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扁豆
1.治湿热黄疸,肝热目赤,肾炎水肿,小便不利,习惯性便秘。《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扁豆:拼音名:ShānBiǎnDòu别名:假牛甘、细杠木、水皂角、黄瓜香、鸡毛箭来源:为豆科决明属植物含羞草决明CassiamimosoidesL.,以全草入药。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健脾利湿,通便。3.《贵州草药》:清热消肿,利水通淋。
-
水皂角
《中医大辞典》·水皂角:水皂角为中药名,出自《分类草药性》,为《中国药用植物志》记载的合萌之别名。化学成分:全草含少量皂苷。来源:为豆科植物豆茶决明的全草。苞片1对,线状披针形;"④《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尿,健胃通便。(《贵阳民间药草》)②治半边头痛:山扁豆茎叶、头晕药各一两,青鱼胆草五钱。
-
山扁豆子
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拼音名:ShānBiǎnD uZi来源:为豆科植物山扁豆的种子。性味:《现代实用中药》:微苦。功能主治:《现代实用中药》:主要为利尿药,并有健胃整肠作用。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附方:治毒蛇咬伤:山扁豆五钱,瓜子金三钱,煎水内服;(《湖南药物志》)摘录:《*辞典》
-
决明属
雄蕊5-10,常不等长,有些无花药,能育的花药常顶裂或顶孔开裂;属下物种柄腺山扁豆、长穗决明、翅荚决明、大叶决明、豆茶决明、短叶决明、钝叶决明、耳叶决明、粉叶决明、光叶决明、含羞草决明、槐叶决明、黄槐决明、节果决明、决明、腊肠树、毛荚决明、美丽决明、密叶决明、神黄豆、双荚决明、铁刀木、望江南
-
芦荟大黄素
在乙醚及苯中呈黄色,氨水及硫酸中呈绯红色。制法芦荟大黄素可由芦荟汁低温干燥物用乙酸乙酯提取粗品,然后经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精制得到。药理药效(一)抗肿瘤活性(二)抗菌活性(三)免疫抑制作用(四)泻下作用(五)、降脂减肥作用。(七)、在仓鼠成纤维细胞诱变性测定中本品表现为遗传毒性作用。
-
婆罗门皂荚
《*辞典》:婆罗门皂荚: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P Lu M nZ oJi 别名:忽野檐默、阿梨去伐、波斯皂荚(《酉阳杂俎》),阿勒勃(《本草拾遗》),清泻山扁豆(《国药的药理学》)。心木含阿勒勃素、芦荟大黄素甙及大黄酸。据介绍,本品为-种止痛轻泻剂,但久煎(一般煎8小时以上)后则无泻下作用,反有收敛作用。
-
山野扁豆
拼音名:ShānYěBiǎnD u别名:江芒决明、关门草、山梅豆、山扁豆来源:豆科决明属植物豆茶决明Cassianomame(Sieb.)Kitag.,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切碎。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健脾利湿,止咳化痰。用于慢性肾炎,咳嗽痰多,慢性便秘。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铁箭矮陀
别名:野皂角、篦子草来源:豆科决明属植物短叶山扁豆CassiamimosoidesL.var.wallichianaDC.,以根入药。秋冬采集,洗净,切片晒干。性味:微苦、涩,平。功能主治:清热平肝,安神。用于痢疾,白内障,角膜混浊,失眠,癞皮疡。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地柏草
概述:地柏草为中药名,出自《广东中药》,为《救荒本草》记载的山扁豆之别名。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便。1.治湿热黄疸,肝热目赤,肾炎水肿,小便不利,习惯性便秘。2.治疗疮痈肿,蛇咬伤。使用注意:孕妇慎用。药理作用:果实含芦荟大黄素等蒽醌类衍生物,故有泻下、抗菌、消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