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血清
《中医大辞典》·见血清:见血清为中药名,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别名:羊耳蒜、黑兰、肉螃蟹来源及产地:兰科植物脉纹羊耳兰Liparisnervosa(Thunb.)Lindl.的全草。2.治热毒疮疡,创伤出血。原形态:脉羊耳兰,多年生草本。唇瓣紫色或紫红色,卵形或倒卵形,先端钝或凹入,基部有2个小瘤体;清热解毒。肺热咯血;
-
UUA
别名:UUA尿尿酸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尿尿酸分类:体液和排泄物检查尿液检查化验取材:尿液尿尿酸的测定原理:尿酸在碱性情况下,能被磷钨酸氧化成尿素和二氧化化碳,磷钨酸则被还原成钨蓝(tungtenblue),后者生成量与尿酸含量成正比。(2)如尿液混浊(有尿酸盐沉淀),应先加温60℃使其溶解后趁热再稀释。
-
尿尿酸
别名:UUA尿尿酸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尿尿酸分类:体液和排泄物检查尿液检查化验取材:尿液尿尿酸的测定原理:尿酸在碱性情况下,能被磷钨酸氧化成尿素和二氧化化碳,磷钨酸则被还原成钨蓝(tungtenblue),后者生成量与尿酸含量成正比。(2)如尿液混浊(有尿酸盐沉淀),应先加温60℃使其溶解后趁热再稀释。
-
金刚活血酒
处方:金刚莲300g,甘草300g,当归250g,五加皮250g,川芎180g,紫草茸180g,三棱90g,莪术90g,苏木90g,枳壳90g,青皮90g,见血清120g,红毛藤根120g,桂枝150g,大血藤60g,白酒30公斤。其残滓再用白酒10kg浸渍1周,如法用纱布滤过,将上两次浸渍溶液混合待用。功能主治:通经活络,祛风止痛。主扭、挫伤和风湿痛患者。
-
金刚接骨丹
处方:金刚莲900g,香五加皮900g,马钱子霜900g,三七15g,见血清60g,捆仙绳(又名黄水芋、血水草)18厘米。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疏经活络,消肿止痛,促进骨痂生长。主跌打损伤,骨折,扭挫伤。重症者服3-5粒(片),用开水或活血酒送下。1日极量为5粒。摘录:《古今名方》引《张天乐十二秘方制药经验》
-
细草
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X Cǎo别名:藻(《植物名实图考》),金鱼藻、聚藻(《植物学大辞典》),松藻(《中国植物图鉴》),软草(《四川中药志》),鱼草(《重庆草药》)。来源:为金鱼藻科植物金鱼藻的全草。12片总苞;花期秋季。生境分布:生长于池沼、湖泊及河沟中。附方:治吐血:细草、仙鹤草、见血清。
-
积液癌胚抗原
概述: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最初发现于成人结肠癌组织中,是一种具有人类胚胎抗原决定簇的酸性糖蛋白,分子量200kD,胚胎期主要在于胎儿的胃肠管、胰腺和肝脏,出生后组织内含量很低。用分离剂分离出抗原-抗体结合物,并测定结合物中的放射性,发现125I-CEA的结合量与样品中CEA浓度呈函数关系。
-
羊耳蒜属
中文名羊耳蒜属拼音名yangersuanshu拉丁名Liparis中国植物志18:53描述LiparisRich.羊耳蒜属,兰科,约250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少数种类也见于北温带,我国有45种,约有19种产台湾,其余以西南为最多。陆生兰或附生兰;茎多少膨大,通常形成种种形状的假鳞茎;花粉块4,成2对,蜡质,无花粉块柄。
-
苦黄颗粒
苦黄颗粒说明书:药品名称:苦黄颗粒药品汉语拼音:KuhuangKeli剂型:每袋6g。苦黄颗粒的主要成份:茵陈、柴胡、大青叶、大黄、苦参。偶见血清肌苷出现异常,这些均与药物的关系尚不明确。严重心功能不全者、肾功能不全者、脾虚患者慎用。3.老年人、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使用安全性:孕妇忌服。
-
峨三七
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 SānQī别名:芋儿七(《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的肉质直根。原形态:形态详竹节三七条生境分布:产四川峨眉山。性味:甘,平,无毒。②治劳伤吐血:峨三七、见血清、白茅根、茜草根、麦冬、天冬。③治胃痛出血:峨三七、乌贼骨、阿胶、白芍、栀子、浙贝、冬瓜仁。
-
羊耳蒜
来源及产地:兰科植物脉纹羊耳兰Liparisnervosa(Thunb.)Lindl.的全草。2.治热毒疮疡,创伤出血。《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耳蒜:拼音名:YánɡěrSuàn别名:鸡心七、算盘七、珍珠七来源:兰科羊耳兰属植物羊耳蒜Liparisjaponica(Miq.)Maxim.用于崩漏,白带,产后腹痛。蒴果长倒卵状披针形,长达1.2cm,果梗长约1mm。
-
匹伐他汀
匹伐他汀能在超低浓度下诱导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mRNA的合成,使其数量增加,导致LDL受体密度增大,从而促进LDL的清除,使血浆LDL-C浓度及血浆总甘油三酯浓度降低。匹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腹痛、便秘等胃肠道不适,偶见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升高。
-
匹伐他汀钙
匹伐他汀能在超低浓度下诱导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mRNA的合成,使其数量增加,导致LDL受体密度增大,从而促进LDL的清除,使血浆LDL-C浓度及血浆总甘油三酯浓度降低。匹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腹痛、便秘等胃肠道不适,偶见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升高。
-
尼伐他汀
匹伐他汀能在超低浓度下诱导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mRNA的合成,使其数量增加,导致LDL受体密度增大,从而促进LDL的清除,使血浆LDL-C浓度及血浆总甘油三酯浓度降低。匹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腹痛、便秘等胃肠道不适,偶见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升高。
-
肉螃蟹
概述:肉螃蟹为中药名,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为《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记载的见血清之别名。来源及产地:兰科植物脉纹羊耳兰Liparisnervosa(Thunb.)Lindl.的全草。功能主治:功在凉血止血,清热解毒。1.治咯血,吐血,肠风便血,血崩,小儿惊风。2.治热毒疮疡,创伤出血。药理作用:水煎剂能缩短血凝时间。
-
水苦荬果实
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ShuǐKǔMǎiGuǒSh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水苦荬的果实(四川地区用带虫的果实,称为虫瘿)。立夏前后采收。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腰痛,肾虚,膀胱气。用法用量:内服:入散剂或浸酒。(《四川中药志》)②治痨伤吐血:水苦荬果实、细草、见血清各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