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马疳
不数日间,以致穿腮破唇。”《景岳全书·杂证谟》:“走马牙疳,牙床腐烂,齿牙脱落,谓之走马者,言其急也,此盖热毒蕴蓄而然。”病因病机:多因胎毒、大病后、时行疫疠或疹痘余毒未清,复感外邪,积毒上攻齿龈所致。《焦氏喉科枕秘》:“此症食炙煿醇酒肥甘,以致阳明胃经火动而生湿热,故发。可选用芦荟消疳饮加减。
-
秋霜散
用法用量:鹅毛点少许于牙龈上,日三四回即愈。用药禁忌:慎肥腻滋味等物。主治:小儿走马疳蚀唇颊,牙齿浮动宣需,口臭。《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惠眼观证》:方名:秋霜散组成:粉霜1钱,砒霜1钱,白矾1钱。主治:小儿崩沙,齿龈欲落。用法用量:以手捻少许揩齿上,用盐汤漱口。烧时以盏子盖定,恐走了药气。
-
倍子散
《普挤方》卷三八一引《余居士选奇方》别名麝香散(《余居士选奇方》)。《疡医大全》卷八处方五倍子不拘多少。用法用量如牙药敷患处,虽咽津亦无碍,先以盐汤漱口,一敷即愈。《外科十三方考》处方川倍子1两,人参1钱,冰片1钱,乳香3钱(制),川贝2钱,真血竭5钱,三七1两,儿茶1两,藤黄3钱,轻粉1钱。
-
蟾灰散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蟾灰散:处方:虾蟆1个(烧灰留性),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甘草(锉)1分,青黛(研)1分。功能主治:小儿齿疳。牙龈腐烂,恶血口臭,牙齿脱落。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丁左藏方:方名:蟾灰散组成:干虾蟆1个(大者,烧存性),五倍子1钱,麝香少许。
-
龙脑青金散
处方:青黛1钱,硼砂1钱,柏末5分,枯矾5分,雄黄5分,飞丹1分,冰片1分,铜绿3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鹅口疳,走马疳,锁口疳。用法用量:井花水调,敷口中。摘录:《痘疹金镜录》卷一
-
芦荟黄连丸
摘录:芦荟黄连丸出《麻疹备要方论》。为《原瘄要论》“芦荟丸”之异名。方名:芦荟丸别名:芦荟黄连丸组成:人中白、芦荟、使君子肉、龙胆草、黄连、五灵脂各等分。主治:疹毒入胃,久而不散,致成牙根黑烂出血,为走马疳;传与二颊,浮肿,久而穿颊破腮,缺唇崩鼻,为崩砂狐惑等危证。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浸蒸饼为丸。
-
鹿儿膏
处方:赤铅华(即黄丹。水飞)4两,琥珀丝(即松香。制法:上为细末,贮葱管内,入于齑汁中煮数沸,去葱取药,再研细,加茅君散(即苍术)4两,水银蜡1钱,和匀外用。功能主治:胎毒头疳,脓血满头,腥臭,滋水淋漓,延及肢体,或痛或痒。摘录:《走马疳急方》
-
菱叶
《*辞典》:菱叶:出处:《滇南本草》拼音名:L nɡY 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叶。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晒干为末,搽小儿走马疳。②《中国药植图鉴》:治小儿头疮及增强视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研末调敷。
-
四物散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组成:粉霜1分,麝香1分,石灰1分,铅丹(炒紫色)1分。主治:小儿走马疳。用法用量:用鸡翎扫之。制备方法:上四味,先研前三味细为散,后入铅丹,再研匀,如桃花红。
