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印迹法
第一阶段为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将在凝胶中已经分离的条带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选用低电压(100V)和大电流(1~将印有蛋白质条带的硝酸纤维素膜(相当于包被了抗原的固相载体)依次与特异性抗体和酶标第二抗体作用后,加入能形成不溶性显色物的酶反应底物,使区带染色。图15-12免疫印迹法原理示意图
-
抗-SS-A
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的方法是放射免疫沉淀法,此法是用放射性36S-蛋氨酸或32P-正磷酸盐标记组织培养细胞,标记上36S的代表所有蛋白质,标记上32P的代表磷酸化蛋白,此外,细胞内RNAs也标记上32P。抗SS-A和抗SS-B阳性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通常表现出更多的腺体外症状,如脉管炎、淋巴结病。
-
抗SS-A(Ro)抗体
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的方法是放射免疫沉淀法,此法是用放射性36S-蛋氨酸或32P-正磷酸盐标记组织培养细胞,标记上36S的代表所有蛋白质,标记上32P的代表磷酸化蛋白,此外,细胞内RNAs也标记上32P。抗SS-A和抗SS-B阳性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通常表现出更多的腺体外症状,如脉管炎、淋巴结病。
-
酶联免疫电转移印斑法
第一阶段为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将在凝胶中已经分离的条带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选用低电压(100V)和大电流(1~将印有蛋白质条带的硝酸纤维素膜(相当于包被了抗原的固相载体)依次与特异性抗体和酶标第二抗体作用后,加入能形成不溶性显色物的酶反应底物,使区带染色。图15-12免疫印迹法原理示意图
-
抗-PM-1
概述:抗PM-1抗体是出现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或进行全身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PSS/PM)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一种抗核抗体,又称抗PM-Sol抗体。PM-1抗原位于核质、核仁中,其功能尚不了解,但认为位于核仁中的抗原作用可能更重要。试剂:同免疫印迹法。因此相应多肽抗体阴性,并不能排除某种风湿病的存在。
-
抗Scl-70抗体
概述:Douvas等于1979年报告,硬皮病患者血清中有一种抗核抗体,其靶抗原为细胞核中一种非组蛋白蛋白质,因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中移动的分子量为70kD,故称为Scl-70。化验结果临床意义:抗Scl-70抗体主要见于全身性进行性硬化症(PSS)中的弥漫型,是该病的标志性抗体,其阳性率25%~
-
抗Jo-1抗体
概述:抗Jo-1的靶抗原是组氨酰-tRNA合成酶。别名:抗-Jo-1抗Jo-1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Jo-1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化验取材:血液抗Jo-1抗体的测定原理:同免疫印迹法原理。重组或纯化抗原建立ELISA法。40%,下面列出了抗Jo-1阳性典型患者的三联症:多发性肌炎。硬皮病相关症状也偶见与其相关。
-
抗-Jo-1
概述:抗Jo-1的靶抗原是组氨酰-tRNA合成酶。别名:抗-Jo-1抗Jo-1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Jo-1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化验取材:血液抗Jo-1抗体的测定原理:同免疫印迹法原理。重组或纯化抗原建立ELISA法。40%,下面列出了抗Jo-1阳性典型患者的三联症:多发性肌炎。硬皮病相关症状也偶见与其相关。
-
抗Sm抗体
别名:抗-SM,抗狼疮细胞抗体抗Sm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Sm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化验取材:血液抗Sm抗体的测定原理:检测抗Sm抗体过去常规采用琼脂双向免疫扩散(ouchterlony)法。洗膜后再将膜条置酶(辣根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人IgG(或SPA)中反应,再次洗膜后置酶底物/色原溶液中温育。
-
抗PM-1抗体
概述:抗PM-1抗体是出现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或进行全身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PSS/PM)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一种抗核抗体,又称抗PM-Sol抗体。PM-1抗原位于核质、核仁中,其功能尚不了解,但认为位于核仁中的抗原作用可能更重要。试剂:同免疫印迹法。因此相应多肽抗体阴性,并不能排除某种风湿病的存在。
-
抗SS-B(La)抗体
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的方法是放射免疫沉淀法,此法是用放射性36S-蛋氨酸或32P-正磷酸盐标记组织培养细胞,标记上36S的代表所有蛋白质,标记上32P的代表磷酸化蛋白,此外,细胞内RNAs也标记上32P。附注:Hep-2为基质的IFT检测中,抗SS-B(La)为核质细颗粒型,通常为高滴度,分裂中期染色阴性。相关疾病:干燥综合征
-
抗-SM
别名:抗-SM,抗狼疮细胞抗体抗Sm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Sm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化验取材:血液抗Sm抗体的测定原理:检测抗Sm抗体过去常规采用琼脂双向免疫扩散(ouchterlony)法。洗膜后再将膜条置酶(辣根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人IgG(或SPA)中反应,再次洗膜后置酶底物/色原溶液中温育。
