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氧核糖核酸酶Ⅰ
脱氧核糖核酸酶Ⅰ是最有代表性的核酸内切酶。最早是由M.Kunitz从胰脏中分离出结晶的,也称为胰脱氧核糖核酸酶或DNaseⅠ,EC3.1.21.1。在一般条件下其分解产物含有1到8—12个寡聚核苷酸,平均大小等于四个核苷酸。反应初期似乎是先分解dpPupPy键,但因二价离子的存在对切断的方式有显著影响。
-
单体酶
单体酶是仅有一个活性中心的多肽链构成的酶,一般是由一条多肽链组成,如牛胰核糖核酸酶溶菌酶等。但有的单体酶是由多条多肽链组成,如胰凝乳蛋白酶,由三条肽链组成,链间由二流键相连构成一个共价整体。单体酶种类很少,一般多是催化水解反应的酶,相对分子质量在35,000以下。
-
尿蓝母
化验结果意义:(1)升高:小肠内细菌过度繁殖(盲襻综合征、小肠憩室、系统性硬化症)、吸收不良综合征(胃切除、乳糜泻、Crohn综合征)等。化验取材:尿液化验方法:尿液检查化验类别一:体液和排泄物检查化验类别二:尿液检查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肠系膜静脉
肠系膜静脉由上肠系膜静脉(superiormesentericvein)和下肠系膜静脉(inferiormesentericvein)组成,前者主要收集小肠血液,后者主要收集大肠血液在胰脏附近与脾静脉相合形成肝门静脉。
-
脾髎
脾髎为经外奇穴名。出《红医针疗法》。位于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间旁开4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肋间神经痛,胆、脾、胰病,一般斜刺1.0~1.5寸。
-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别名:GGT正常值:γ-GT)50U/L。化验结果意义:①明显增高:肝癌、阻塞性黄疸、晚期性肝硬化、胰头癌②轻中度增高: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③酗酒,药物等所致.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血脂检查化验类别一:血液检查化验类别二:血脂检查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肝硬化胰腺炎
-
祛风润面散
处方:绿豆白粉1.8克山柰1.2克白附子1.2克白僵蚕1.2克冰片0.6克麝香0.3克功能主治:祛风润面。治面风(面神经痉挛)。用法用量:共研极细面,再过重罗,兑胰皂120克,拌匀。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
七胰散
《赤水玄珠》卷十三:组成:皮消7钱,猪胰7个。主治:痞气,积块。用法用量:口服。制备方法:每1钱皮消擦1胰,醃7日,铁器上焙干燥,为末。
-
腺嘌呤酶
腺嘌呤酶adenase亦称腺嘌呤脱氨酶.是催化腺嘌呤水解脱氨生成决黄嘌呤和氨反应的酶,EC3.5.4.2.在动物组织中的分布很不规则,在牛的肌肉、乳、血液,蝲蛄的肝胰脏等中均能找到,但在人体中未曾发现,一般仅显示极弱的活性。在细菌和酵母中也含有一种腺嘌呤酶。
-
结晶牛胰岛素
结晶牛胰岛素是牛胰岛素的晶状体。牛胰岛素是牛胰脏中胰岛β-细胞所分泌的一种调节糖代谢的蛋白质激素。我国中科院生化研究所、北大化学系及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通力合作,于1959年开始工作、1965年9月获得了用人工方法合成的、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实现了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壮举。
-
肝髎
肝髎为经外奇穴名。出《红医针疗法》。位于背部,第九、十胸椎棘突之间,左右旁开各4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肋间神经痛、胆、脾、胰病。一般沿肋间向外斜刺0.5~1.0寸。
-
胆髎
胆髎为经外奇穴名。出《红医针疗法》。位于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间旁开4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肋间神经痛及胆、脾、胰病。一般针沿肋间向外斜刺0.5~1.0寸。
-
胰痈
胰痈(pancreaticabscess)是指痈生于胰,以腹痛,发热,上腹包块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
LB固体培养基
LB(Luria-Bertani)固体培养基在950mlddH2O中加入胰化蛋白胨(tryptone)10g;酵母提取物(yesatextract)5g;用1M的NaOH调节pH值到7.0,定容至1L。然后加入15g琼脂粉。121℃,20min高压灭菌,待冷却至50-60℃时,倒制平板。倒制时培养基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冷却后平板会产生大量冷凝水。
-
LB液体培养基
LB(Luria-Bertani)液体培养基LB液体培养基的配制(1L):在950mlddH2O中加入胰化蛋白胨(tryptone)10g;酵母提取物(yesatextract)5g;NaCl10g。用1M的NaOH调节pH值到7.0,定容至1L。121℃,20min高压灭菌,4℃储存。
-
艳容膏
《种福堂方》卷四:方名:艳容膏组成:白芷3钱,甘菊花(去梗)3钱,白果20个,红枣15个,珠儿粉5钱,猎胰1个。主治:雀斑。用法用量:每晚搽面,清晨洗去。制备方法:上将珠粉研细,余俱捣烂,拌匀,外以酒酿炖化,入前药蒸过。
-
阿脲
阿脲即四氧嘧啶。为丙酮二酸的酰脲,可由尿酸的氧化合成。对胰脏的兰氏岛(isletofLangerhans)即胰岛(pancreasislet)的β细胞具有特殊的破坏作用,中止胰岛素的分泌,而引起动物实验性四氧嘧啶糖尿病(alloxandiabetes)。同样的作用可由葡糖胺的硝基衍生物——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icin)的一次注射引起。
-
四氧嘧啶
阿脲即四氧嘧啶。为丙酮二酸的酰脲,可由尿酸的氧化合成。对胰脏的兰氏岛(isletofLangerhans)即胰岛(pancreasislet)的β细胞具有特殊的破坏作用,中止胰岛素的分泌,而引起动物实验性四氧嘧啶糖尿病(alloxandiabetes)。同样的作用可由葡糖胺的硝基衍生物——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icin)的一次注射引起。
-
腺嘌呤脱氨酶
腺嘌呤脱氨酶adeninedeaminase亦称腺嘌呤酶(adenase)。为催化腺嘌呤水解脱氨基生成次黄嘌呤和氨的酶。EC3.5.4.2.在动物组织中的分布很不规则,在牛肌肉、乳、血液及蝲蛄的肝脏、胰脏等均有发现,在人体中未发现,一般仅表现极弱的活性。在细菌及酵母中也含一种腺嘌呤酶。
-
腺腔中心细胞
腺腔中心细胞centroacinouscells是腺腔(glandularlumen)中非分泌性的细胞群,认为是腺导管开始部分的细胞。见于胰脏。
-
器官
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叫做器官。胃、肠、肝和胰是消化器官,如胃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平滑肌、血管和神经等组成,有容纳和消化食物的功能。其他如肾和膀胱是排泄器官,心和血管是循环器官等。
-
压诊点
压诊点是指具有诊断学意义的压痛点,日人称之为压诊点。据《日本针灸治疗学会志》报道,髂嵴的正中之下3~4厘米处压痛,往往是胃溃疡;十二胸椎与第一、二腰椎横突起右侧压痛,大体可以推定与胰病有关;第二、三肋间隙近胸骨边缘处压痛一般是哮喘。按压、针刺这些压诊点,则有治疗其相应病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