-
药绵
《圣惠》卷三十四:方名:药绵组成:麝香1钱,砒霜少许,莽草末半钱,蛤粉1两,蟾酥1字,螺字青黛1字。主治:走马疳,蚀落牙齿,龈肿有脓水。用法用量:有患者,用盐浆水揩漱3-5度,用少许药绵,塞在牙根,以针按绵子,入齿缝中。别用故绵半分,剪长1寸,碎擘,以药掺在绵内,时入水少许相和,揉令匀,阴干。
-
梧桐律散
《鸡峰》卷二十四:方名:梧桐律散组成:梧桐律1分,定粉1分,砒霜(火煅熟)1分,粉霜1分,麝香1分。用法用量:每用先以盐浆水洗净,后以药1字掺疮上。自生肌肉。制备方法:上为末。《鸡峰》卷二十一:方名:梧桐律散组成:梧桐律半两,细辛1两,地骨皮1两,防风1两,白芷半两,?主治:口齿浮动宣露,血不止。
-
王本高
王本高即王荫陵。王荫陵为清代医生,字本高,安徽下山坦人。精于外科及针灸,善疗痈疽,尝治走马疳、颈疽、喉痈等证,不数日即愈,因而名闻当地。
-
麝香矾雄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方名:麝香矾雄散组成:胆矾2钱,雄黄2钱,麝香1钱(别研),龙骨1钱。主治:牙齿动摇,齿腭宣露,骨槽风毒,宣蚀溃烂,不能入食者。用法用量:每用1字,以鹅毛蘸药扫患处,每日1-2次。若小儿走马疳,唇龈蚀烂者,先泡青盐汤洗净,后用新棉拭干掺药。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
-
白面丸
处方:砒霜方寸匕(于熨斗内炒出烟),黄丹方寸匙,白面1匕。制法:加麝香1字,同研,入面糊为丸,搓作铤。功能主治:大人小儿疳,虫蚀,牙齿血出,及走马疳。用法用量:每有患者,少蘸生油填在痛处,仍挑洗,去牙缝内烂肉,然后用药方效。摘录:《鸡峰》卷二十四
-
外疳
外疳为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疳疾外现于五官的证型。疳病新起的症状,外现于目、鼻、口齿等部位。《证治准绳·儿科》:“鼻下赤烂自揉,鼻头上有疮,渐绕耳生疮。今分走马疳,口齿疳,鼻疳,眼疳等。”
-
干蟾散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干蟾散:处方:干蟾1枚(烧灰)龙柏花地骨皮没药各7.5克麝香3克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牙齿走马疳。用法用量:每有口齿疳疮蚀破者,先以消石少许掺之;摘录:《圣惠》卷三十四《圣济总录》卷一一七:方名:干蟾散组成:干蟾(炙)1枚。主治:口疮。用法用量:绵裹半钱匕,含吐津。
-
海浮石丸
处方:海浮石半钱,人中白半钱,麝香少许,雄黄1钱。制法:上为细末,以糯米粥和成膏,捻剂子扎在病处齿缝内。功能主治:走马疳。凡用此药,先须用槐杖子煎汤或荆芥汤、葱白汤漱口,然后用之乃妙。用药了,以纸条子封闭,贴药齿缝,涎自然出,只3-4日愈。
-
生金散
《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丁左藏方:组成:天南星1个(重1斤者),绿矾1两。主治:小儿走马疳。用法用量:取出后研如粉,入当门子1粒,先含,浆水洗贴之。《疡科选粹》卷七:组成:千年石灰(研细)。制备方法:6月6日捣韭汁拌成饼,阴干收贮,腊月复细研,以牛胆汁拌匀,装入胆中,悬挂阴干。
-
真黄散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方名:真黄散组成:鸡膍胵黄皮不拘多少。主治:小儿走马疳。用法用量:入黄柏、枯矾、麝香1字,用米泔水搅,口内贴。制备方法:油灯上烧存性,研细末。
-
