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Z/T 193—2007 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墙面除使用具有高效过滤装置的真空清扫器进行清扫外,也可采用其它湿式的方法清扫;5.2通风除尘设备:5.2.1吸尘罩:5.2.1.1吸尘罩的形式和尺寸应由石棉尘发散源的产尘特点和范围确定;水平风管风速宜16m/s~5.2.4风机:5.2.4.1应根据通风除尘系统的计算总风量、总阻力和安全系数选用离心风机。
-
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occupationalhealth)是对工作场所内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健康损害进行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预防和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影响和危险,使工作适应劳动者,促进和保障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福利。
-
GBZ/T 224—2010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2.10职业性伤害occupationalinjury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伤害。3.5.4声强soundintensity声强指单位时间内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通过的声波能量。1mm的电磁辐射。9.9听力防护用品9.9.1耳塞ear-plug(s)插入外耳道内或置于外耳道口处的防噪声护品。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
-
GBZ/T 225—2010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负责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测和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泄险区四周的选材不应与泄险物发生反应,泄露物质和冲洗水应纳人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培训的内容应包括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操作规程、所在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及其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应急救援知识、劳动者所享有的职业卫生权利等内容。
-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包括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化学品毒性鉴定、放射卫生防护检测与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效果评价、放射防护器材和含放射性产品检测等项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遗失的,应当及时申明,并向原认证机关申请补发。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六)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或者应急救援设施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超出资质认可或者批准范围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或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
-
GBZ/T 280—2017 火力发电企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
标准正文:火力发电企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企业的基本要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应急救援、辅助设施、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检查及评估要求等。
-
GBZ/T 213—2008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4.2.2用人单位应按照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风险控制的优先等级制定书面接触控制计划,以消除或者减少劳动者对血源性病原体的职业接触,血源性传染病控制的优先等级参见附录C。6.4管理措施和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6.4.1采取标准防范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标准防范的要求包括:a)配置洗手和洗眼设施。
-
GBZ/T 327—2022 核电厂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标准
核电厂辅助用室的设置参见本标准附录C。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B.3.3循环水系统电解海水生产次氯酸钠对冷却水进行杀菌消毒,使用盐酸酸洗电极上的钙镁沉淀,再用氢氧化钠对酸洗液进行中和。
-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造成严重职业中毒危害或者导致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未按照规定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四)从事高毒作业未按照规定配备应急救援设施或者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2006年7月27日发布。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十条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应当根据建设项目是否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毒理学特征、浓度(强度)、潜在危险性、接触人数、频度、时间、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发生职业病的危(风)险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后,对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分类。
-
GBZ/T 196—2007 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196—2007《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Technicalguidelinesforpre-assessmentforoccupationalhazardinconstructionprojec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7年08月13日发布,自2008年02月01日起实施。本标准的附录A~g)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GBZ/T 194—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6.2.3有低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散发,且其散发点较分散的情况下,宜采用全面通风换气使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蒸汽达到职业接触限值要求。6.2.8产生剧毒物质车间的排风系统和一般车间的排风系统应分开。8.2用人单位应对从事卫生工程防护措施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
GBZ/T 198—2007 使用人造矿物纤维绝热棉 职业病危害防护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198—2007《使用人造矿物纤维绝热棉职业病危害防护规程》(Guidelineforprotectionofoccupationalhazardsintheuseofsyntheticvitreousfibreinsulationwool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7年08月13日发布,自2008年02月01日起实施。10.2职业健康监护应与工作场所的职业风险相适应。
-
GBZ/T 229.2—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2部分:化学物
本部分是在GB12331—1990《有毒作业分级》基础上修订的,主要修订内容如下:——有毒作业分级由五级改为四级;WL——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A.2.1在对那些以慢性毒性作用为主同时具有急性毒性作用,即同时具有PC-TWA和PC-STEL两种类型职业接触限值的化学物进行分级时,应注意考虑短时间接触对健康的影响。
-
GBZ/T 300.1—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部分:总则
——补充了92个标准检测方法,删除了21个标准检测方法,改进和更正了47个标准检测方法,其中35个FFAP色谱柱气相色谱法(包括82种化学物质)用毛细管柱替代了填充柱。应根据吸收液和待测物的性质以及气象条件等确定实际的采样时间。10.3检出限和最低检出浓度是定性指标,主要用于实验室评价标准检测方法的测定性能的指标。
-
GBZ 230—201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k——分项指标权重系数;(换算为4h大鼠吸入值为68876)0粉尘和烟雾/(mg/m3)急性经口LD50/(mg/kg)4920(大鼠)0急性经皮LD50/(mg/kg)无资料—1刺激与腐蚀性强刺激作用32致敏性强致敏性42生殖毒性动物生殖毒性明确但无人类生殖毒性资料23致癌性ⅡA(IARC)34实际危害后果与预后职业中毒病死率为33%(1999.1~
