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体发生
有内陷(invagination)、内移(ingression)、外包(epiboly)等形式。原肠胚形成过程,通过形态发生,细胞迁移到特定部位,建成躯体雏形,胚体形成未来器官的区域已基本确定,这些形成未来器官的细胞群叫器官原基(primordium),各原基进一步发育,形成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这个过程叫器官发生(organogeny)。
-
退化
在个体发生或系统发生过程中,个体、器官和细胞等单纯的形态变化,大小的减少及活动力的减退等,一般称之为退化。形态的单纯化是指已失掉了既有的分化能力(脱分化),这是由下级结构单位的衰退而引起的。(2)系统发生过程中的退化实例有:体内寄生虫的消化器官,穴居动物的眼睛,马的足趾等。
-
细胞粘接
关于细胞粘接的机理,正通对各种动物组织的实验的分离,以及将分离的细胞再聚合的实验进行着研究。在这两种力可保持平衡的位置上,细胞间有一定间隙,并保持着稳定的粘接状态(胶体模型学说)。就个体发生来看,在心脏等器官中,其原基的形成是伴随着粘接度的增加,而色素细胞分化的过程则是伴随着粘接度的降低。
-
系统发生
系统发生与个体发生同为E.H.Haeckel(1886)提倡的术语。追寻生物的各种族从发生到绝灭的形态变化,简而言之,就是种族的历史。系统发生的研究,在现存生物的生物学中,是以比较解剖学、比较胚胎学和比较生物化学等作为基础来进行的。不过若从整个生物界来看,通过化石的研究来确定系统发生的情况还是不多的。
-
部分间的斗争
W.Roux扩充了达尔文的生存竞争观点,论述了植物体或动物体的各个部分间的斗争,想借此来说明个体发生及遗传现象(DerKampfderTeileimOrganismus,1881)。这一思想为魏斯曼(A.Weis-mann)所采纳,提出了自然淘汰万能的论点。以前,G.J.Romanes等,在1893年对此曾有过批判.
-
组织分化
组织分化(histo-differentiation,histogen-esis,tissue-differentiation)系指多细胞生物从未分化的细胞群,形成具有特定的形态和机能的组织过程。组织分化的前提是其形成因素的细胞分化。然而实际上在个体发生形成因素和再生中,细胞分化和组织分化有时很难严格区别。组织分化有时也作为组织形成的同义词来使用。
-
变态
在多细胞动物胚胎期结束后的个体发生(后胚发生)中,胚胎并不直接变成成体的形态,而是变成具有与成体不同的形态、生理及生态的幼体(昆虫类则是幼虫),然后再由幼体变为成体(有些情况是从一种形态的幼体变为另一种形态的幼体)的过程称为变态。昆虫类的变态根据情况分为不变态、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
-
背部化
在脊椎动物的个体发生中,某胚区本身具有腹侧发生或侧面发生的倾向,当接受来自胚区外的影响而采取背侧发生的时候,就把这种基于发生方式变动而产生的背区内的变化称为背部化。另外腹侧中胚层对其本身的血岛和体腔壁的形成员具有很强的倾向,但如用氨或乳酸等进行刺激,则可抑制其血岛等的分化,而产生脊索和肌节。
-
薄壁组织
薄壁组织是由薄壁细胞构成的组织,在植物体中分布最广,髓、叶肉、果肉和皮层主要是由薄壁组织构成的,另也分散存在于维管束内,形成木薄壁组织和韧皮薄壁组织。根尖的表皮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组织,尤其是根毛区的许多表皮细胞的外壁嚮外凸起形成根毛,更有利于物质的吸收。
-
托叶
指从叶柄或靠近叶柄基部的茎上生长出来的,除叶身外所有叶性器官都称托叶。因此其外部形态,组织构造,着生位置,以及数目的多少,均随着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此外,禾本科的叶鞘也有认为是托叶的。从植物的系统发生和个体发生的观点来看,把不相同的几种器官,归纳在托叶中的也是有的。
-
性别分化
性别分化sexdifferentiation指个体发生中表现雌雄特征的过程。在原始生殖细胞向卵原细胞或精原细胞分化、生殖腺的发生、附属生殖器官的形成、二次性征的出现等情况下,无论那一方面,最初皆具既可向雌性又可向雄性的分化能力(性双能性)系统,以后再逐渐向某一性别方向发展。
-
行为发育
行为发育behavioraldevelopment是将行为的形态,机能的生成变化与个体发生相联系来考察时所应用的概念。在对鲵鱼(Amblyst-oma)椎体的研究中,称行为的特殊化或个别化的过程为分化(differentiation),但对各种高等动物的行为发育,分化一词只部分地适用,作为整体应称为整合[作用](imtegration)。
-
网状结构学说
网状结构学说是免疫理论之一。因此,当某克隆的细胞反应其抗原刺激进行增殖时,而识别个体基因型的其它克隆被活化,从而抑制了前者的活动,这种情况如果呈连锁反应式的发生,则在个体发生过程中形成淋巴细胞系统的网状结构。
-
位相形成
位相形成是在个体发生初期,各胚区的位置关系所谓位相(德Topik)即有一定,是胎动和形态形成过程的总称,是发生过程的重要因素,和广义的形态形成活动几乎是一致的。
-
先成论
