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Z/T 328—2023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方法与受照剂量估算标准
标准正文: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方法与受照剂量估算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和受照剂量估算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标本制备、微核检测、结果评价、剂量估算方法和质量控制。4.3微量全血培养步骤:4.3.1将采集的静脉血0.3mL~n——分析的细胞数。
-
GBZ/T 301-2017 电离辐射所致眼晶状体剂量估算方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6电子外照射眼晶状体吸收剂量估算方法:6.1有注量信息的剂量估算:6.1.1公式(13)是有辐射场注量相关信息时,眼晶状体吸收剂量用式(13)进行估算:式中:DL——眼晶状体吸收剂量,单位为毫戈瑞(mGy);解:因X射线的平均能量为30keV,而且可近似地视为AP入射方式的垂直入射。
-
GBZ/T 244-2017 电离辐射所致皮肤剂量估算方法
用插值法从表C.1可查得中子辐射场注量到男性皮肤吸收剂量的转换系数用式(9)计算受照皮肤吸收剂量DsB.3.3有场所监测信息:例:若进行Am-241/Be中子源操作的一个女性工作人员受到事故照射,事故期间受照部位周围剂量当量的监测结果为500mSv,中子的平均能量为4.5MeV,估算这个工作人员受照部位的皮肤吸收剂量。
-
WS/T 615—2018 辐射生物剂量估算 早熟染色体凝集环分析法
4.2.6固定:每离心管中加入8mL固定液,轻轻吹吸混匀,室温固定20min,250g离心10min,弃上清液。8质量控制:8.1进行早熟染色体凝集制备与分析的实验室应有2名(含)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掌握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和细胞遗传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早熟染色体凝集环显微镜下分析技术。A.1.3光学显微镜:用于分析早熟染色体凝集环。
-
剂量估算
在核和辐射事故医学应急处理中,剂量估算(doseestimation)是指采用物理模拟或生物标志物等方法对受照人员的剂量进行评估,给出受照剂量范围。
-
生物剂量估算
生物剂量估算(biologicaldoseestimation)是指用具有稳定剂量-效应关系的分子或亚细胞结构变化等生物学指标定量估算受照射个体的辐射吸收剂量的方法。
-
GBZ 169—2020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程序和要求
4诊断程序:4.1接诊: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履行职业病诊断告知义务,告知放射工作人员(简称“就诊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工作流程,发放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就诊指南。2.职业史(包括非放射工作史、放射工作职业史和异常照射史);放射性皮肤癌:在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基础之上,多伴有难愈合性溃疡。
-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试行)
5.2.5.1工作内容及要求:依据原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案》等法规要求,各级疾控机构在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根据职责分工,开展核与辐射事件卫生应急的现场调查,食品、饮用水监测,辐射防护、剂量估算、人员分类、污染处理、心理干预,风险评估和健康教育等,协助事件调查及卫生应急救援工作。
-
GBZ 105—2017 职业性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
7.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Ⅱ度职业性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应与原发性和其他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相鉴别,除职业照射史和受照剂量外,其外照射慢性放射病病程进展缓慢,首先以白细胞计数减少为主,病情逐渐进展出现血小板计数减少,可根据临床发病特点鉴别诊断。临床表现为脾大,血细胞减少,可出现贫血、感染和出血倾向。
-
GBZ 128—2019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3.6名义剂量notionaldose在个人剂量监测中,当工作人员佩戴的剂量计丢失、损坏或其他原因得不到读数或所得读数不能正确反映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时,用其他方法赋予该剂量计应有的剂量估算值。6.2.2当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低于相应限值时,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得到的个人剂量当量Hp(10)可直接视为有效剂量。
-
GBZ/T 255—2014 核和辐射事故伤员分类方法和标识
ICS13.100C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55—2014《核和辐射事故伤员分类方法和标识》(Classificationmethodsandtriagetagofwoundedpersonnelsinnuclearandradiationaccident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10月13日发布,自2015年03月01日起实施。b)放射性核素摄入量可能为5倍~
-
卫生部核事故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预案
卫生部门开展其他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参照本预案执行。2.3.2省级核和辐射损伤救治基地省级核和辐射损伤救治基地的主要任务是:承担辖区内核事故和辐射事故辐射损伤人员的救治和医学随访,以及人员所受辐射照射剂量的监测和健康影响评价;潜在危险较大的核设施可实施场外应急(总体应急)。
-
GBZ 101—2020 职业性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
标准正文:职业性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职业性放射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职业性放射性甲状腺癌的诊断及处理原则。5.3.2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者,给予左甲状腺素(L-T4)替代治疗。6.3.2临床型放射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脱离放射工作;c)原发性甲状腺癌诊断明确;
-
GBZ/T 163—2017 职业性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远期效应医学随访规范
本标准代替GBZ/T163—2004《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远期效应医学随访规范》,与GBZ/T163—200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医学随访、随机性效应等的定义(见3.2和3.3),修改了电离辐射远后效应的定义(见3.1,2004年版的第3章);检查项目中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分析应采用CB法进行培养和分析。
-
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
国家卫生应急队伍主要分为紧急医学救援类、重大疫情医疗应急类、突发中毒事件处置类、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类(上述4类队伍由国务院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建设管理)、中医应急医疗类(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建设管理)、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类(国务院疾控主管部门负责建设管理)。
-
WS/T 613—2018 公众成员的放射性核素年摄入量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公众成员的内照射放射防护评价。wT——组织T的组织权重因数;如果在所有的气溶胶粒子中,大于和小于某个空气动力学直径的粒子的放射性活度相等,则该直径为活度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e(g)——g年龄组食入和吸入单位摄入量放射性核素后的待积有效剂量,单位为希沃特每贝可(Sv/Bq)。
-
名义剂量
名义剂量(notionaldose)是指在个人剂量监测中,当工作人员佩带的剂量计丢失、损坏或其他原因得不到读数或所得读数不能正确反映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时,用其他方法赋予该剂量计应有的剂量估算值。
-
浅表吸收剂量
浅表吸收剂量(shallowabsorbeddose)Dp(0.07)是指在30cm×30cm×15cm板型模体中指定浅表深度的个人吸收剂量。注:对弱贯穿辐射,浅表吸收剂量的参考深度是0.07mm。单位为焦耳每千克(J·kg-1),专用名戈瑞(Gy)。它是事故个人剂量估算中使用的量。
-
深部吸收剂量
深部吸收剂量(deepabsorbeddose)DP(10)是指在30cm×30cm×15cm板型模体中指定深度的个人吸收剂量。注:对强贯穿辐射,深部吸收剂量的参考深度是10mm。单位为焦耳每千克(J·kg-1),专用名戈瑞(Gy)。它是事故个人剂量估算中使用的量。
-
保健/医学物理人员
保健/医学物理人员由具备辐射剂量估算、放射检测、快速筛查放射性污染和伤员去污等方面知识与经验的人员担任,是医院的“放射评估员”。其任务是监督和指导在医院相应部门的放射性污染监测、帮助清除放射性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