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学
细胞遗传学时期大致是1910~分子遗传学是在微生物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广泛使用的模式生物包括: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以及小鼠(Musmusculus)。
-
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
分离规律、独立分配规律和连锁遗传是遗传学的三大基本规律。孟备尔曾反过来做白花为花的杂交,结果完全一致,这说明F1和F2的性状表现不受亲本组合方式的影响,父本性状和母本性状在其后代中还将是分离的。按照独立分配定律,在显性作用完全的条件下,亲本间有2对基因差异时,F2有22=4种表现型;
-
双生儿法
双生儿法是通过双生儿之间的异同对比,以探讨遗传和环境对个体表型的相对效应的一种人类遗传学的经典研究方法。双生儿分单合子双生儿(由一精一卵受精后发育而成的两个胎儿,他们的基因型完全相同)和双合子双生儿(由两个卵分别与精子受精发育而成,他们的基因型通常并不相同)。
-
粗糙脉孢霉
有性生殖的结果,形成梨形的子囊果,产生包含有多达8个子囊孢子的子囊。此后,又分离出很多生物化学和形态学的突变株,制作出与n=7的染色体数相对应的连锁图,常被应用于遗传生物化学和微生物遗传学分支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应用于突变机制、重组机制、基因的微细结构、互补性等的研究,已成为遗传学上的重要发现。
-
变异
现在把决定生物性状表现的内部主要因素为基因,因为基因通常能够正确地进行自我复制而遗传下去,所以由于基因型不同所引起的变异才是真正的遗传变异。二是在强烈理化因素影响下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三是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的随机分配和非同源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而造成的基因重组合。
-
性状
性状character原指作为生物分类指标的形态学要素,在这一意义上可称为特征、特性。以此为转折终于完成了从过去的人为分类向自然分类的过渡。在孟德尔以后的遗传学中把作为表型的显示的各种遗传性质称为性状。在诸多性状中只着眼于一个性状,即单位性状进行遗传学分析已成一种遗传学研究中的常规手段。
-
遗传咨询
概念:遗传咨询亦称遗传商谈。利用人类遗传学知识解答人类家族及未来家族中的遗传学问题。(2)对咨询者家族中的人包括双方的父母、兄弟、姐妹、表兄姐妹以及伯、叔、姑、姨、舅、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人进行调查,对有无遗传病患者做出准确的判断。(3)对后代出现遗传病的慨率进行准确的科学计算。
-
张亚平
张亚平姓名:张亚平职务:所长职称:院士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国内外兼职云南大学教授;在哺乳动物的分子系统发育、东亚人群的遗传多样性与中华民族源流、濒危动物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家养动物的起源与品种分化、分子钟、基因的起源进化和生物适应进化机制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
纯系实验动物
为了在遗传学、肿瘤学、免疫学及生理学等广泛的领域中进行医学生物学的研究而培育的纯系动物。为了培育纯系,要连续作20代以上的同亲雌雄间的交配(兄妹交配),使99%以上的基因保持同型状态,这种把继续保持同亲个体间交配的系统称为近交系(inbredstrain)。
-
四分体
四分体又称四分子,性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所产生的四个子细胞的总称。如脉孢霉子囊中的8个子囊孢子(每个四分子再分裂一次而得)是以一定顺序排列在一个狭长的子囊中。借助四分子可进行遗传学分析,即四分子分析,为遗传学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如基因有无连锁与交换、基因间的重组率与距离、干涉是否发生和基因转换的发生等。
-
物理基因图
物理基因图是用核酸的长度或碱基对数目等物理量来表示基因间距离的染色体图。可与过去用交换值那种以遗传学单位来表示的生物学基因图相比较。DNA上的缺失、置换、插入等位置以及长度可以通过异质双链DNA的电子显微镜相的分析加以测定,与遗传学分析相对照,可相当详细地绘制出噬菌体或质粒等的物理基因图。
-
吴志英
吴志英,福安人,1967年8月出生。医学博士、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神经遗传病和变性病的优化诊断和治疗以及分子细胞机制研究。该奖项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莱雅共同创立的“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是当今世界唯一一项在全球范围内奖励和资助从事生命科学和基础科学领域所有女性的奖项。
