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S 816—2023 医用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标准
c)两道剂量监测系统可为冗余剂量监测组合或者主-次剂量监测组合。E.2.2剂量重复性E.2.2.1检测条件水模体或等效水模体中,在设备参考点,即等中心处设置≥5cm×5cm照射野,立方体靶区的厚度应满足测量SOBP区域的要求,吸收剂量>1.0Gy,用合适电离室在靶区中心测量。k——线性拟合方程斜率,无量纲。
-
GBZ 73—2009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A.2本标准的诊断原则及分级标准具有概括性,适用于各种不同化学物品种所致急性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A.4.6肺泡性肺水肿剧烈咳嗽、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明显发绀,两肺密布湿性哕音,胸部X线片表现两肺野有大小不一、边缘模糊的粟粒小片状或云絮状阴影,有时可融合成大片状阴影,或呈蝶状形分布。
-
GBZ 117—2022 工业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5探伤机的放射防护要求:5.1X射线探伤机:5.1.1X射线探伤机在额定工作条件下,距X射线管焦点100cm处的漏射线所致周围剂量当量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在随机文件中应有这些指标的说明。c)确认放射源锁紧装置工作正常;7.2分区设置:7.2.1探伤作业时,应对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将工作场所划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
-
GBZ 92—2008 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
4急性高原反应:由低海拔进抵高海拔地区数小时到数天内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心悸、胸闷、气短、发绀、乏力、食欲不振、睡眠障碍、尿少等;本标准提出的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是指近期进抵高原地区在现场发生的急性疾病,属急性高原病;B.8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计分标准中“血管栓塞”,应由血红蛋白增高引起。
-
GBZ 45—2010 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4观察对象:长期接触三硝基甲苯后,裂隙灯显微镜直接焦点照明检查(眼科检查见附录B)可见晶状体周边部皮质内有灰黄色均匀一致的细点状混浊,弥散光照明检查或晶状体摄影照相检查时细点状混浊形成半环状或近环形暗影,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环形暗影。视功能受到明显影响。
-
GBZ/T 228—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后遗症诊断标准
ICS13.100C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28—2010《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后遗症诊断标准》(Diagnosticcriteriaofsequelaeofoccupationalacutechemicalspoisoning)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0年03月10日发布,自2010年10月01日起实施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b)视神经萎缩。
-
GBZ 35—2010 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北京大学眼科中心。4观察对象: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和(或)晶状体摄影照相(眼科检查见附录B)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a)晶状体周边部皮质内有灰黄色均匀一致的细点状混浊,形成半环形或近环形暗影;c)电离性白内障主要指放射性白内障。
-
GBZ 78—2010 职业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
——对原附录A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加以精简;早期呼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电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3.1.2迟发性:在急性中毒病程中或恢复期,突然发生心跳和呼吸骤停。有机磷农药中毒用阿托品、氯磷定;C.1.3呼吸骤停指胸腹呼吸活动停止,丧失通气功能。e)体温调节:诱导低体温,避免高热;
-
GBZ 75—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ICS13.100C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75—2010《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Diagnosticcriteriaofoccupationalacutetoxichematologicdiseasecausedbychemical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0年03月10日发布,自2010年10月01日起实施,代替GBZ75—2002。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
GBZ 91—2008 职业性急性酚中毒诊断标准
ICS13.100C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91—2008《职业性急性酚中毒诊断标准》(Diagnosticcriteriaofoccupationalacutephenolpoisoning)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8年06月06日发布,自2008年12月0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Z91—2002。A.2尿酚为酚的接触指标。因此,本标准将一过性血压升高列入接触反应指标。
-
GBZ 226—2010 职业性铊中毒诊断标准
——删除慢性重度铊中毒中有关中毒性脑病和中毒性精神病的条款;5诊断及分级5.1急性中毒:5.1.1轻度:除具有头晕、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腹痛症状及尿铊明显增高外,同时应具备以下一项者:a)四肢远端特别是下肢痛觉过敏、麻木、疼痛,或痛觉、触觉减退呈手套、袜套样分布,可伴跟腱反射减弱;肌力分级标准按GBZ76执行。
-
GBZ 28—2010 职业性急性羰基镍中毒诊断标准
本标准与GBZ28—200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在诊断原则中增加了参考血镍和(或)尿镍的测定;4接触反应:接触羰基镍后出现下列表现之一者:a)一过性头晕、头痛、乏力、胸闷、咽干、恶心等症状;体检可见眼结膜和咽部充血,两肺出现散在干、湿性啰音,胸部X线检查示两肺纹理增多,符合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
GBZ/T329—2024 职业性慢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 总则
本标准外源性化学物是指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A.9部分外源性化学物无法检测内累积接触剂量,或劳动者已脱离接触外源性化学物较长时间后,不能准确评估外源性化学物内接触水平(内接触剂量),此时可对外接触水平(外接触剂量)、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和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评估,协助作出诊断。
