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人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人草:拼音名:HǎiR nCǎo别名:鹧鸪菜、海仁草来源:藻类红藻门海人草DigeniasimplexC.Ag.,以叶状体入药。海人草酸的驱蛔作用是由于抑制猪蛔虫肌肉的脱氢酶,或由于还原猪蛔虫消化道上皮细胞里含铁呼吸酶之故。(《现代实用中药》)②治蛔虫疳眼:海人草、黑丑、苦薏、大黄、甘草。上五味,水煎服。
-
水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松:拼音名:ShuǐSōnɡ别名:水松柏来源:杉科水松Glyptostrobuspensilis(Lamb.3.《中国经济海藻志》:日本人民以刺松藻作为驱蛔虫剂,据他们的试验结果,刺松藻的驱虫药效很高,如以海人草浸出液的驱虫效率为100%,则刺松藻为300%。性味:甘;大肠经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杀虫解毒。
-
乌菜
概述:乌菜为中药名,出自《中国经济海藻志》,为《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鹧鸪菜之别名。本药毒性低。乌菜使用提示:每餐约100克乌菜的营养价值:1.乌塌菜秋季播种,以经霜雪后味甜美而著称,被视为白菜中的珍品,因其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钙、铁、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等,也被称为“维生素”菜。
-
车前汤
《伤科补要》卷四:车前汤:处方:车前子1钱,枳壳1钱,归尾1钱,赤芍1钱,木通1钱,桔梗1钱,大黄1钱,芒消1钱。宜加海人草。用法用量:上捣烂,取汁1钟,入蜜1合,水煎服。《圣济总录》卷一五三:组成:车前子1分,淡竹叶1分,黄芩(去黑心)1分,阿胶(炙燥,杵碎)1分,生地黄1分。主治:经血暴下,兼带下。
-
金玉丸
处方:红花2钱5分,鼹鼠霜2钱5分,巴豆1钱5分,轻粉5分,牵牛子1钱5分,积雪草5钱,海人草3钱,大黄2钱5分。制法:上为末,糊为丸,如芥子大,辰砂为衣。功能主治:小儿杂病,蛔虫及胎毒。用法用量:自儿初出至3岁服6-7丸,空心白汤送下,1日3次。摘录:《名家方选》
-
鼹鼠丸
《眼科锦囊》卷四:方名:鼹鼠丸组成:鼹鼠1头(烧存性者),轻粉5分,巴豆4分,海人草1钱。主治:小儿疳眼难治者及翳膜。用法用量:糊丸服。
-
钩凝菜
拼音名:GōuNínɡCài别名:钩仙菜、牛毛石花菜来源:药材基源:为仙菜科植物钩凝菜的藻体。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长在低潮带岩石上,常缠绕在马尾藻藻体上。化学成份:含蛋白质4.6%-5.8%,脂肪0.5%-2.5%,碳水化合物1.6%-2.8%,灰分0.4%-0.7%。药理作用:钩凝菜对人工培养液中蛔虫毒杀效力是海人草杀蛔效率的33%。
-
糕菜
拼音名:GāoCài别名:红蒿子来源:药材基源:为仙菜科植物三叉仙菜及波登仙菜的藻体。枝端钳形,囊果球形,着生在小育枝上。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低潮带岩石或其他藻体上。生长盛期5-6月。药理作用:波登仙菜对人工培养液中蛔虫毒杀效力是海人草杀蛔效率的50%。功能主治:化痰;缓泻通便。主痰核瘰疬;
-
铁钉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钉菜:来源:藻类褐藻门铁钉菜IshigeokamuraiYendo,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驱蛔虫。备注:(1)其药效为海人草的1.5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鹧鸪菜
9月采收,洗净,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用。药理作用:①驱蛔作用美舌藻煎剂在玻皿内可杀死蚯蚓,能使蛔虫(猪或人的)先兴奋后抑制;小孩肠道敏感性较高,在蛔虫受刺激起兴奋性乱动时,增强了肠道腺体分泌,从而促进了肠蠕动,致使蛔虫在短期内排出体外,所以在12岁以下儿童排出的蛔虫多数是活的,且大多数在24小时排出;
-
消疳煎
《眼科锦囊》卷四:方名:消疳煎组成:茯苓、百合、海人草各大,石膏、牛膝各中,甘草小。主治:小儿疳眼。用法用量:水煎,时时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