-
发育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科学(生物化学、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遗传学等)的技术与方法,从分子水平、亚显微水平和细胞水平来研究分析动植物的生殖、生长和分化等过程和机理的学科。
-
优生学
概念:优生学是以遗传学为基础研究改良人的遗传素质以产生优秀后代的学科。19世纪末英国博物学家高尔顿根据人工培育动、植物优良品种的事实,尤其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提出了通过人工控制来改善人类遗传素质产生优秀后代的科学思想,1883年发表《对人类才能的调查研究》,创立了优生学。(4)环境优生学。
-
物种生物学
这里的自然的分类单元即居群(population)。物种生物学常常和实验分类学(experimantaltaxonomy)相提并论,即利用各种实验获得的的性状(如细胞染色体性状、繁育生物学性状、胚胎学性状、孢粉学性状、化学性状、分子生物学性状和生态学性状),除了传统的形态和解剖性状外,来研究植物物种的系统关系。
-
杂交亲本
亲本是杂交亲本的简称。一般指参与杂交过程中的雌雄性个体。遗传学和育种工作上常用符号P来表示。参与杂交的雄性个体叫父本,用符号表示;参与杂交的雌性个体叫母本,用符号♀表示。
-
染色体组
染色体组是二倍体生物中来自一个配子的一套染色体及其上的一套基因,通常用符号n来表示。同一个染色体组中各个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彼此虽不同,但它们却构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体系,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会威胁到生物的生存。例如,据进化遗传学的研究,水稻配子中的染色体数是n=12,其染色体基数也是x=12;
-
品系
品系是来源于共同祖先、且有特定基因型的动、植物或微生物群体。在作物育种上,品系指用育种手段所获得的、遗传性状比较一致、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优良群体,品系的优良性状需经比较鉴定、繁育推广,方能成为品种,故品系一般不正式命名,仅以编号来表示。
-
回交
回交是一种杂交方法。被用来回交的那一亲本称为“ 回亲本”(recurrentparent),未被用来回交的那一亲本称为“非 回亲本”。测交是遗传学上用以确定生物基因型的重要方法。在育种实践中通过连续回交,可以加强杂种后代对某一亲本性状的表现,是动、植物育种工作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
遗传距离
遗传距离是1910年,MorgenTH提出假设:假定沿染色体长度上交换的发生具有同等的几率,那么两个基因位点间的距离可以决定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重组染色体的发生率,即重组分数。它是构建物理遗传图谱的基础,也是利用连锁分析将基因序列从染色体上搜寻出来的位置克隆法的基础。
-
植物抗病基因
从广义上讲植物抗病基因(resistancegene)与防御反应基因(defensegene)都是在植物抗病反应过程中起抵抗病菌侵染及扩展的有关基因。植物防御反应基因的特点是,在抗病和感病品种中均存在,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基因表达的时间、空间及产物含量的不同,为组成型或诱导型表达的一类基因。
-
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有人将其与社会心理学并列为心理学的两大支柱。研究对象主要是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研究领域涉及许多学科,如生物遗传学、生理学、解剖学、医药学、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研究方法涉及许多比较复杂的技术领域,如脑外科手术,电生理技术等。
-
遗传生态学
遗传生态学是研究动、植物群体的遗传学与生态学关系的科学。
-
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
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NRCMM)是中国科技部唯一认证的遗传工程小鼠种子中心。资源库致力于小鼠遗传学研究和基因组改造技术的开发。NRCMM是中国现有的最大的小鼠品系保种中旬,包括多种疾病模型,如心血管,肥胖,糖尿病,免疫缺陷,老年痴呆,肿瘤等模型,并成为我国最早获得AAALAC国际动物管理认证的国家级动物中心。
-
亲子关系概率
