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带
柄部短粗,圆柱形。在所有食物中,海带的含碘量最高,碘是人体内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人如果长期缺碘会出现地方性甲状腺肿,经常吃海带,可以有效地预防甲状腺肿大。中医认为,海带性味咸寒,具有软坚散结,消痰平喘、通行利水、祛脂、降血压等功效。可软坚化痰,祛湿止痒,清热行水。
-
海带食品
海带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褐藻,每100克海带含有营养成分为:蛋白质8.2克,碳水化合物56.2克,钙117毫克,铁150毫克,碘24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维生素。脱盐以后用脱水机除去水分,时间30~海带在此调味液中煮1小时,调味液就完全浸透至海带中,并使海带变得柔软,然后,将海带放入框内脱液。
-
海带粉
海带粉是一种很好的加工形式,便于贮藏、运输和销售,也可进一步加工成其它食品。海带粉工艺流程原料海带→水洗→浸泡→脱腥→晾晒→切碎→干燥→粉碎→过筛→成品海带→粉海带粉制作方法1.水洗。将除砷后的海带用桂油等脱腥剂处理除去海带腥味,使其无味或稍呈脱腥剂的味道,但口感仍是海带风味。
-
海藻软化
海藻软化是以甘氨酸(NH2CH2COOH)作为软化剂,对海带、裙带菜、羊栖菜等食用海藻进行软化处理。处理液中的食盐含量,对软化程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或者浸渍后捞出,加入酱油及砂糖炖煮,制成小菜或佃煮食品实例5甘氨酸5公斤溶于100升的水中加热至30℃,将10公斤干燥的羊栖菜在此液中浸泡15分钟,捞出后用60~
-
裙带菜
概述裙带菜属海藻类的植物,一年生,色黄褐,高1—2m,宽50—100cm,叶绿呈羽状裂片,叶片较海带薄,外形像大破葵扇,也像裙带,故取其名。此外,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索B2、维生素C,叶酸,镁,钠和多种氨基酸及褐藻胶酸、食物纤维等。有降低血压和增强血管组织的作用。有清热,生津,通便之功效。
-
鹅肠菜
拼音名:éChánɡCài别名:脚皮菜、鸡肠菜、黑昆布、小海带、野海带、脚白菜、鹅蛋菜、簸箕菜、面筋菜、土海带、海带丝来源:药材基源:为萱藻科植物鹅肠菜的藻体。成熟藻体自外皮层细胞长出众多配子囊,排列成栅状,肉眼可见配子囊群呈深褐色的成片斑块,分布于整个藻体。性味:咸;肺经功能主治:清热化痰;软坚散结。
-
消瘿五海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aoyingWuhaiWan标准编号:WS3-B-0390-90处方:夏枯草500g海藻150g海带150g海螺(煅)150g昆布150g蛤壳(煅)150g木香25g川芎25g制法:以上八味,除夏枯草外,其余七味粉碎成细粉,混匀;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蜡皮封固。
-
马蔺花丸
《医家四要》卷三:马蔺花丸:处方:马蔺花、延胡索、肉桂、橘核、海带、昆布、海藻、金铃子、枳壳、桃仁、厚朴。功能主治:七疝及妇人阴(疒颓),小儿偏坠。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或酒,或姜盐汤送下。加减:脉沉细,手足逆冷者,加川乌头1个(5钱,炮)。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玉壶散
《证治准绳·疡医》卷五方之玉壶散:组成:海藻、海带、昆布、雷丸各一两,青盐、莪术各半两。用法用量:噙化。功能主治:《证治准绳·疡医》卷五方之玉壶散主治瘿瘤。《杂类名方》之玉壶散:组成:海藻1两,海带1两,昆布1两,雷丸1两,青盐半两,广术半两。附注: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玉壶丸”。
-
五海瘿瘤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WuhaiYingliuWan标准编号:WS3-B-0036-89处方:海带100g海藻100g海螵蛸100g蛤壳100g昆布100g白芷50g木香10g海螺(煅)100g夏枯草100g川芎75g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用于痰核瘿瘤,瘰疠,乳核。
-
消瘿五海饮
别名:消瘿五海散(《万病回春》卷五)。处方:海带海藻海昆布海蛤海螵蛸各105克木香三棱莪术桔梗细辛香附各60克猪琰子7个(陈壁土炒去油,焙干)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化痰消瘿。治脂瘤,气瘤。摘录:《古今医鉴》卷九《易简方便》卷四:方名:消瘿五海饮组成:海带5钱,海藻5钱,昆布5钱,海螵5钱,海螵蛸5钱。
