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猪脂膏
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ZhūZhīGāo别名:猪膏、猪脂(《金匮要略》),猪肪膏(《别录》),猪脂肪(《千金 食治》)。(《纲目》)⑤治产后体虚,寒热自汗出:猪膏一升,清酒五合,生姜汁一升,白蜜一升。(《千金方》猪膏煎)⑥治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猪膏半斤,乱发(如鸡子大)三枚。
-
马齿苋散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马齿苋散:处方:马齿苋(捣汁)、猪脂膏、石蜜。功能主治:痘痂不落,成癍痕者。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马齿苋膏”。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圣惠》卷八十七:马齿苋散:处方:马齿苋半两(干者),没石子半两,麻黄半两(去根节),麝香1钱(细研),兰香根灰2钱。主治:难产痛甚。
-
和荣膏
处方:前胡2两,白芷2两,细辛2两,官桂2两,白术2两,川椒2钱,川芎2两,吴茱萸1两5钱,黑附子1两5钱,当归1两5钱。制法:上锉捣,以茶、酒3升拌匀,同窨1宿,以炼成猪脂膏5斤,入药微煎,候白芷黄紫色,滤去滓成膏。功能主治:肉苛,荣虚卫实,肌肉不仁;症瘕疮痍,诸风疮痒疼痛,伤折坠损。
-
巴豆膏
《圣惠》卷六十五处方巴豆7粒(去皮,研),硫黄半两(细研),白矾半两(烧灰),芜芎半两,猪脂3两。《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七处方巴豆(去壳,炒焦)。主发背中央肉死,及恶疮、臁疮内有毒根,久不收敛者。《普济方》卷三○八引《经验良方》:组成:巴豆1粒(研烂),猪脂膏少许(一方用胭脂膏少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