先成论是认为个体发生,其所应形成的形态构造于发生之始就预先存在,待发育时则逐渐展开而形成明显的形态构造,这种学说就是先成论。先成论的极端形式就是所谓生殖预成论。从历史来看,在古希腊时代就已有先成论的思想;这种古典的先成论,随着显微镜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发生学研究的进展。不久就从根本上被推翻了。
-
适应
生物学:适应是当机体组织或器官对周围环境发生的迅速变化(即刺激),由最初的迅速发生反应,随着时间的延长,最后反应减弱或不再发生反应的现象。从个体发生来看,机体的感觉器官最易发生适应,特别是感受器部分。动物越高等,适应性越强。长期适应的结果是进化。如果机体与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
-
鳃
位于咽部的两侧,由该处的内胚层外突及外胚层内陷,内外会合、断裂而来,其断处即为鳃裂,相连处为鳃弧,其上着生丝状的结构为鳃丝,富于血管,水流由咽经鳃而流出,即可进行气体交换。鳃的数目,低等的鱼类为数较多可达17,一般的鱼类则仅有5,在胚胎时可有7,从后向前退化,前端2对特化成为捕食摄食的器官,称为颚器。
-
服从
受到他人或者规范的压力,个体发生符合他人的或规范要求的行为叫做服从。服从对于社会协调发展的意义:服从对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不管社会组织怎样,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下,都是我们所必需的。
-
病理学
病理学为医学领域的一门分支学科,专门探讨疾病在个体发生的起因、发展及变化,以及整个过程对患者产生的各种影响。病理学是阐明疾病的发生原因,研究由此而发生的形态学变化和功能障碍,探索疾病过程的本质的一门科学。德国的魏尔肖(R.Virchow)建立了细胞病理学说,奠定了近代病理学的基础。
-
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是德国心理学家K.指人脑中对人的一切活动发生影响的环境事实,也即对人的心理事件发生实际影响的环境。他认为,同一个物理环境在儿童和成人看来可能是不同的,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也可看成是不同的。因此当时对个体发生实际影响的是准物理事实,而不是客观的物理事实。
-
初期发生
初期发生或称为早期发生,主要是指多细胞动物的个体发生从受精开始到胚胎形成为止的这一时期而言。在经过受精、卵裂、囊胚的形成,继续在显著的形态形成活动的原肠期或与其相当的阶段而分出胚层,产生器宫原基,开始组织分化和生长。
-
早期发生
初期发生或称为早期发生,主要是指多细胞动物的个体发生从受精开始到胚胎形成为止的这一时期而言。在经过受精、卵裂、囊胚的形成,继续在显著的形态形成活动的原肠期或与其相当的阶段而分出胚层,产生器宫原基,开始组织分化和生长。
-
初胚变异源进化
初胚变异源进化指以个体发生初期的变化为原因的进化(W.Garstang1922)。
-
促进作用
促进作用为G.R.DeBeer提出的有关个体发生与系统发生的关系的形式之一。例如日本产的菊石Texaniteskawasakii,在一生的中期有转变期,前半生显示其祖先Protexanites的性质(肋上有3个疣)后半生显示典型的Texanites的性质(肋上有5个疣)。如在单孔类的胎儿等所见到的齿的情况也均属此例。
-
变形发生
变形发生指某生物整个个体或是其一定的原基发生过程,与从其祖先形态个体发生的相应过程有所偏差。例如,鸟类、哺乳类的羊膜和浆膜等。是原形发生的反义词,是海克尔(E.H.Haeckel)所创用的术语。
-
比较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就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是指对各种生物的行为进行比较研究的心理学部门。如果考虑到包括个体发生意义的比较和系统发生意义的比较两个方面的话,也包括含有幼儿、儿童、青年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以及从正常和异常的比较这一点出发的异常心理学。因此就最狭隘的意义上说,与动物心理学具有同样的含义。
-
比较生物化学
比较生物化学是从生物化学观点对生物群进行比较研究的分支。(2)个别代谢产物(动物的磷酸原、棘皮动物特有的类固醇化合物、植物的精油成分);(3)酶等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免疫学的相似性、物理化学的性质(如呼吸色素,同工酶);对于细胞色素C、血红蛋白、血纤维蛋白肽等方面的研究较多。
-
形态学
在动物学领域中,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初,出现了与形态学对立的居维埃(G.L.Cuvier)的生理(机能的)形态学和杰弗洛、圣-希拉利(E.Geoffroy、Saint-Hilaire)等的纯形态学(德reineMorpho-logie),后者对形态似平赋予抽象的意义特征,和比较形态学的关系较深,而且与自然哲学的生物学近似之处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