-
WS/T 794—2022 输血相容性检测标准
注:红细胞成分输血相容性检测主要包括:ABO血型(正定型、反定型)、Rh血型、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等。4.4.2.4献血者ABO血型复检:献血者血浆输注前应进行ABO反定型复检,检测见本标准第4.4.1.5.2条。4.5.2发血单:4.5.2.1发血单内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应为血液相合或相容,对于不相容和不相合的结果只宜出具检测结果报告单。
-
GBZ/T 195—2007 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
本标准的附录A~7.1.5有机溶剂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为呼吸道和皮肤,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应重点考虑呼吸防护用品和皮肤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防护服和防护围裙、眼部防护用具、防护鞋及防护膏(膜)]的选择。眼部护具应具备防化学液体飞溅特性,需要时也可考虑选择具有防雾功能,并能在配戴视力矫正眼镜的情况下使用。
-
GBZ 227—2010 职业性传染病诊断标准
GBZ88职业性森林脑炎诊断标准GB/T16180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WS269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83炭疽诊断标准3诊断原则:依据确切的病原生物(病原体)职业接触史,具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及特异性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职业卫生学调查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类似疾病后,方可诊断。
-
GBZ 209—2008 职业性急性氰化物中毒诊断标准
ICS13.100C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09—2008《职业性急性氰化物中毒诊断标准》(Diagnosticcriteriaofoccupationalacutecyanidepoisoning)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8年06月06日发布,自2008年12月01日起实施。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此外,尚可见血pH值下降,血浆乳酸浓度常急速、明显升高。
-
WS 399—2023 血液储存标准
——增加了全血和去白细胞全血保存期“当密闭系统变为开放系统,保存期为24h,且不超过原保存期。”——删除了病毒灭活冰冻血浆中“使用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病毒”的描述(见2012版的9.5);
-
WS 400—2023 血液运输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造血干细胞等特殊血液成分的运输。按照GB15982规定的方法,对血液运输车辆内壁或运输箱的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内壁表面菌落数应小于或等于10CFU/cm2。B.3温控车辆箱体温度测定方法:根据温控车辆的长度和有效容积设置温度测点,不应少于5个,分2层或3层布置,均应分布在全血及成分血可能存放的位置。
-
GBZ 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WarningSignsforOccupationalHazardsintheWorkplace)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3年6月3日发布,自2003年12月1日起实施。存在放射性同位素和使用放射性装置的作业场所,设嚣”当心电离辐射”警告标识和相应的指令标识。
-
GBZ/T 160.5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醌类化合物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160.5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醌类化合物》(Methodsfordeterminationofquinonesintheairofworkplace)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4年05月21日发布,自2004年12月01日起实施。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有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流量采集2~
-
GBZ/T 160.2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钽及其化合物
前言为贯彻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特制定本标准。3.4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现场采样按照GBZ159执行。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流量采集2~向各标准管依次加入1ml枸橼酸溶液A、硫酸溶液A和氟化钠溶液,摇匀。
-
GBZ/T 160.2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硼及其化合物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三氟化硼的苯羟乙酸分光光度法:3.1原理:空气中三氟化硼用氢氧化钠溶液采集,分解生成的硼酸与苯羟乙酸及孔雀绿反应生成络合物,用苯提取,在633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进行定量。3.2.2装有过氯乙烯滤膜或玻璃纤维滤纸的小型塑料采样夹。
-
GBZ/T 160.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铋及其化合物
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原子荧光光谱法:3.1原理:空气中气溶胶态碲化铋用微孔滤膜采集,消解后,在酸性溶液中,与硼氢化钠反应生成碲化氢,由载气带入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原子化器中,在214.3nm波长下,测定碲的含量,再换算为铋的含量。3.2.7电热板。用水定量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
-
GBZ/T 160.3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碲及其化合物
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3.1原理:空气中气溶胶态碲及其化合物用微孔滤膜采集,消解后,在酸性溶液中,与硼氢化钠反应生成碲化氢,在214.3nm波长下,由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碲的含量。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流量采集2~
-
GBZ/T 160.7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药物类化合物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可的松和炔诺孕酮的溶剂解吸-高效液相色谱法:3.1原理:空气中气溶胶态的可的松和炔诺孕酮用微孔滤膜采集,甲醇洗脱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3.2.2采样夹,滤料直径40mm。
-