-
海带散
《圣济总录》卷一三二:海带散:处方:海带不拘多少。功能主治:缘唇疮。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圣济总录》卷六:方名:海带散组成:海带(炒)半两,乌梅肉1两,天南星(生)1两,麝香2分(别研,后入)。主治:风口噤,牙关不开。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入瓷盒内,勿令透气。
-
清肝化痰汤
《内外验方秘传》:方名:清肝化痰汤组成:夏枯草3钱,生地3钱,丹皮2钱,海藻2钱,海带2钱,贝母3钱,昆布2钱,僵蚕2钱,当归2钱,连翘2钱。主治:项生瘰疬。用法用量:引用荸荠2两,海蜇头1两,洗淡,水煎服。
-
瘿瘤破结散
《证治宝鉴》卷九:方名:瘿瘤破结散组成:海藻(热水洗净)、昆布(洗净)、海带、海螵蛸、海粉(飞过)、海螺(醋制过)、甘草少。用法用量:噙化。制备方法:炼蜜为丸。附注: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 瘿瘤破结丸。
-
垂直分布
垂直分布指从与地面高度或水层深度的关系所确定的生物分市,是生态分布的一个方面,为水平分布的反义词。在海洋,也可分为潮间带、潮下带、潮周带、渐深海带、深海带、超深海带。这些群落,呈成层分布,作为水中生态系统的成层结构来对待。
-
藻类学
藻类学Phycology或algology,属于植物学学科中的一门,内容是关于藻类的研究。多数藻类是生存在潮湿的环境里的真核生物,能行光合作用有机体。也有许多藻类是多细胞性或聚集生活,这类的藻类可形成较大的体积,(海带)。藻类学还包括原核生物形的藻类的研究,以蓝绿藻(cyanobacteria)为最著名。
-
世代交替
植物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二倍体世代),和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单倍体世代)有规律的交替出现的现象叫世代交替。(2)异型(不等世代型)世代交替:指生活史中孢子体和配子体在形态、大小、构造和独立生活等方面均有区别。种子植物型世代交替,孢子体发达,配子体非常简化,寄生于孢子体上不能独立生活等。
-
海带丸
处方:海带、贝母、青皮、陈皮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瘿气久不消。用法用量:《种福堂方》有海藻。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
-
化瘿丹
《儒门事亲》卷十二方之化瘿丹:处方:海藻、海带、海蛤粉、昆布、炒泽泻、连翘各等分,猪靥、羊靥各十枚。功能主治:《儒门事亲》卷十二方之化瘿丹主治瘿瘤。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方《洞天奥旨》卷十一方之化瘿丹:组成:海藻3钱,桔梗3钱,生甘草1钱,陈皮1钱,半夏3钱,茯苓5钱。用法用量:水煎服。
-
消瘿顺气散
处方:生地60克浙贝母60克蛤粉(煅)45克海藻45克昆布45克浮海石(煅)45克海带45克制法:共研为细粉,过罗,每袋装18克。功能主治:平肝顺气,化瘰消瘿。治瘿瘤瘰疬,结核坚硬,经久不消者。用法用量:每服6克,日服二次,温开水冲服。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
泄水丸
别名:大智丸(《医学纲目》卷二十)。处方:大戟芫花甘遂海带海藻郁李仁续随子各15克樟柳根30克制法:上为细末,水煮枣肉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治腹中满痛里壅之实证。70丸,温开水送下。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
没药延胡散
《瑞竹堂方》卷二:方名:没药延胡散组成:延胡索5钱,海带5钱,没药4钱,良姜3钱。主治:男人妇人急心气腹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海蟑螂
拼音名:HǎiZhānɡLánɡ别名:海蛆、海岸水虱来源:药材基源:为海蟑螂科动物海蟑螂的全体。腹肢具有呼吸功能,雄性第1腹肢外肢是不等四边形,内肢较小,阴茎呈细长锥形;尾肢细长,原肢长度约为宽度的4倍,末端分出的内外肢,细长呈锥刺状,内肢长于外肢,且左右长度亦不相等,在雌雄性亦有明显差异。主跌打损伤;
-
养阴软坚汤
《疡科捷径》卷上:方名:养阴软坚汤组成:海石、麦冬、川贝、云苓、橘红、沙参、生地、牡蛎、生草、海带、昆布、南星。主治:内伤气怒郁结,痰火凝集而成瘰疬。
-
顺气消痰饮
