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primaryhealthcarefacilities)是指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医务室、门诊部和诊所等。
-
WS/T 810—202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重患者判断及转诊技术标准
A.2.3应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并予吸氧(鼻导管3L/min,若患者呼吸困难伴有明显紫绀,则应采用面罩吸入高流量氧气)支持。若明显缓解可按照平诊处理,缓解不满意者应转诊上级医院。C.2.2心动过缓:C.2.2.1凡心电图提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包括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处理同病情不稳定的缓慢心律失常。
-
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
(十一)完善基本药物电子监管和供应的信息系统。(十二)规范基本药物质量标准和包装规格。各省(区、市)医改领导小组要按照本意见精神,抓紧研究制定本省(区、市)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的具体办法,原则上应在本指导意见印发后30个工作日内出台,并抄报国务院医改办公室和卫生部备案。
-
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
基本信息:《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由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于2022年12月9日《关于印发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印发。(2)有紧急医疗需求的重点人群。对经评估后可居家的,在上级医院指导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健康监测、抗原检测等必要服务。
-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
F.承担卫牛部交办的相关任务。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对患者实施应急医疗处置之前,患者家属或者监护人应在《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医疗处置知情同意书》(表1-8)上签字同意。(2)保护性约束。5.2.3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精防机构指导下,依托健康教育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
如果国家有关政策或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确需调整时,要按照规定程序提出调整预算建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按规定程序予以调整。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医疗风险基金是指从医疗卫生支出中计提、专门用于支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购买医疗风险保险发生的支出或实际发生的医疗事故赔偿的资金。
-
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评价内容及要点(试行)
3.支持群团、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卫生健康工作情况。2.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的比例。7(十二)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县(市、区)总诊疗量的比例。4.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2.设有省级及以上名中医(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岐黄学者等)工作室数量。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和服务国家级绩效评价方案(2022)
对评价前一年发生过经鉴定定性为二级及以上负主要责任医疗事故或发生网络不良舆情的机构,取消当年参加绩效评价的资格。211.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计算方法】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年内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年内己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100%:【数据来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或其他数据来源。
-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监测指标体系(试行)
(二)加强资源整合。重点从患者有序转诊、信息互联互通、促进医防融合等方面评判。(三)强化结果运用。二、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8.牵头医院是否达到县级综合医院或中医医院综合能力推荐标准【计算方法】牵头医院是否达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县医院、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
-
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其功能任务、健康需求、服务人口数量等因素确定建设规模,建筑面积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建标163-2013)执行,如有发热门诊(哨点诊室)、大型医疗设备,承担培训任务,增设中医馆以及康复护理、医养结合、安宁疗护、血液透析等服务床位,则单独核算面积。4.推进服务能力提升。
-
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试行)
《规范》围绕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4类疾病,从机构、职责和人员、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监测与调查、干预与管理、信息管理、能力建设、综合评估等7个部分对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和专业防治机构的职责、任务和基本工作流程进行了规定。
-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试行)
基本信息:《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试行)》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于2020年8月31日《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发〔2020〕12号)印发。2.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7.患者有序转诊。
-
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
基本信息:《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由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6年5月25日印发。要充分发挥医保支付的引导作用,实行差异化的医保支付政策,采取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等措施,引导居民到基层就诊。
-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
阳性人员使用后的采样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一并转运至医疗机构作为医疗废物处置。:1.根据试剂说明书,将采集样本后的鼻拭子立即置于采样管中,拭子头应在保存液中旋转混匀至少30秒,同时用手隔着采样管外壁挤压拭子头至少5次,确保样本充分洗脱于采样管中。:1.隔离观察人员。需要时,进行核酸检测予以确认。
-
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的总体方案
基本信息:《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由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于2022年12月26日《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44号)印发。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指氧饱和度小于93%等情况应尽快转诊。
-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
(三)居家老年人和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由其家人或者养老机构向所在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告抗原检测阳性结果。(二)向所在社区申请获取。:1.根据试剂说明书,将采集样本后的鼻腔拭子立即置于采样管中,拭子头应在保存液中旋转混匀至少30秒,同时用手隔着采样管外壁挤压拭子头至少5次,确保样本充分洗脱于采样管中。
-
以医联体为载体做好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工作方案
:1.以医联体为单位,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门诊)远程医疗全覆盖,上级医院通过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培训等方式提高基层首诊能力。: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医务人员培训,重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开展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识别、抗原检测、健康监测、转诊流程等培训。
-
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累计报告379348例,有效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246万人,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7%以内,血吸虫病防治达到疫情控制标准,97.94%的县(市、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为省级、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置实验室检验检测设备。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
-
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基层机构与二三级大医院药品上下联动后,基层反映集中几个药品,如用于降低血糖的“格华止”(二甲双胍片)因原政策限制不能进入基层医疗机构销售,本次阳光采购后患者均可在家门口的基层机构就医取药,与此同时还享有药品降价带来的实惠,如“格华止”的降价幅度达到了8.9%。61.在深化医改中,如何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管理?