亲子关系概率(paternityprobability)是指在不排除亲子关系的情况下,为证实假设父(母)和孩子遗传关系,根据遗传学原理计算出的父(母)子(女)关系的可能性。
-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美国犹他大学Eccles人类遗传学研究所科学家MarioR.Capecchi、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会山分校医学院教授OliverSmithies与英国科学家卡迪夫大学卡迪夫生命科学学院MartinJ.Evans获得,获奖理由是“在涉及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DNA重组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
-
寄生虫学
寄生虫学属于生物学的范畴,寄生虫学不仅仅是厘清这些生物和环境之间的问题,还包括了他们生存的方式。这意思著寄生虫学是一门综合科学,和细胞生物学、生物资讯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和生态学都有关系。研究领域医学寄生虫学(人体寄生虫学)兽医寄生虫学寄生虫生态学寄生虫分类学
-
肽核酸
肽核酸(PNA)是具有类多肽骨架的DNA类似物,PNA的主链骨架是由N(2-氨基乙基)-甘氨酸与核酸碱基通过亚甲基羰基连接而成的。PNA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可以对DNA复制、基因转录、翻译等进行有针对的调控。肽核酸(PNA)特异性地识别和结合互补核酸序列被引进用于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展示了其独特的生化属性。
-
PNA
肽核酸(PNA)是具有类多肽骨架的DNA类似物,PNA的主链骨架是由N(2-氨基乙基)-甘氨酸与核酸碱基通过亚甲基羰基连接而成的。PNA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可以对DNA复制、基因转录、翻译等进行有针对的调控。肽核酸(PNA)特异性地识别和结合互补核酸序列被引进用于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展示了其独特的生化属性。
-
杰克·绍斯塔克
他与伊丽莎白·海伦·布莱克本和卡罗尔·格雷德因为“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而一起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原因杰克·绍斯塔克和卡罗尔·格雷德与伊丽莎白·海伦·布莱克本一起因为“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李德铢
从事的工作或研究领域植物分类、分子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分子进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主要业绩在竹亚科系统学研究方面有新的建树。他带领的研究组较为系统地开展了跨太平洋洲际间断分布类群的分子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进展,对太平洋洲际间断分布型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
超亲分离
超亲分离指在杂种的分离世代中,出现某种性状超越双亲的个体现象。例如A,B,C,这三个同效基因,在使白花向红花形成有累加的作用,也就是显性基因的数目多少与显出红色的程度有关。这个现象表明,通过育种有可能育成比两个亲本都要优越的品种,故育成品种的高产性和早熟性等往往都是这样得到的。
-
草履虫
草履虫是原生动物纤毛纲(Ciliata)全毛目(Holotricha)的一属。常用作生理学、遗传学、细胞学的研究材料和教学实验材料。具有营养核(大核)和生殖核(小核),进行有性生殖时,小核分裂成新的大核和小核,旧的大核退化消失。
-
阻隔现象
阻隔现象(barragephenomenon)为在琼脂培养基上排列生长的菌丝体的菌落之间出现的一条狭窄的分界,这种现象称作阻隔现象。此现象最初见于木材腐朽菌革裥菌中由单孢子培养所形成的菌丝体间(R.Vandendries和H.J.Brodie,1933)。在侧耳属一些真菌中,已从遗传学方面进行了解释(参见不相容基因),但这不具普遍意义。
-
作物
作物crops,fieldcrops指栽培植物中除森林植物和观赏植物外的园艺作物、普通植物和特种植物。作物(栽培种)是将野生植物人为地进行选择并为人类所利用的特殊植物,所以多少可见到其性状上的变化,一般表现都比野生植物(原种)的抵抗力弱。
-
物种
分类学是依据表型特征识别和区分生物的基本单位。现代遗传学则把物种定义为: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群体。生态学家则认为,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不同物种占有不同的生态位。如果一个物种的种内发生变异,占据了多个生态位,那么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就意味着新种的生成。