-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计划的调整应经卫生部批准。(一)职业卫生标准的范围职业卫生标准包括原卫生标准体系中的劳动卫生标准、职业病诊断标准、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中的职业照射部分。(五)科研成果本办法根据(84)卫科教字第75号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术管理办法》(试行)和其他部门的有关规定。
-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培训大纲
确保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知识和管理能力,劳动者具备职业病防护意识,了解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熟悉相关职业健康知识和职业卫生权利义务,掌握岗位操作规程,能够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病防护用品。
-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二)存在高温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保证其设计符合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标准和卫生要求,高温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二)负责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组织实施,组织制定药品法典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三)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责任,组织制定食品安全标准,负责食品及相关产品的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工作,制定食品安全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条件和检验规范,统一发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
-
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
完善全国一体化的职业健康信息管理平台,充分整合现有系统和数据资源,实现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职业卫生检测评价、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与报告、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应急救援等信息的互联互通。构建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基础数据库;八是加强宣教培训,增强全社会职业健康意识。
-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三)消毒灭菌与隔离、医疗废物管理及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状况;
-
GBZ/T 297—2017 职业健康促进技术导则
GBZ/T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3.1需求评价demandevaluation通过系统收集工作场所各种与健康有关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明确或推测与某种健康问题有关的行为和影响因素,以及健康教育资源可及性的过程,从而为确定职业健康促进干预目标、策略和措施提供基本依据。
-
GBZ/T 210.2—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 第2部分: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
5.3.2.2实验分粉尘实验组、石英模型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60只大鼠。6基本要求:6.1标准制定:6.1.1制定新的职业接触限值a)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10%的其他粉尘(除石棉),具有潜在的致肺纤维化作用,国内外没有可参考的限值,且这类粉尘的毒性和现场流行病学资料较少或缺乏,需要制定新的职业接触限值;
-
GBZ/T 317.2-2018 血中镉的测定 第2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也可采用肝素抗凝羊血等。9.2真空采血管、聚乙烯离心管和微量取液器吸头等一次性使用的用品也应经本底抽检合格方可使用,每个批号抽样量不得小于10支。容量瓶等用品需经1︰1的硝酸溶液浸泡过夜,依次用自来水、去离子水清洗,并采用加入0.5%硝酸溶液作为待测液的方法进行本底检测,检测结果应小于检出限。
-
GBZ/T 317.1-2018 血中镉的测定 第1部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表2血镉工作曲线溶液系列配制7.2血镉工作曲线溶液系列、样品及样品空白的预处理:7.2.1血镉工作曲线溶液系列处理:分别取0.15mL血镉工作曲线溶液系列于1.5mL具塞聚乙烯离心管内,各管加入5%硝酸溶液0.60mL,立即盖好盖子,强力振摇,然后在旋涡混合器上振摇5min,以10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供测定。
-
GBZ/T 267—2015 职业病诊断文书书写规范
4.4职业病诊断证明书。b)综合分析:以每位诊断医师的个人意见为依据,作出综合分析意见,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职业病诊断标准,对诊断是职业病或不是职业病的依据作出综合分析,包括疾病诊断依据、因果关系判定依据等;本标准适用于除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以外的职业病诊断文书的书写。
-
GBZ/T 240.23—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23部分: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40.23—2011《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23部分: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Proceduresandtestsfortoxicologicalevaluationsofchemicals—Part23:Delayedneurotoxicitytes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1年08月19日发布,自2012年03月01日起实施。
-
GBZ/T 229.4—201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4部分:噪声
标准基本信息: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29.4—20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ClassificationofoccupationalhazardsatworkplacesPart4:Occupationalexposuretonoise)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2年6月5日发布,自2012年12月1日起实施。噪声是该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
GBZ/T 229.1—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1部分:生产性粉尘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29.1—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1部分:生产性粉尘》(ClassificationofoccupationalhazardsatworkplacesPart1:Occupationalexposuretoindustrialdus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0年03月10日发布,自2010年10月01日起实施。
-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五)易于清洁和消毒;第三十一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接触医疗废物种类及风险大小的不同,采取适宜、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为机构内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
GBZ 292—2017 职业性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肺沉着病的诊断
GBZ290—2017职业性硬金属肺病的诊断;5诊断:职业接触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粉尘五年以上,X射线高仟伏或数字摄影(DR)后前位胸片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的小结节影。A.7本病主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细支气管炎、过敏性肺炎、尘肺病、结节病、肺泡微石症、肺癌或肺转移瘤及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等疾病相鉴别。
-
GBZ/T 300.69—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69部分:联苯和氢化三联苯
临用前,用二硫化碳稀释成30.0μg/mL联苯标准溶液。4.4.4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炭管两端,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D——解吸效率,%。5氢化三联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1原理:空气中蒸气态氢化三联苯用活性炭采集,二硫化碳解吸,经气相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