-
抗狼疮细胞抗体
别名:抗-SM,抗狼疮细胞抗体抗Sm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Sm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化验取材:血液抗Sm抗体的测定原理:检测抗Sm抗体过去常规采用琼脂双向免疫扩散(ouchterlony)法。洗膜后再将膜条置酶(辣根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人IgG(或SPA)中反应,再次洗膜后置酶底物/色原溶液中温育。
-
抗-Scl-70
概述:Douvas等于1979年报告,硬皮病患者血清中有一种抗核抗体,其靶抗原为细胞核中一种非组蛋白蛋白质,因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中移动的分子量为70kD,故称为Scl-70。化验结果临床意义:抗Scl-70抗体主要见于全身性进行性硬化症(PSS)中的弥漫型,是该病的标志性抗体,其阳性率25%~
-
抗心肌抗体
概述:早在1937年,Brokman等在研究风湿热时,用盐水提取的心脏组织浸出液为抗原,建立补体结合试验,在82%的风湿热患者中检出了抗心肌抗体。1989年Schulze等报告,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血清中有抗心肌线粒体ADP/ATP载体(腺嘌呤核苷酸易位酶,ANT)的自身抗体。80%)、风湿性心脏病(阳性率15%~
-
抗-SS-B
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的方法是放射免疫沉淀法,此法是用放射性36S-蛋氨酸或32P-正磷酸盐标记组织培养细胞,标记上36S的代表所有蛋白质,标记上32P的代表磷酸化蛋白,此外,细胞内RNAs也标记上32P。附注:Hep-2为基质的IFT检测中,抗SS-B(La)为核质细颗粒型,通常为高滴度,分裂中期染色阴性。相关疾病:干燥综合征
-
抗类风湿性关节炎33抗体
操作方法:同免疫印迹法。尽管RA33抗体在多种结缔组织病中出现(可能RA33与抗U1RNP抗体交叉反应),对其RA的诊断特异性出现了争论,但结合临床特点及有关其他实验室检查,如RA一般不具备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所特有的高滴度U1RNP抗体,更不具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有的特异性双链DNA和Sm抗体。附注:少数SSc:出现阳性。
-
抗角蛋白抗体
概述:除RF和抗胶原抗体外,RA病人血清中还常含多种其他自身抗体,其中抗角质蛋白抗体对RA的诊断具有相对的特异性。操作方法:同ELISA法。正常值:IBT法(免疫印迹法)、IIF法(间接免疫荧光法):阴性。该抗体的致病作用尚不清楚。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硬化症、强直性脊柱炎。
-
抗Sa抗体
概述:抗Sa抗体是Despres等于1994年报告的出现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一种自身抗体。靶抗原(Sa抗原)最初发现于人脾,之后又在人胎盘、类风湿滑膜翳中发现,可能是人体的正常组织成分。别名:抗靶抗原抗体抗Sa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Sa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抗Sa抗体的测定原理:同免疫印迹法。
-
抗着丝点抗体
抗着丝点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着丝点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抗着丝点抗体的测定原理:检测抗着丝粒抗体的常用方法是以Hep-2细胞为抗原片(肝细胞片呈现的荧光弱)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也有人采用免疫印迹法和用重组CenP-B抗原建立的ELISA法测定抗着丝粒抗体,但建立10余年来一直未能普及。
-
抗-RNP
概述:核RNP抗原抗体系统是第二个具有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的抗原-抗体系统。别名:抗-RNP、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抗RNP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RNP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化验取材:血液抗RNP抗体的测定原理:同免疫印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原理。(1)高滴度: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
-
抗核糖核蛋白抗体
概述:核RNP抗原抗体系统是第二个具有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的抗原-抗体系统。别名:抗-RNP、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抗RNP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RNP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化验取材:血液抗RNP抗体的测定原理:同免疫印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原理。(1)高滴度: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
-
抗Ku抗体