-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
基本信息:《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由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于2022年12月7日《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17号)印发。2.转诊治疗。2.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要在有需要时,按照说明书要求和流程为养老机构内的老年人进行抗原检测和结果判读。
-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考核评估方案
1.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精防机构)。10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制度,制定转诊流程。(1)未按要求进行随访,每缺一次扣10分;随机抽取5例。检出患者管理率=在管患者数/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患者数×100%10要求提供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和在管患者数。
-
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通过内部挖潜、合理调配人力以及县(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二、三级医院、县域医共体(医联体、医疗集团)资源等方式做到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有一名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在机构值守门诊服务,解决群众就诊中的专业问题,促进分级诊疗和基层首诊。
-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
非本地常住居民,包括临时居住人员、观光旅游人员、流浪乞讨人员中的精神病患者或者疑似患者发生应急事件的,目击者、知情者或者当事人可以拨打“110”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送往就近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应每季度定期将《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医疗处置季度报表》(表1-10)报所在地县级精防机构。
-
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七、强化儿童和孕产妇健康服务相关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童医院等相关医疗机构要加强院感控制管理,指导医务人员严格按照标准预防原则,根据医疗操作可能传播的风险,做好个人防护、手卫生、环境消毒和废弃物管理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严防医务人员感染事件发生。
-
关于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
各地要加强全科医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依托高等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重点开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深临床医师的师资培训工作。要加强对转岗培训工作的过程监管,针对培训工作的关键环节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开展培训项目评估,确保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
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
①眼睑缺损、上睑下垂,眼部有脓性分泌物、持续流泪,双眼球大小不一致,角膜混浊、双侧不等大,瞳孔不居中、不圆、双侧不等大,瞳孔区发白,巩膜黄染等;屈光筛查:采用屈光筛查仪,开展眼球屈光度筛查,了解幼儿眼球屈光状态,监测远视储备量,早期发现远视、近视、散光、屈光参差、远视储备量不足和弱视等危险因素。
-
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
脑卒中发病率上升幅度控制在5%以内,死亡率下降5%;继续加大控烟宣传教育力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病患者管理服务和口腔保健服务,对癌症患者开展随访和康复指导等工作,积极推广儿童窝沟封闭等口腔疾病预防适宜技术。妇幼保健机构负责提供与妇女儿童有关的慢性病预防咨询指导。
-
“十二五”期间卫生扶贫工作指导意见
巩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效,逐步扩大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范围,将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切实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到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基本覆盖全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利用率显著提高。(十)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工作。
-
老专家服务基层健康行动方案
基本信息:《老专家服务基层健康行动方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于2021年7月19日《关于印发老专家服务基层健康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函〔2021〕399号)印发。评估内容以行动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受援医院的评价以及政府、社会和群众的评价为重点。
-
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
按照统一标准,建设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县级医院信息系统,功能涵盖电子病历、临床路径、诊疗规范、绩效考核及综合业务管理等,与医疗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衔接,逐步实现互联互通。
-
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
适应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加强健康管理、心理卫生、公共营养、老年护理、社会工作等相关人才培养。加大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项目实施力度,到2020年,完成10万名社区卫生人员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完成10万名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完成10万名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全科方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
1.中小学校开设慢性病健康教育课覆盖率不低于60%,3年内达到100%(15分)2.幼儿园开设健康讲座覆盖率不低于60%,3年内达到100%(10分)现场走访宣传日活动(20分)结合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肿瘤宣传周、世界无烟日、全民健身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全国爱牙日等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
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综合方案
基本信息:《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综合方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于2021年6月8日《关于印发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综合方案的通知》(国卫医函〔2021〕113号)印发。
-
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期对辖区内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和宣传。(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结核病疫情监测与处置、流行病学调查、高发和重点行业人群防治、实验室检测和质量控制、实验室生物安全、督导、培训和健康促进等工作;(1)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5岁以下儿童,同时伴有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或者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
山西省保障和促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办法
