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RNA病毒目
中文名称:小RNA病毒目英文名称:Picornavirales分类类型:目小RNA病毒目成员:科亚科属种型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禽肝炎病毒属(Avihepatovirus)鸭甲型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Avirus)塞尼卡病毒属(Senecavirus)塞尼卡谷病毒(SenecaValleyvirus)萨佩洛病毒属(Sapelovirus)猪萨佩洛病毒(Porcinesapelovi
-
HAV
甲型肝炎病毒归属小RNA病毒目小RNA病毒科肝病毒属。病毒感染模型与培养:黑猩猩和狨猴对HAV易感,且能传代,经口或静脉注射可使动物发生肝炎,并能在肝细胞冻中检出HAV。应用的方法包括免疫电镜、补体结合试验、免疫粘附血凝试验、固相放射免疫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多聚酶链反应、cDNA-RNA分子杂交技术等。
-
甲型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归属小RNA病毒目小RNA病毒科肝病毒属。病毒感染模型与培养:黑猩猩和狨猴对HAV易感,且能传代,经口或静脉注射可使动物发生肝炎,并能在肝细胞冻中检出HAV。应用的方法包括免疫电镜、补体结合试验、免疫粘附血凝试验、固相放射免疫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多聚酶链反应、cDNA-RNA分子杂交技术等。
-
脊髓灰质炎病毒
概述:脊髓灰质炎(Polionyelitis)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PV)引起的传染病。消灭脊髓灰质炎最根本的手段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断绝脊髓灰质炎野毒株在人群中的传播。PV分类类型:种分类:小RNA病毒目小RNA病毒科肠病毒属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医学检查:别名:脊髓灰质炎病毒血清学正常值:阴性。
-
鼻病毒属
人鼻病毒能分为主要和次要受体病毒组,主要组是ICAM-1,其他未确定。临床症状包括普通感冒症状和人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疾病。
-
肠病毒属
不同肠道病毒及肠道病毒与鼻病毒间整个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大于50%,一种肠道病毒不同株之间整个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大于75%。病毒主要在肠道细胞中复制,也能在神经、肌肉和其它一些组织中复制。大多数病毒感染无明显症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包括轻微脑膜炎、脑炎、肌炎、心肌炎和结缔组织炎。
-
口蹄疫病毒属
基因组编码3种VPg,翻译从阅读框内两个起始位点的任意一个开始,产生两种L蛋白(Lab和Lb)。口蹄疫病毒属不同成员之间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大于50%。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包括偶蹄动物的口蹄疫病和幼小动物的心肌炎。
-
PV
概述:脊髓灰质炎(Polionyelitis)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PV)引起的传染病。消灭脊髓灰质炎最根本的手段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断绝脊髓灰质炎野毒株在人群中的传播。PV分类类型:种分类:小RNA病毒目小RNA病毒科肠病毒属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医学检查:别名:脊髓灰质炎病毒血清学正常值:阴性。
-
口蹄疫病毒
FMDV分类类型:种分类:小RNA病毒目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口蹄疫病毒(7个血清型)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最易感染的动物是黄牛、水牛、猪、骆驼、羊、鹿等,黄羊、麝、野猪、野牛等野生动物也易感染此病。美国1932年之前发生过9次口蹄疫流行。
-
FMDV