GBZ/T 160.2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钨及其化合物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钨及其化合物浓度的测定。3.3.6消化液:高氯酸:硝酸=1:9。3.4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现场采样按照GBZ159执行。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流量采集2~向各标准管加5ml氯化亚锡溶液,2ml硫氰酸钾溶液,再加0.5ml三氯化钛溶液,摇匀。
-
GBZ/T 160.2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铊及其化合物
前言为贯彻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特制定本标准。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3.1原理:空气中可溶性气溶胶态铊及其化合物用微孔滤膜采集,酸洗脱后,在276.7nm波长下,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
GBZ/T 160.1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锂及其化合物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氢化锂发射光谱法:3.1原理:空气中氢化锂用微孔滤膜采集,经酸洗脱后,在670.8nm波长下,用发射光谱法测定氢化锂的含量。3.3.3标准溶液:称取0.9290g碳酸锂(光谱纯),用洗脱液溶解,并定量转移人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
GBZ/T 160.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铜及其化合物
前言:为贯彻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特制定本标准。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3.1原理:空气中铜烟和铜尘用微孔滤膜采集,消解后,在324.7nm波长下,用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3.2.2采样夹,滤膜直径40mm。
-
GBZ/T 160.2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碳化合物
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无机含碳化合物[包括一氧化碳(Carbonmonoxide)和二氧化碳(Carbondioxide)等]的浓度。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一氧化碳在氢气中经分子筛与碳多孔小球串联柱分离,通过镍催化剂转化为甲烷,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
-
GBZ/T 160.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钴及其化合物
前言:为贯彻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特制定本标准。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3.1原理:空气中气溶胶态钴及其化合物用微孔滤膜采集,消解后,在240.7nm波长下,用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
GBZ/T 160.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镉及其化合物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160.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镉及其化合物》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自2004年12月0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T16016—1995。临用前,用盐酸溶液稀释成10.0μg/ml镉标准溶液;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流量采集2~
-
GBZ/T 160.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锑及其化合物
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锑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锑(Antimony)和氧化锑(Antimonyoxide)等]的浓度。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流量采集2~加入1ml酒石酸溶液,用盐酸溶液定量转移入具塞刻度试管中,并稀释至50.0ml。
-
GBZ/T 160.1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汞及其化合物
4原子荧光光谱法:4.1原理:空气中蒸气态汞及其化合物被吸收液吸收,汞被硼氢化钠还原成汞蒸气,在原子化器中,汞原子吸收193.7nm波长,发射出原子荧光,测定原子荧光强度,以峰高或峰面积进行定量。氯化汞用硫酸溶液采集。氯仿的提纯方法:氯仿用200g/L盐酸羟胺溶液洗提1次,再用水洗去残留在氯仿中的盐酸羟胺。
-
GBZ/T 160.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羧酸类化合物
表2方法的性能指标化合物甲酸乙酸丙酸丙烯酸氯乙酸检出限,μg/ml2.8351201003.2最低检出浓度,mg/m30.6843.30.1测定范围,μg/ml2.8~4对苯二甲酸的紫外分光光度法:4.1原理:空气中的对苯二甲酸用微孔滤膜采集,氢氧化钾溶液洗脱后,于紫外分光光度计238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进行定量。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
单采血浆站基本标准(2021年版)
西地兰、肾上腺素、盐酸山莨菪碱(654-2)、重酒石酸间羟胺(阿拉明)或多巴胺、地塞米松(氟美松磷酸钠)、20%甘露醇、呋喃苯胺酸(速尿)、尼可刹米(可拉明)、5%碳酸氢钠、低分子右旋糖酐、50%葡萄糖溶液、10%葡萄糖酸钙、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4.单采血浆信息系统应当满足电子记录的相关要求。
-
GBZ/T 160.7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硝基烷烃类化合物
基本信息: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160.7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硝基烷烃类化合物》(Methodsfordeterminationofnitroalkancesintheairofworkplace)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4年05月21日发布,自2004年12月0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T16101—1995。不能用亚硝酸钠来配制标准溶液。
-
WS/T 401—2023 献血场所配置标准
10.2献血场所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血小板振荡保存箱、血液冷藏箱、血细胞分离机、离心机、电子采血秤、移液器和身份证识读器等。11.3献血场所应配备献血者健康检查及血液采集所需的物料,如标本管、血红蛋白检测试剂、血常规检测试剂、全血采集血袋、血细胞分离机专用耗材、止血带、胶布和口罩等。
-
GBZ76—2024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因接触外源性化学物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5接触反应:短期内接触较大量外源性化学物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四肢远端麻木、疼痛、双下肢沉重感、乏力、神经-肌电图提示可疑神经源性损害,无神经系统损伤阳性体征,经医学监护一定时间内病情无进展。实用肌电图学[M].