第十三条县级医疗集团应当组织县级医院专科医生加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为基层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县级医疗集团在所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专家门诊、住院病区。
-
居家药学服务规范
基本信息:《居家药学服务规范》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21年10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药学门诊服务规范等5项规范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1〕520号)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居家药学服务纳入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严格其质量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
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的意见
结合医疗保险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合理确定统筹地区总额控制目标,并根据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功能划分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要求,将总额控制目标细化分解到各级各类定点医疗机构。五是强化管理。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行为的监管,以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为契机,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有效途径。
-
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办法(试行)
第十三条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6种重性精神疾病,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情形的,应当实行发病报告;3.出院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出院的,责任报告单位在患者出院后10个工作日内将出院信息录入信息系统。
-
重庆市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中医药高等院校毕业生和中医执业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壮大和稳定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采用“公司+基地+科研+农户”、“订单药业”、“股田制”等模式,建立一批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规范化、产业化种植基地,提升中药材种植业水平和中药材质量。
-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
——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到95%以上;各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要切实加强合作,共同开展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的诊断及对感染者治疗、管理和疫情监测工作。建设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的结核病检测实验室,落实相关工作经费,逐步使省、市和县级实验室分别具备开展结核菌快速检测、药敏试验和痰培养的能力。
-
卫生部贯彻2011-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
专栏1母婴安全行动1.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完善妇幼卫生信息收集、统计和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妇幼卫生信息网络直报,加强妇幼卫生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不断提高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和利用水平,为妇幼卫生事业发展和两纲监测评估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试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5.对筛查出的疑似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或颈动脉狭窄≥50%的患者,转诊到基地医院进行规范化诊治;
-
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实施方案(2012-2020年)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于发现的麻风病可疑患者,要及时转诊至当地麻风病防治专业机构进行确诊,对确诊病例须在24小时内进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并将有关信息录入全国麻风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对于少菌型和多菌型麻风患者,分别给予6个月少菌型和12个月多菌型方案的联合化疗。
-
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中药协定方
概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核心病机为“疫毒外侵”。南方地区:新冠病毒感染者有发热等症状,协定处方(加减银翘散):金银花15g,连翘15g,杏仁10g,牛蒡子10g,桔梗10g,甘草6g,葛根30g,北沙参10g,桑叶10g,藿香10g。若咽痛明显,可酌加射干15g,玄参10g。
-
2010年中西部地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项目管理方案
对已参加过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全科医师骨干、全科医师)、农村卫生人员培训的培训对象,可根据其前期接受培训的情况以及对培训对象的考核情况适当缩减培训时间。三、项目组织管理:(一)组织形式。3.项目实施中所需的管理、督导、考试考核、师资培训和证书发放等工作经费,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当地财政部门解决。
-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健康发展的决定
三、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组织领导,完善配套政策,健全工作协调和目标考核机制。十三、县域医共体应当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和服务,指导基层成员单位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 年)
:合理规划发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加强医防融合、平急结合、医养结合,推动区域医疗资源融合共享。新增分院区的,每个分院区的床位数量不低于二级同类别医院最低要求、不高于本指导原则确定的同级综合医院床位最高标准,各分院区总床位数不超过2020年末主院区编制床位数的80%。
-
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指南(试行)
本指南适用于提供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卫生机构在居家和社区环境下所提供的医养结合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作出了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根据机构类型、执业范围、服务能力和老年人需求确定服务内容。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为老年人提供针对性保健咨询、营养改善指导等服务。
-
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标准(2022 版)
1.5信息系统建设与安全:【C】1.配备电子健康档案系统。4.7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C】1.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肺结核等慢性病相关健康教育,筛查、识别患者。6.发现疑似肺结核患者及时转诊、报告并随访,对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动员其密切接触者到上级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筛查。3.医务人员能落实手卫生规范。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
二、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以下简称新冠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4.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外来人员进入脆弱人群聚集场所等,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现场开展抗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