FMDV分类类型:种分类:小RNA病毒目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口蹄疫病毒(7个血清型)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最易感染的动物是黄牛、水牛、猪、骆驼、羊、鹿等,黄羊、麝、野猪、野牛等野生动物也易感染此病。美国1932年之前发生过9次口蹄疫流行。
-
心脏病毒属
基因组编码一个L蛋白。病毒感染宿主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脑炎和心肌炎。本属不同成员间整个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也大于50%。
-
肝病毒属
病毒感染肝细胞,引起肝病,在肝炎发展的临床表症之前,就可在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到高滴度病毒。病毒的抗原特性十分保守,体外实验中通常能建立病毒的持续性感染。肝病毒属成员基因组与肠道病毒或鼻病毒极少有相似性。甲型肝炎病毒不同株之间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大于80%。病毒感染宿主的临床症状是肝炎和肠道炎。
-
双埃柯病毒属
与其它属成员不同,双埃柯病毒1AB蛋白不被切割,N末端也没有豆蔻酰化,因此,成熟衣壳蛋白仅由1AB、1C和1D三种蛋白组成。双埃柯病毒属病毒主要在胃肠道繁殖,引起腹泻,经常伴有呼吸道病症,感染在幼童中特别易流行。当在电镜下观察时,细胞病理变化包括细胞核中颗粒性和染色质分布的变化。
-
马鼻炎病毒属
马鼻炎病毒属病毒基因组3’-NTR长167bp,IRES是2型,具poly(C)尾。病毒的CP蛋白与ERAV、FMDV和EMCV的序列一致性在25-47%。病毒的L蛋白可能是蛋白酶,但与FMDV和ERAVL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23%和18%。病毒基因组也编码2A、2B和3C蛋白,只有一个VPg。
-
嵴病毒属
中文名称:嵴病毒属英文名称:Kobuvirus分类类型:属分类:小RNA病毒目小RNA病毒科嵴病毒属嵴病毒属成员:种爱知病毒(Aichivirus)牛嵴病毒(Bovinekoburirus)嵴病毒属基本特性:嵴病毒属成员在电镜下呈现20面体表面结构,这与微RNA病毒科其他成员不同,病毒离子在pH3.5的条件下稳定。3’NTR非常长,达240bp;
-
捷申病毒属
捷申病毒的IRES与微RNA病毒科其它成员的IRES不同,它较短,为290bp,缺乏elF-4G功能。基因组编码单一VPg和前导蛋白,编码的2A多肽很短,末端是NPGP,表明它是类似于口蹄疫病毒2A蛋白的分子。捷申病毒属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是捷申病,引起灰质脑脊髓炎,它可剧烈变化。
-
蟋蟀麻痹病毒属
中文名称:蟋蟀麻痹病毒属英文名称:Cripavirus分类类型:属分类:小RNA病毒目双顺反子病毒科蟋蟀麻痹病毒属蟋蟀麻痹病毒属成员:种蚜虫致死麻痹病毒(Aphidlethalparalysisvirus)蜜蜂黑皇后细胞病毒(Blackqueencellvirus)蟋蟀麻痹病毒(Cricketparalysisvirus)果蝇C病毒(DrosophilaCvirus)虱P病毒(HimetobiPvirus
-
蟋蟀麻痹病毒
已有试验表明,选择蟋蟀麻痹症病毒与脑心肌炎病毒(一种从黑猩猩中分离得到的脊椎动物病毒),分别免疫实验动物,获得抗血清进行血清学交叉反应,蟋蟀麻痹症病毒和脑心肌炎病毒与同源的和异源的抗血清,在对流免疫电泳试验和试管沉淀试验测定时,均有交叉反应,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表明,其沉淀带有融合现象;
-
CrPV
已有试验表明,选择蟋蟀麻痹症病毒与脑心肌炎病毒(一种从黑猩猩中分离得到的脊椎动物病毒),分别免疫实验动物,获得抗血清进行血清学交叉反应,蟋蟀麻痹症病毒和脑心肌炎病毒与同源的和异源的抗血清,在对流免疫电泳试验和试管沉淀试验测定时,均有交叉反应,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表明,其沉淀带有融合现象;
-
果蝇C病毒
DCV分类类型:种分类:小RNA病毒目双顺反子病毒科蟋蟀麻痹病毒属果蝇C病毒GeneBank编号:[AF014388]果蝇C病毒基本特性:果蝇C病毒略呈球形,无囊膜,直径27nm,基因组为正股单链RNA,分子量为3×106d,RNA含量为31%。病毒在气管细胞的细胞质中复制,特别是围绕神经节的气管细胞。
-
DCV
DCV分类类型:种分类:小RNA病毒目双顺反子病毒科蟋蟀麻痹病毒属果蝇C病毒GeneBank编号:[AF014388]果蝇C病毒基本特性:果蝇C病毒略呈球形,无囊膜,直径27nm,基因组为正股单链RNA,分子量为3×106d,RNA含量为31%。病毒在气管细胞的细胞质中复制,特别是围绕神经节的气管细胞。
-
伴生病毒属