-
GBZ59—2024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5.2.2中度:在轻度中毒性肝病的基础上,肝功能试验指标1项或多项中度异常(见表1),并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a)临床检查肝脏质地变硬,伴有肝区明显压痛,B型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有早期肝硬化改变;ALB:白蛋白;A.9肝活检病理学是明确诊断、衡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以及判定药物疗效的金标准。
-
WS/T 810—202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重患者判断及转诊技术标准
A.2.3应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并予吸氧(鼻导管3L/min,若患者呼吸困难伴有明显紫绀,则应采用面罩吸入高流量氧气)支持。若明显缓解可按照平诊处理,缓解不满意者应转诊上级医院。C.2.2心动过缓:C.2.2.1凡心电图提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包括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处理同病情不稳定的缓慢心律失常。
-
GBZ/T 325—2022 疑似职业病界定标准
基本信息:ICS13.100CCSC60GBZ/T325—2022《疑似职业病界定标准》(Identificationstandardforsuspectedoccupationaldisease)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2年3月16日《关于发布《职业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等4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通告》(国卫通〔2022〕3号)发布,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
-
WS/T 789—2021 血液产品标签与标识代码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血站提供的全血及成分血的血液产品标签。4血液产品标签设计要求:4.1标签元素内容要求:血液产品标签编码设计时,应包含下列标签元素:——献血码、产品码、血型、失效时间数据结构的条码及其可读性文本。——建议包含血量、采血时间、制备时间数据结构的条码及其可读性文本。——r:须保留供将来使用。
-
GBZ 68—2022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基本信息:ICS13.100CCSC60GBZ68—2022《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Diagnosticstandardforoccupationalbenzenepoisoning)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2年3月16日《关于发布《职业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等4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通告》(国卫通〔2022〕3号)发布,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GBZ68—2013同时废止。
-
WS/T 812—2022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评价技术标准
T/CPMA011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数据描述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主要应用于临床检验、传染病病原监测和溯源、制药、食品、涉水产品、消毒灭菌类产品、化妆品、环境监测、科研及教学等领域的微生物学检验、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控制、参比实验室质控考核等。6.3.2培养条件稳定。
-
WS/T823—2023 产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
标准正文:产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产房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布局与设施要求、人员管理、物品管理、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医疗废物的管理与处置等。还可选用安装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空气洁净技术、空气消毒器、紫外线灯等净化空气。A.4产房内温度宜24℃~
-
WS/T 803—2022 居家、社区老年医疗护理员服务标准
——中药煎制:应遵医嘱煎制中药;6.2.3安全与急救:6.2.3.1安全防护:为老年人提供安全防护服务,包括预防意外事件、使用保护性用具:——预防意外事件:应对老年人及主要家庭成员进行安全宣教,预防跌倒、坠床、误吸、噎食、烫伤、走失、中毒、自杀、自伤、触电等意外事件,发现意外情况及时协助处理;
-
北京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检查验收标准
三、本标准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国药监械[2002]302号),结合北京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实际情况,将医疗器械产品划分以下类别:A类:Ⅲ-6846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Ⅲ-6877介入器材;(5)仓库保管及出入库复核管理应至少包括仓库环境控制、出入库程序等内容;管理系统应当具备以下功能:(1)采购、验收管理功能;
-
GBZ/T 164—2022 核动力厂操纵人员健康标准
注:本标准中的核设施指核动力厂及装置;3.8主检医师chiefphysician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且经注册而执业的临床医务人员,负责职业健康检查的质量控制、职业健康咨询和签署岗位健康适任性评价的医师。人际关系敏感;59分:轻度焦虑;中国版MMPI常用两点编码对MMPI结果进行解读,即被试者同时获得两个临床量表的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