别名:抗核蛋白抗体抗Ku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Ku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抗Ku抗体的测定原理:抗Ku抗体检测的经典方法为琼脂双向免疫扩散法(参看本章抗核抗体)。相关疾病:重叠综合征、白发、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
-
抗核蛋白抗体
别名:抗核蛋白抗体抗Ku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Ku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抗Ku抗体的测定原理:抗Ku抗体检测的经典方法为琼脂双向免疫扩散法(参看本章抗核抗体)。相关疾病:重叠综合征、白发、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
-
抗心肌细胞膜抗体
概述:心肌细胞膜可以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产生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抗体,病毒感染可能引导心肌细胞膜成为自身抗原。抗心肌细胞膜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心肌细胞膜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化验取材:血液抗心肌细胞膜抗体的测定原理:同Western-blot法、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
-
丁型病毒性肝炎检测
正常值:丁型肝炎抗原(HDAg)阴性肝内HDAg(免疫荧光法、免疫组化法)血清HDAg(EIA、RIA法、免疫印迹法)阴性抗-HD阴性抗-HDIgM(EIA法)阴性HDV-RNA(斑点杂交法、吸印法、原位杂交法)阴性。HDV-RNA阳性:是诊断HDV感染最直接的证据,也是最特异的方法,有早期诊断价值,对判断预后也有一定意义。
-
抗-RA33
操作方法:同免疫印迹法。尽管RA33抗体在多种结缔组织病中出现(可能RA33与抗U1RNP抗体交叉反应),对其RA的诊断特异性出现了争论,但结合临床特点及有关其他实验室检查,如RA一般不具备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所特有的高滴度U1RNP抗体,更不具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有的特异性双链DNA和Sm抗体。附注:少数SSc:出现阳性。
-
抗多肌炎-1抗体
英文名:antipolymyositis-1antibody别名:抗PM-1抗体,抗-PM-1正常值:IBT法(免疫印迹法):阴性。化验结果意义:阳性: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合并硬皮病。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自身抗体测定化验类别一:免疫学检查化验类别二:自身抗体测定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抗RNP抗体
概述:核RNP抗原抗体系统是第二个具有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的抗原-抗体系统。别名:抗-RNP、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抗RNP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RNP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化验取材:血液抗RNP抗体的测定原理:同免疫印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原理。(1)高滴度: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
-
抗SS-A抗体
英文名:antiSS-Aantibody别名:抗-SS-A正常值:IBT法(免疫印迹法)、ELISA法:阴性。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自身抗体测定化验类别一:免疫学检查化验类别二:自身抗体测定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血浆热应激蛋白70
正常值:免疫印迹法:4688.7~7398.3(光密度积分)。化验结果意义:降低:高温中暑。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蛋白质测定化验类别一:血液生化检查化验类别二:蛋白质测定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重组免疫结合试验
重组免疫结合试验(recombinantimmunobindingassay,RIBA)是与免疫印迹法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特异性抗原不通过电泳分离转印,而是直接分条加在固相膜上。RIBA已用于血清抗HCV抗体的测定和分析。在ELISA中一般使用混合抗原包被,检测到的血清抗体是综合性的。根据条带的粗细和显色深浅,还可粗略估计抗体效价。
-
AKA
概述:除RF和抗胶原抗体外,RA病人血清中还常含多种其他自身抗体,其中抗角质蛋白抗体对RA的诊断具有相对的特异性。操作方法:同ELISA法。正常值:IBT法(免疫印迹法)、IIF法(间接免疫荧光法):阴性。该抗体的致病作用尚不清楚。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硬化症、强直性脊柱炎。
-
抗靶抗原抗体
概述:抗Sa抗体是Despres等于1994年报告的出现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一种自身抗体。靶抗原(Sa抗原)最初发现于人脾,之后又在人胎盘、类风湿滑膜翳中发现,可能是人体的正常组织成分。别名:抗靶抗原抗体抗Sa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Sa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抗Sa抗体的测定原理:同免疫印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