基因组编码一个多聚蛋白,随后切割成一系列产物,包括3个外壳蛋白,外壳蛋白上游大约有400个氨基酸。内含体周围分布着线粒体。病毒粒子常分布在细胞质内一种直径为45nm的小管中,这种含病毒粒子的小管也出现在筛管内。伴生病毒属病毒的自然寄主有限,欧防风黄点病毒系统侵染一些伞形科植物及个别其它科植物。
-
蒲公英黄花叶病毒
DaYMV分类类型:种分类:小RNA病毒目植物小RNA病毒科伴生病毒属蒲公英黄花叶病毒蒲公英病毒病:蒲公英病毒病在局部地区分布,常年发生较轻,一般对生产无明显影响,个别地块或特殊年份发病较重,病株率可达30%以上,显著影响产品质量。此病毒还侵染菊科的其他蔬菜。桃蚜传毒率最高,萝卜蚜、瓜蚜、大戟长管蚜也可传毒。
-
DaYMV
DaYMV分类类型:种分类:小RNA病毒目植物小RNA病毒科伴生病毒属蒲公英黄花叶病毒蒲公英病毒病:蒲公英病毒病在局部地区分布,常年发生较轻,一般对生产无明显影响,个别地块或特殊年份发病较重,病株率可达30%以上,显著影响产品质量。此病毒还侵染菊科的其他蔬菜。桃蚜传毒率最高,萝卜蚜、瓜蚜、大戟长管蚜也可传毒。
-
水稻矮化病毒属
病毒基因组编码一个多聚蛋白,随后切割形成一系列已知或未知蛋白,包括3个外壳多肽。病毒感染寄主的细胞病理学因种而异。玉米褪绿矮缩病毒可在受侵染的韧皮部组织中观察到,较少发生在叶肉组织薄壁细胞中,细胞质中存在电子致密的颗粒状基质,基质中分布着病毒粒子。水稻东格鲁球状病毒发生于东南亚各国及印度、巴基斯坦。
-
温州蜜柑矮缩病毒属
据浮力密度不同发现有3种病毒粒子,位于最上部的粒子中空,沉降系数50-60S,中部及底部包括基因组RNA。基因组有两种线状(+)ssRNA,3’末端有poly(A)尾,编码一个可产生成熟蛋白的多聚蛋白。系统侵染需要两种RNAs参与。温州蜜柑矮缩病毒传播介体未知,本属其他病毒则可通过线虫、蚜虫或种子传播。
-
樱桃锉叶病毒属
据浮力密度不同发现有3种病毒粒子,位于最上部的粒子中空,沉降系数56S,中部及底部包括基因组RNA。基因组有两种线状(+)ssRNA,RNA1约7000nt,RNA2约3300nt,两种RNA3’末端都聚腺苷化,编码一个可产生成熟蛋白的多聚蛋白,有VPg存在。樱桃锉叶病毒属病毒寄主范围因病毒不同而较宽或窄,症状通常轻微或无症。
-
豇豆花叶病毒亚科
豇豆花叶病毒和豆荚斑驳病毒的三维立体结构与感染脊椎动物的小RNA病毒科的病毒结构非常类似,线虫传多面体病毒属中的烟草环斑病毒三维立体结构也与之相似。豇豆花叶病毒亚科的豇豆花叶病毒属的寄主范围窄,线虫传多面体病毒和蚕豆病毒属寄主范围较宽,每属内病毒的发病症状各异。
-
豇豆花叶病毒属
病毒感染后,当大量子代病毒粒子在感染细胞内形成时,完整的病毒粒子通过胞间连丝以及RNA翻译合成的48Kd/58kD蛋白质形成形成小管,能在邻近的细胞之间进行运动和扩散,从而感染邻近的健康细胞。我国报道的有豇豆花叶病毒、蚕豆真花叶病毒、蚕豆杂色病毒和南瓜花叶病毒等。
-
线虫传多面体病毒属
线虫传多面体病毒属病毒成员侵染寄主植物的所有组织,包括分生组织细胞。病毒粒子常呈纵列排在细胞质的小管结构中,有的小管与胞间连丝相连,一些病毒粒子处在胞间连丝中,这种小管与胞间连丝的联系可能与病毒粒子的转运有关。病毒广泛发生在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或木本植物上,也有的病毒仅寄生一种植物。
-
蚕豆病毒属
蚕豆萎蔫病毒侵染的植物表皮细胞中,可看到无定形体和结晶状内含体。病毒粒子存在于细胞质中,形成许多长形或四方形的结晶体,结晶体中病毒粒子排列紧密而整齐。蚕豆病毒属病毒寄主范围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一些科,蚕豆萎蔫病毒寄主范围极广,可感染44个科186属中的328植物,包括40种豆科植物。
-
蚕豆萎蔫病毒
BBWV分类类型:型分类:小RNA病毒目植物小RNA病毒科豇豆花叶病毒亚科蚕豆病毒属蚕豆萎蔫病毒2号蚕豆萎蔫病毒GeneBank编号:[E31398]蚕豆萎蔫病毒病:蚕豆萎蔫病毒病分布广泛,蚕豆产区都有发生,是蚕豆的主要病害。病毒粒子球状,直径约30nm。该病毒寄主范围广,可侵染豆科、茄科、藜科、十字花科等20多种植物。
-
海洋RNA病毒属
中文名称:海洋RNA病毒属英文名称:Marnavirus分类类型:属分类:小RNA病毒目海洋RNA病毒科海洋RNA病毒属海洋RNA病毒属成员:属种海洋RNA病毒属(Marnavirus)赤潮异弯藻RNA病毒(HeterosigmaakashiwoRNAvirus01)海洋RNA病毒属基本特性:海洋RNA病毒属病毒粒子多角形,直径25nm,无囊膜和突起。
-
小RNA病毒科
前病毒粒子必需经过成熟切割,使其中的VP0生成VP1+VP2,才能转变成有侵染力的病毒粒子。5’非编码区较mRNA5’非编码区长,最长的是口疮病毒,约为1200bp,最短的是HRV-14,长度为624bp,正链RNA5’端非编码区具有翻译起始信号,而与之互补的负链RNA3’端具有RNA合成起始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