖鱼类。另在海南省及越南北部因气候较暖,其鳞较大、较少,已形成那里地方性的大鳞白鲢亚种。
-
鲫
卵粘附于水草或其他物体上发育。生活在不同环境和水系的鲫,其性状和体色都会有一定的变异和分化;鲫分布于黑龙江流域和新疆额尔齐斯河水系的银鲫是鲫的1个亚种。较耐寒,鳞和鳃耙较多,性成熟年龄较晚,最大可长至3千克,以其为母本杂交选育的异育银鲫当年可长到250克以上,作为一个养殖新品种,已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
狗鱼
狗鱼是鲑形目狗鱼亚目狗鱼科的唯一属。共5种,2亚种;中国有2种,即黑斑狗鱼,产于嫩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达赉湖、镜泊湖、五大连池、绥芬河。白斑狗鱼产于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哈巴河、布尔津河及阿勒大河。背鳍及臀鳍位很后并相对;幼鱼常成群,成鱼则单独栖息,到生殖季节游至沿岸区域产卵。4冬龄鱼性成熟。
-
泰卢固人
又称安得拉人。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相邻各邦亦有分布。使用泰卢固语,属达罗毗荼语系东南语族,受梵语影响很大,吸收大量梵语词汇。印度独立后,于1953年建立安得拉邦。泰卢固人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4个种姓,每一种姓又分数以百计的亚种姓。实行种姓内婚,允许交表亲,寡妇不许再嫁。
-
安得拉人
又称安得拉人。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相邻各邦亦有分布。使用泰卢固语,属达罗毗荼语系东南语族,受梵语影响很大,吸收大量梵语词汇。印度独立后,于1953年建立安得拉邦。泰卢固人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4个种姓,每一种姓又分数以百计的亚种姓。实行种姓内婚,允许交表亲,寡妇不许再嫁。
-
印度斯坦人
印度斯坦人(Hindustanis)南亚印度民族集团。又称兴都斯坦人。分布在北方邦、中央邦、德里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比哈尔邦,以及全国各大城市。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混有澳大利亚人种成分。系由许多族源相同、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区性民族集团组成。尔后,又由4大种姓演变出许多亚种姓。
-
兴都斯坦人
印度斯坦人(Hindustanis)南亚印度民族集团。又称兴都斯坦人。分布在北方邦、中央邦、德里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比哈尔邦,以及全国各大城市。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混有澳大利亚人种成分。系由许多族源相同、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区性民族集团组成。尔后,又由4大种姓演变出许多亚种姓。
-
栽培稻
栽培稻是由野生稻演化而成适用于栽培的稻种。亚洲栽培稻为A染色体组,非洲栽培稻为Ag染色体组,二者杂交第一代不育,但形态上差异不大。根属于须根系,根群分布可达40cm,一般茎长0.7-1.3m,茎直立,节间中空,基部茎节可产生分蘖。叶舌较长,复总状花序,小穗为单花。成熟时谷粒黑褐色或黄褐色,糙米多为红色。
-
毛连菜属
中文名毛连菜属拼音名maoliancaishu拉丁名Picris中国植物志80(1):53描述PicrisL.毛连菜属,菊科,40-50种,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地区,向南经地中海地区和西亚至北非,我国6种,除华南外广布,常见种如毛连菜P.hieracioidesL.ssp.japonicaKrylov。一或二年生草本,被钩状分叉粗毛;总苞片数列,下有较小的2-3列;
-
十大功劳属
中文名十大功劳属拼音名shidagonglaoshu拉丁名Mahonia中国植物志29:214描述MahoniaNutt.十大功劳属,小檗科,约100种,分布于美洲中部和北部及亚洲,我国有50种,产西南部和南部,大部供庭园观赏用。本属由小蘗属Berberis分出,其不同之处为枝无刺,叶为羽状复叶,花序多花,由芽鳞的腋内抽出,萼片9枚。
-
齿缘草属
中文名齿缘草属拼音名chiyuancaoshu拉丁名Eritrichium中国植物志64(2):116属下物种阿克陶齿缘草、矮齿缘草、半球齿缘草、北齿缘草、篦毛齿缘草、长梗齿缘草、长毛齿缘草、匙叶齿缘草、垂果齿缘草、大叶假鹤虱、东北齿缘草、对叶齿缘草、钝叶齿缘草、反折假鹤虱、灰毛齿缘草、假鹤虱、假鹤虱(原亚种)、具柄齿缘草、具柄齿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