清火消毒饮
《麻症集成》卷三:方名:清火消毒饮组成:黄芩、麦冬、黑栀、知母、净花、川连、川贝、花粉、川柏、甘草。主治:疹毒之后,牙齿黑烂,时时出血,酿为走马疳疮。用法用量:水煎服。
-
北枣散
《医方大成》卷十引《幼幼方》处方北枣1枚(去核,入鸭嘴胆矾1片在内,纸裹火煅通红,出火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走马疳。用法用量敷牙左右。
-
大牢牙散
处方:白矾(枯)1两,百药煎(炒)1两,干姜(洗,炮)1两,荜茇1两,草乌头(炒)半两,川乌头(炒)半两,地骨皮半两,缩砂半两。功能主治:生齿、固齿,消虫,通肾气。主齿痛及血出,齿疏肉烂恶气。缠喉风,小儿走马疳。用法用量:每日食后及早、晚用以揩牙,少顷以温水或盐汤漱口。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
代赭石散
年氏《集验良方》卷一:代赭石散:处方:旋覆花不拘多少,代赭石(为细末)1钱。功能主治:一切呕吐不止。用法用量:患者不拘大人小儿,射破唇上下如针眼子者,先用温浆水漱口,煎好纸作细条子,薄蘸药,于疳断上贴。寻常牙齿宣露,亦用药贴之。制备方法:上药用炭火烧赤,醋淬7遍,放湿地上,以物盖,出火毒,捣研为散。
-
牙疳膏
《普济方》卷三八一:组成:麝香半两(研细)。主治:小儿走马疳,大人牙齿疳。用法用量:先以浆水漱口,涂之。制备方法:上用无灰酒半升,于银石器中熬,以槐柳枝3-5茎不住搅成膏,火须紧慢所得。
-
十仙丹
《走马疳急方》:组成:静风尾(即荆芥)1斤,琥珀丝(即松香)1斤,锁眉根(即苦参)1斤,两平章(即独活)1斤,黄子伯(即黄柏)1斤,白药须(即煎草)1斤,蛇儿米(即蛇床子)1斤,苦梓皮(即海桐皮)半斤,白羽?(即白矾)半斤,风儿肉(即大风子肉)4两。主治:小儿头面手足遍身疳疮。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
-
三黄犀角地黄汤
《救急选方》卷上:方名:三黄犀角地黄汤组成:三黄汤合犀角地黄汤。主治:走马疳。
-
雄黄解毒散
《明医杂著》卷六:方名:雄黄解毒散组成:雄黄1两,铜绿2钱5分。主治:痘疮后牙疳口臭,或走马疳龈颊蚀烂,或肢体成痘疳凹陷不愈。制备方法:上为末。《痈疽神秘验方》:方名:雄黄解毒散别名:雄黄散组成:雄黄1两,白矾4两,寒水石(煅)1两半。主治:一切痈肿溃烂,诸风疮痒。附注:雄黄散(《疡科捷径》卷下)。
-
橡斗散
《朱氏集验方》卷六:方名:橡斗散组成:橡斗子1合(内以生硫黄合之,纸裹,以盐泥固济,火煅存性,候冷)。主治:便血。用法用量:空心酒调下。《幼科发挥》卷四:方名:橡斗散组成:栎橡子壳不拘多少。主治:小儿齿根黑烂,臭息出血者,名走马疳。制备方法:将橡斗入盐填满,二斗相合,放火中烧过,研末。
-
王荫陵
王荫陵为清代医家,字本高,新安婺源县下山坦人。精于外科及针灸,善疗痈疽,尝治走马疳、颈疽、喉痈等证,不数日即愈,因而名闻当地。有儒生,暑月患喉痈,咽喉肿塞。陵用针法,数日而愈。江西布商,患走马牙疳,牙痕腐臭,已变黑色,数日饮食不下,请诊之,渐愈。(见民国十四年《婺源县志》卷四十九《人物、方技》)。
-
酸浆膏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方名:酸浆膏组成:酸浆草根(生者)1握(细锉,以洗净乱发缠裹成一团。用法用量:患者先用盐汤漱剔牙缝,令净,然后以指蘸药膏揩之;制备方法:先用米醋1碗,入酸浆草根及皂荚2味,慢火煎至半碗,去滓,入附子、白矾末,更熬成膏,取出,候冷,刮入麝香乳钵内,研匀,以瓷盒收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