GBZ/T 240.4—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4部分: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40.4—2011《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4部分:急性吸入毒性试验》(Proceduresandtestsfortoxicologicalevaluationsofchemicals—Part4:Acuteinhalationtoxicitytes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1年08月19日发布,自2012年03月01日起实施。f)计算LC50的方法;
-
GBZ/T 210.1—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 第1部分:工作场所化学物质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c)该化学物质的毒性作用,尽可能了解毒物代谢和毒物代谢动力学及毒作用机制和靶器官等;5.3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流行病学调查:5.3.1按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要求进行,需明确其特定目的,探索化学物质接触水平以及在此环境下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e)职业卫生档案资料保存较完整;
-
GBZ/T 307.2—2018 尿中镉的测定 第2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GBZ/T295职业人群生物监测方法总则3原理:尿液样品(以下称尿样)用0.5%硝酸溶液直接稀释,以铑(Rh,10.0 g/L)作为内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稀释液中镉的浓度。充分振摇混匀,取出0.50mL,置于15mL聚乙烯离心管内,加入4.50mL0.5%硝酸溶液溶液,摇匀待测,其余处理步骤同上。
-
GBZ/T 307.1-2018 尿中镉的测定 第1部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7.2尿镉工作曲线溶液系列、样品及样品空白的处理:7.2.1尿镉工作曲线溶液系列处理:分别取各浓度尿镉标准溶液0.20mL于具塞聚乙烯离心管内,各管分别加入0.80mL基体改进剂,盖好盖子,混匀后供测定。同时作试剂空白。8计算:按式(1)计算尿样中镉的浓度:式中:C—尿中镉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克肌酐( g/g肌酐);
-
GBZ/T 240.2—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2部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40.2—2011《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2部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Proceduresandtestsfortoxicologicalevaluationsofchemicals—Part2:Acuteoraltoxicitytes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1年08月19日发布,自2012年03月01日起实施。染毒后继续禁食3h~
-
GBZ/T 240.3—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3部分: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40.3—2011《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3部分:急性经皮毒性试验》(Proceduresandtestsfortoxicologicalevaluationsofchemicals—Part3:Acutedermaltoxicitytes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1年08月19日发布,自2012年03月01日起实施。d)LD50计算方法;
-
GBZ/T 308—2018 尿中多种金属同时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GBZ/T295职业卫生生物监测方法总则3原理:尿液样品(以下称尿样)用硝酸溶液稀释后,直接进样测定。表2方法的性能指标9.2本法中的内标元素和内标溶液浓度均为推荐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可选择尿中未检出且与待测元素质量数相近的其他元素作为内标元素,内标溶液的浓度应与待测元素浓度相匹配;
-
GBZ/T 315—2018 血中铬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295职业卫生生物监测方法总则WS/T97尿中肌酐的分光光度测定法WS/T98尿中肌酐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3原理:血液样品用基体改进剂稀释后,在357.9nm波长下,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400.0μg/L标准系列溶液、0.1mL牛血、0.8mL基体改进剂于离心管中,混匀,参照仪器操作参考条件进样测定。
-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职业病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和医疗卫生机构职业病报告规范另行制定。第二十条职业病诊断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及《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依据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二)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
GBZ/T 229.3—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3部分:高温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29.3—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ClassificationofoccupationalhazardsatworkplacesPart3:Occupationalexposuretoheatstres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0年03月10日发布,自2010年10月01日起实施。本部分适用于各类存在高温作业的分级管理。
-
GBZ/T 237—2011 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
ICS13.100C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37—2011《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Diagnosisforoccupational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inducedbyirritantchemical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1年04月13日发布,自2011年10月01日起实施。6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参见附录A。
-
GBZ 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WarningSignsforOccupationalHazardsintheWorkplace)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3年6月3日发布,自2003年12月1日起实施。存在放射性同位素和使用放射性装置的作业场所,设嚣”当心电离辐射”警告标识和相应的指令标识。
-
GBZ/T 300.162—2018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62部分:苯醌
表1苯醌的基本信息4苯醌的溶剂解吸—高效液相色谱法:4.1原理:空气中蒸气态的苯醌用硅胶管采集,2,4-二硝基苯肼乙腈溶液解吸,苯醌与2,4-二硝基苯肼在常温下可迅速反应,生成淡黄色的2,4-二硝基苯腙,经高效液相色谱C18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t—采样点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
GBZ/T 256—2014 非铀矿山开采中氡的放射防护要求
ICS13.100C5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56—2014《非铀矿山开采中氡的放射防护要求》(Radiologicalprotectionrequirementsforradonexposureinthenon-uraniummining)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10月13日发布,自2015年03月01日起实施。d)通风系统应连续运行。
-
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试行)
《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试行)》于2010年3月15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2010年6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75号)发布,自2010年8月1日起施行。(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机构、健康相关产品检验机构等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和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
职业病诊断质量控制规范
基本信息:《职业病诊断质量控制规范》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21年4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卫办职健函〔2021〕173号)发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控制负责人、职业病诊断医师及相关专业人员名单及对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