《外科十三方考》:方名:顺气消痰饮组成:石燕1对(入锅,炭火煅红,醋淬7次,为末),陈皮5钱,半夏5钱,茯苓5钱,广香3钱,海藻1两,海带1两,昆布1两,槟榔5钱,防风3钱,川芎5钱,枳实5钱,白芷5钱,夏枯草5钱,黄连1钱,黄芩1钱,栀子1钱,赤芍3钱,桔梗3钱。兼服金蚣丸更妙。女子,加当归、地黄、川芎、白芍各8分。
-
消肾汤
《嵩崖尊生》卷十三:方名:消肾汤组成:海藻2钱,海带2钱,昆布(俱洗淡)2钱,橘核2钱,桃仁2钱,楝子肉2钱,木香1钱,白术1钱,茯苓1钱,玄胡5分,木通5分,当归5分,肉桂5分,人参5分,淫羊藿3分,盐、酒各少许。主治:一切疝气附注:本方改为丸剂,名 橘核消肾丸(见《疡医大全》)。
-
消核饮
《证治宝鉴》卷九:方名:消核饮组成:海带1钱,当归(酒制)1钱,昆布1钱,海藻1钱,白芍1钱,生地1钱,柴胡1钱,贝母1钱,青皮1钱,陈皮1钱,夏枯草、荆芥、半夏、赤芍7分,防风5分,香附2钱。主治:瘰疬。用法用量:加生姜煎服。
-
消瘤丹
《洞天奥旨》卷十一:方名:消瘤丹组成:白术3两,茯苓10两,人参3两,陈皮3钱,生甘草1两,薏仁5两,芡实5两,泽泻5两,半夏5两。《内外验方秘传》:方名:消瘤丹组成:海藻3钱,海带3钱,贝母3钱,浮石4钱,蛤粉3钱,赤小豆3钱,乳香2钱,没药2钱,昆布3钱,月石2钱,针砂2钱,夏枯草3钱,甘遂2钱。制备方法:晒干为末。
-
海藻溃坚丸
《赤水玄珠》卷十五:海藻溃坚丸:别名:海藻散坚丸处方:海藻1两,昆布1两,川楝肉1两,吴茱萸(汤泡)1两,木香5钱,青皮5钱,小茴5钱,荔枝核(炒)5钱,玄胡索(炒)5钱,肉桂5钱,海带1两,橘核(炒)1两,桃仁(麸炒,去皮尖)1两,木通7钱。功能主治:木肾如斗,结硬如石。主治:瘿气大盛,久不消散。
-
化痰消食汤
处方:海藻15g,昆布15g,海带15g,半夏9g,贝母9g,连翘9g,青皮6g,牡蛎30g,白石英30g,枳实12g,山楂12g,神曲18g,蛇莓18g。功能主治:化痰消食。主胃癌早期,证属痰食交阻者。症见食欲不振,厌恶肉食,中脘闷胀,隐隐作痛,吞咽困难,泛吐粘痰,呕吐宿食,气味酸腐,舌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细。摘录:《内科学》
-
金铃丸
《中藏经》:金铃丸:处方:牵牛子(炒)、青皮(去白)、良姜各等分,川楝子半两,舶上茴香半两,玄胡索1两。摘录:《中藏经》《本事》卷三:方名:金铃丸组成:金铃子肉5两,茴香(炒)3两,马蔺花(炒)3两,菟丝子(酒浸,晒干,用纸条子同碾)3两,海蛤3两,破故纸(炒香)3两,海带(净洗)3两,木香1两,丁香1两。
-
栾犀
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Lu nXī别名:格杂树(《广州植物志》)来源:为菊科植物阔苞菊的茎叶。原形态:直立多枝灌木,高1~头状花序多数,长约5毫米;总苞片卵形,短尖或钝,内列的略长;生境分布:生于近潮水能达之处。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治板疬,取茎叶捣取自然汁,加入牛皮胶、海带,炖溶服之。
-
内府秘传方
《回春》卷五:别名:内府神效方组成:海藻(热水洗净)、昆布(洗净)、海带、海螵蛸、海粉(飞过)、海螺(醋炙。如颈下摇者用长螺,颈不摇者用圆螺)各等分,甘草少许。主治:瘿气。用法用量:每夜临卧口中噙化1丸。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附注:内府神效方(《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
天葵丸
《古今医鉴》卷十五引黄宾江方:组成:紫背天葵1两半,海藻1两,海带1两,昆布1两,贝母1两,桔梗1两,海螵蛸5钱。用法用量:每服70丸,食后温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各家论述:此方用桔梗开提诸气,贝母以消毒化痰,海藻、昆布以软坚核,治瘰疬之圣药也。
-
二靥散
别名:宝金散处方:猪靥10对,羊靥10对(暖水洗去脂膜,切,焙),海藻(洗去碱,炙干)1两,海带1两,丁香1两,木香1两,琥珀1两,麝香(研)1两,真珠半分(研)。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瘿气。用法用量:宝金散(《卫生宝鉴》卷十三)。注意:妇人有胎不可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
清肝化痰丸
处方:生地丹皮海藻贝母柴胡昆布海带夏枯草僵蚕当归连翘栀子功能主治:清肝化痰,软坚散结。治瘰疬。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门补要》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