-
同系种
同系种是根据“一起重复世代”的意思而制定的词。原生动物(尤其是纤毛虫)的分类学的种,分成被性隔离的多数群。在此群内可能进行杂交和基因交换,在遗传学上被认为是种,因为形态学的特征在各群中区别不出,所以只能用这样的词来称呼(T.M.Son-neborn,1957)。
-
显微操作
显微操作micromanipulation是在光学显微镜视野内,使用微玻璃针、解剖刀、吸量管等器具,进行手术、解剖、注射等实验操作。显微解剖器有三种类型,即利用金属弹性的Chamber型、利用螺丝的Peterh型和利用流体弹性的DeFonbrun型。采用显微操作已取得许多实验成果,如分离出微生物或孢子或培养细胞,进行单细胞培养;
-
γ微管蛋白
γ微管蛋白是存于中心体的另一种微管蛋白,γ微管蛋白对微管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遗传学的研究,发现γ-微管蛋白通过与β-微管蛋白的相互作用帮助微管的成核反应(nucleation)。即在微管的组装中γ微管蛋白先形成一个圆或形成钩环结构,γ微管蛋白的这种结构可指导微管蛋白二聚体结合上去并进行微管的组装。
-
返祖现象
返祖现象是有的生物体偶然出现了祖先的某些性状的遗传现象。二是决定这种祖先性状的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早已被组蛋白为主的阻遏蛋白所封闭,但由于某种原因,产生出特异的非组蛋白,可与组蛋白结合而使阻遏蛋白脱落,结果被封闭的基因恢复了活性,又重新转录和翻译,表现出祖先的性状。
-
枯草杆菌
枯草杆菌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可利用蛋白质、多种糖及淀粉,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有的菌株具有强烈降解核苷酸的酶系,故常作选育核苷生产菌的亲株或制取5'-核苷酸酶的菌种。广泛分布在土壤及腐败的有机物中,易在枯草浸汁中繁殖,故名。
-
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是一本有代表性的、参考价值极高、比较全面系统的细菌分类手册。第三,细菌在生物界的地位,8、9版间无变动,但它们的高级分类单位有很大变化(见下表),尤其嗜盐细菌和产甲烷细菌,根据胞壁分析和DNA序列分折,另列疵壁菌门,古细菌纲;使人为的分类体系过渡到自然体系的理想进一步付诸实现。
-
亲本
亲本是杂交亲本的简称。一般指参与杂交过程中的雌雄性个体。遗传学和育种工作上常用符号P来表示。参与杂交的雄性个体叫父本,用符号表示;参与杂交的雌性个体叫母本,用符号♀表示。
-
黄宏文
黄宏文姓名:黄宏文职务:主任职称: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国内外兼职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东亚植物园网络总协调员,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分类与系统进化委员会副主任;
-
白痴学者
在轻度或中度精神发育不全患者中,存在着某方面智力功能超群的佼佼者——即所谓白痴学者。主要临床特点是:在智力普遍低下的背景上,表现出个别突出的、远远超过一般水平的孤立才能。三是遗传学假说:有调查表明,白痴学者的家属中也有超人的突出才能的现象,有人认为,这种非同寻常的突出能力与遗传因素有关。
-
抗性品系
抗性品系(resistantstrain)是指由于杀虫药剂使用导致的遗传学上对药剂不敏感性较均一的病媒生物种群。
-
抗性遗传
抗性遗传(resistanceheredity)是指病媒生物抗药性受基因型控制,可通过种群繁殖并按照一定遗传学规律传到下一代。
-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两名美国科学家安德鲁·菲尔和克雷格·梅洛获得,获奖理由是“发现了控制遗传信息流动的基本机制”。美国科学家菲尔和梅洛公布了他们发现一种可以从特定基因降解mRNA的方式,在这种RNA干扰现象中,双链RNA(double-strandedRNA)以一种非常明确的方式抑制了基因表达。
-
卡罗尔·格雷德
卡罗尔·格雷德(CarolGreider,1961年出生地在美国加州圣迭戈),美国分子生物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原因卡罗尔·格雷德与伊丽莎白·海伦·布莱克本和杰克·绍斯塔克一起因为“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植物遗传学
植物遗传学(PlantGenetics):是研究植物的遗传和变异规律性的科学。因和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密切相关,已发展出植物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