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梵天花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梵天花的全草。原形态:直立半灌木,有分枝,高约1米,枝条密生星状短柔毛。粉红色,椭圆形,基部连合与雄蕊管合生:雄蕊合生,花丝连合成管状,花药紫红色;蒴果腋生,扁球形,副萼宿存,被毛茸和倒钩刺,果皮干燥厚膜质。治痢疾,疮疡,风毒流注,毒蛇咬伤。①《植物名实图考》:治风损。
-
梵天花属
中文名梵天花属拼音名fantianhuashu拉丁名Urena中国植物志49(2):43描述UrenaL.梵天花属,锦葵科,约6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梵天花U.lobataL.我国长江南部各地均产之,纤维可用来编绳或织物。雄蕊管与花瓣等长,截平或微齿裂,花药多数;子房5室,每室有胚珠1颗;成熟心皮有钩刺,不开裂,但与中轴分离;
-
八大锤
八大锤为中药名,即梵天花之别名。见《江西草药》。梵天花又名三角枫、狗脚迹、黐头婆、野棉花,八大乌云盖雪。为锦葵科植物梵天花UrenaProcumbensL.的全草。祛风利湿,消肿解毒。见《福建民间草药》主治:1.治感冒,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腹泻,心脏性水肿,痛经,白带。2.捣敷治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
三角枫
概述:三角枫为中药名,出自《植物名实图考》,即《福建民间草药》记载的梵天花之别名。别名:三角枫、狗脚迹、黐头婆、野棉花,八大乌云盖雪来源及产地:锦葵科植物梵天花UrenaProcumbensL.的全草。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消肿解毒。1.治感冒,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腹泻,心脏性水肿,痛经,白带。
-
乌云盖雪
概述:乌云盖雪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草药》,为《福建民间草药》记载的梵天花之别名。别名:三角枫、狗脚迹、黐头婆、野棉花,八大乌云盖雪。性味:淡、微甘,凉。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消肿解毒。1.治感冒,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腹泻,心脏性水肿,痛经,白带。2.捣敷治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
梵天花根
《*辞典》:梵天花根: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拼音名:F nTiānHuāGēn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梵天花的根。性味:甘苦,温。②《泉州本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去瘀活血,暖胃健脾。治风邪筋骨拘挛,流感肺热,痈疽肿毒。(《闽东本草》)⑧治跌打损伤,腰肌劳损:梵天花根一两,南岭荛花根白皮一钱,水煎服。
-
地桃花
锦葵科植物肖梵天花的根或全草·《中医大辞典》·地桃花:地桃花为中药名,出自《广西药用植物图志》。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血,清热解毒。3.治乳痈,跌打损伤,刀伤,蛇咬伤。花瓣5,倒卵形,长约15mm,外面被星状柔毛;7.《闽东本草》:治筋骨不利,风湿痹痛,阳虚自汗,水肿,泄泻,产后风,带下,胃痛。
-
刀伤药
概述:刀伤药为中药名,出自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常用中草药手册》,即《广西药用植物图志》记载的地桃花之别名。来源及产地:锦葵科植物肖梵天花UrenalobataL.的根或全草。功能:祛风利湿,活血止血,清热解毒。主治:1.治感冒发热,风湿痹痛,肠炎,痢疾,水肿,淋病,带下。3.治乳痈,跌打损伤,刀伤,蛇咬伤。
-
新癀片
新癀片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nhuangPian标准编号:WS3-B-3511-98处方:肿节风三七人工牛黄猪胆汁膏肖梵天花珍珠层粉水牛角浓缩粉红{米曲}吲哚美辛性状:本品为淡棕灰色的片;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于热毒瘀血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痛,痹痛,胁痛,黄疸,无名肿毒等症。
-
野鸦椿根
《*辞典》:野鸦椿根:出处:《中国药植志》拼音名:YěYāChūnGēn来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的根或根皮。治痢疾,泄泻,疝痛,崩漏,风湿疼痛,跌打损伤。②《四川中药志》:治月经不调,膀胱疝气。(①方以下出《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④治产褥热:野鸦椿根、白英各三钱,梵天花五钱,羊耳菊、蛇莓各二钱。水煎调酒服。
-
狗脚迹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脚迹:拼音名:GǒuJiǎoJ 别名:地棉花、野棉花、野桃花、花蝴蝶、五龙会、八大锤、乌云盖雪来源:锦葵科梵天花属植物梵天花UrenaprocumbensL.,以根和叶入药。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清热解毒。用于感冒,风湿性关节炎,肠炎,痢疾,肺热咳嗽;外用治跌打损伤,疮疡肿毒,毒蛇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