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冲和散
功能主治:《是斋百一选方》卷七方之冲和散主治四时感冒风寒夹湿,身体沉重,肢节酸疼,项背拘急,头目不清,鼻塞声重,伸欠泪出,气壅上盛,咽渴不利,胸膈凝滞,饮食不入。《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之冲和散:组成:紫荆皮5两(炒),独活3两(炒),赤豆2两(炒),白芷1两(生研),石菖蒲1两(生研)。
-
冲和仙膏
又名红肉,又曰内消)独活90克(炒,不用节)赤芍药60克(炒)白芷30克(不见火)木蜡(即石菖蒲。附注:黄云膏、仙膏(原书)、冲和膏(《外科理例》)、阴阳散(《外科枢要》卷四)、冲和赶毒散(《大生要旨》)、冲和散(《古方汇精》卷二)、赶毒散(《验方新编》卷十一)。
-
荆术散
别名:冲和散处方:荆芥穗1两,赤芍1两,制苍术2两,甘草半两(炒)。主小儿一切热证,伤风伤寒,壮热咳嗽,鼻塞声重;急慢惊风;丹毒风热,眼暴赤热肿,口舌腮项热肿生疮,咽喉肿痛,重舌。久病后急慢惊热,宜保婴全蝎散调下;盗汗、自汗,牡蛎、浮麦汤调下;咽喉肿痛,重舌,煎升麻、枳壳、大黄、防风、薄荷汤调下。
-
四时伤寒
《东医宝鉴·杂病篇》:“凡感冒风寒,通谓之四时伤寒。”可选用冲和散、正气散、参苏饮和沃雪汤等方。指感受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喘急、头痛、身痛等表证。《万病回春·伤寒》:“四时感冒风寒者,宜表解也。”方用荆防败毒散、十神汤等。头痛身痛甚者,可用神术散、川芎茶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