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败酱散
《圣惠》卷七十九:败酱散:处方:败酱1两,桂心1两,芎1两,当归1两(锉,微炒),延胡索1两。摘录:《圣惠》卷七十九《圣惠》卷八十:败酱散:处方:败酱3分,琥珀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当归3分(锉,微炒),桂心3分,赤芍药3分,赤鲤鱼鳞2两(烧灰),乱发2两(烧灰),釜底墨2两,麝香2两(细研)。
-
薏苡附子败酱散
别名:附子汤(《圣济总录》卷一二九)、败酱散(《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薏苡附子散(《证洽准绳·疡医》卷二)。摘录:《金匮要略》卷中《金匮》卷中:方名:薏苡附子败酱散别名:附子汤、薏苡附子散、败酱散、薏苡败酱汤组成:薏苡仁10分,附子2分,败酱5分。小便当下。外无热而见数脉者,其为痈脓在里可知矣。
-
煮散剂
煮散剂即散剂的另一种应用形式。煮散剂自唐代以后颇为盛行,但现已少用。煮散即将原生药(药材)制成粗粉,按处方称取,临用以水煎煮,去渣服用。煮散剂保存了一般散剂的简便和速效的特点。《金匮要略》中所载治疗脑痈的“附子薏苡败酱散”即是煮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