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咽纤维血管瘤
因肿瘤的阻塞,鼻窦继发感染较多见。Pletcher等(1975)报道局限于鼻咽部的血管纤维瘤,栓塞术后出血量由1200ml降至736ml,超过鼻咽部累及上颌窦、翼腭窝的肿瘤,出血量由3311ml降至1200ml。可用盐水浸湿的短纱条从切口送入黏-骨膜与硬腭骨板之间,紧贴骨面慢慢向后作钝性分离,不但可避免分破且可减少出血。
-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
临床表现:进行性鼻塞、鼻出血为主要症状,可有相邻结构畸形与功能障碍,如耳堵耳鸣、听力减退、颊部畸形、眼球移位等。根据肿瘤的大小及地位,用凿子及咬骨钳酌量去除硬腭骨质,并切开鼻底粘膜,暴露肿瘤(图4)。8.肿瘤侵入翼腭窝鼻咽纤维血管瘤可由鼻咽侧壁绕过上颌窦的后壁,并将此处的裂隙扩大而进入翼腭窝。
-
内镜下青春期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
手术名称:内镜下青春期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别名:内窥镜下青春期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ICD编码:29.3901概述:鼻咽纤维血管瘤(nasopharyngealangiofibroma)为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年男性。1%利多卡因肾上腺肾上腺素溶液注射于钩突前方和中鼻甲前、后端。
-
内窥镜下青春期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内镜下青春期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别名:内窥镜下青春期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ICD编码:29.3901概述:鼻咽纤维血管瘤(nasopharyngealangiofibroma)为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年男性。1%利多卡因肾上腺肾上腺素溶液注射于钩突前方和中鼻甲前、后端。
-
前后鼻孔堵塞术
前后鼻孔堵塞术手术图解图1后鼻孔填塞纱球⑴圆枕形⑵锥形图2将纱球引入后鼻孔图3前后鼻孔堵塞适应证1.经鼻腔堵塞后,仍有血自后鼻孔不断流下,出血不能控制者。麻醉1%丁卡因作鼻腔及口咽粘膜表面麻醉。前鼻孔固定纱布卷为血液及鼻腔分泌物浸渍时,要随时更换,以防前鼻孔周围皮肤糜烂、发炎。
-
额上部硬脑膜外进路前颅底颅面联合切除术
手术步骤:1.前颅底显露和切开(1)画出矢状窦和冠状切口线,并设计好可能应用的腱膜瓣形状位置及长度。沿此线纵形切开筛窦顶,中、上鼻甲根部一并切下,而眶内壁得到保留。若鼻腔上方术野显露尚不够,可分离对侧鼻骨,切开鼻中隔,全翻鼻锥而扩大术野。4.颅骨缺损区继发脑膨出对颅底骨质缺损较大的病例应行硬组织修复。
-
侧颅底肿瘤
疾病分类:肿瘤科,耳鼻喉科疾病概述:侧颅底指以鼻咽顶壁中心,向前外经翼腭窝达眶下裂前端,向后外经颈静脉窝到乳突后缘两条假想线之间的三角区。疾病描述:侧颅底肿瘤主要有颈静脉球体瘤、鼻咽癌、鼻咽纤维血管瘤、中耳癌、听神经瘤、颞骨巨细胞瘤和母细胞瘤、腮腺混合瘤和斜坡脊索瘤等。
-
鼻咽癌的手术疗法
鼻咽癌的手术疗法手术图解图1硬腭舌形切口图2剥离硬腭粘骨膜瓣图3凿去骨质,在硬腭后缘切开鼻底粘膜图4暴露肿瘤组织适应证鼻咽癌经放射治疗后原发病灶退缩不全,尚有残余,或癌肿复发,不适于再放疗,癌肿比较局限,无颅底骨质破坏或脑神经损害,无远处转移,全身情况较好者。麻醉全身麻醉,插管,喉咽用长纱条填塞。
-
额上部硬脑膜外入路前颅底颅面联合切除术
手术步骤:1.前颅底显露和切开(1)画出矢状窦和冠状切口线,并设计好可能应用的腱膜瓣形状位置及长度。沿此线纵形切开筛窦顶,中、上鼻甲根部一并切下,而眶内壁得到保留。若鼻腔上方术野显露尚不够,可分离对侧鼻骨,切开鼻中隔,全翻鼻锥而扩大术野。4.颅骨缺损区继发脑膨出对颅底骨质缺损较大的病例应行硬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