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米
概述:红米为中药名,出自《药材资料汇编》,即《饮膳正要》记载的红曲的别名。来源及产地:曲霉科真菌紫色红曲霉MonascuspurpureusWent寄生在粳米上而成的红曲米。主产福建、广东。性味归经:甘,微温。入肝、脾、大肠经。功能主治:功在活血化瘀,健脾消食。主治产后恶露不净,瘀滞腹痛,跌打损伤,食积饱胀,赤白痢。
-
猪肾羹
《圣济总录》卷一九○方之猪肾羹:方名:猪肾羹组成:猪肾(去筋膜,细切)1对,陈橘皮(洗,切)半分,蜀椒(去目并合口,炒出汗)30粒。主治:五劳七伤,乍寒乍热,背膊烦疼,羸瘦无力。红米,又称山稗子、红果莎、乌禾、野高梁等,入药味甘微寒。猪肾羹中以猪肾引导红米,补肾虚而治妇人产后虚热、出血不止。
-
测交
测交指用有关基因全为隐性纯合体的个体(即测验系统的个体)与F1进行的杂交。在上述测交的后代中,若有结非糯红米、非糯白米、糯性红米、糯性白米4种类型的植株,就可知此杂合亲本水稻的基因型必为WxwxRr,因它可产生WxR、Wxr、wxR和wxr4种配子;
-
重组
重组是杂交后代的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所没有的基因组合的现象。例如纯合的非糯红米水稻品种与糯性白米水稻品种杂交,子二代有四种类型的植株,其中非糯红米和糯性白米的植株分别与两亲本的性状相同,称为亲本组合;另有非糯白米和糯性红米两种植株则是两亲本所有没有的重新组合,即重组体。
-
红曲
曲霉科真菌紫色红曲霉的寄生在粳米上而成的红曲米·《中医大辞典》·红曲:红曲为中药名,出自《饮膳正要》。功能主治:功在活血化瘀,健脾消食。子囊孢子卵形或近球形,光滑,透明,无色或淡红色,(5.5-6)μm×(3.5-5)μm。枝端可见单个或成串的分生孢子;1.《本草经疏》:无积滞者勿用,又善破血,无瘀血者禁使。
-
山稗子
《*辞典》:山稗子:出处:《滇南本草》拼音名:ShānB iZǐ别名:红果莎、乌禾、旱稗(《滇南本草》整理本),红稗、野红米草、水高梁、野鸡稗、红米、野高梁(《云南中草药》),土稗子、山高梁(《云南中草药选》)。治月经不调,崩漏,鼻衄,消化道出血。(《滇南本草》)②治崩漏,月经过多,产后出血:山稗子根二两。
-
生芦根粥
20克粳米100克生姜2片制法:取鲜芦根洗净,切成小段,与竹茹同煎取汁,去渣,入粳米同煮粥,粥欲熟时加入生姜,稍煮即可(煮粥宜稀薄)。适用于妇女妊娠阻以及一切高热引起的口渴心烦、胃热呕吐或呃逆不止等症。摘录:《食医心鉴》《医方类聚》卷二四四引《食医心鉴》:组成:生芦根1两(净洗),红米1合。
-
益阴散
《脉因证治》卷上:方名:益阴散组成:黄柏3钱,黄连3钱,黄芩(以蜜水浸,炙干)3钱,白芍3钱,人参3钱,白术3钱,干姜3钱,甘草(炙)6钱,雨前茶1两2钱。主治:阳浮阴弱,咯血,衄血。用法用量:每服3-4钱,红米饮下。制备方法:香油釜炒红,为末。
-
猪肝羹
《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食医心鉴》:方名:猪肝羹组成:猪肝1具(切),红米1合。用法用量:上加葱白、盐、豉等,以肝如常法作羹食。《圣惠》卷九十七:方名:猪肝羹组成:猪肝1具,粟米1合。主治:妇女产后乳不下,闭闷妨痛。
-
糯米藤
来源:为荨麻科植物糯米团的带根全草。托叶阔卵形。①《天宝本草》:治跌打伤,痒疬,诸疮痈疽发背。⑤《四川中药志》:健脾补肾。治疔疮,九子疡,小儿食积胀满,外伤出血。附方:①治湿热白带:鲜蔓薴麻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④治痈疮脓肿:雾水葛适量捣烂,初起者加食盐少许调敷;
-
稻米
稻米性味甘、平,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按产地或颜色不同可分为白米、红米、紫红米、血糯、紫黑米、黑米等;4.稻米分类:籼型非糯性稻米谷粒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出米率低,米饭膨胀性大,但粘性较小,容易消化吸收。与稻米相克的食物唐 孟诜:“粳米不可同马肉食,发瘤疾。
-
高粱
概述高粱(Sorghumvulgare),禾本科,一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喜温、抗旱、耐涝,种子有红、白、褐各种颜色,有粘性变种。性味味甘;肺经功能主治健脾止泻;痰湿咳嗽;2.民间常用高粱米一份、甘蔗汁四份,一同放入锅内煮成高粱甘蔗粥,具有益气生津之作用,对老人痰热咳嗽、口干舌燥、唾液黏涎者有食疗作用;
-
归芍煎
处方:当归、白芍、滑石、槟榔、枳壳、广香、甘草、薤子。功能主治:痢疾下后。用法用量:赤痢,加红米;白痢,加炮姜。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
大米
稻米性味甘、平,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按产地或颜色不同可分为白米、红米、紫红米、血糯、紫黑米、黑米等;4.稻米分类:籼型非糯性稻米谷粒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出米率低,米饭膨胀性大,但粘性较小,容易消化吸收。与稻米相克的食物唐 孟诜:“粳米不可同马肉食,发瘤疾。
-
鲫鱼粥
《圣惠》卷九十七:鲫鱼粥:处方:鲫鱼肉1斤,粟米3合(别煮粥)。功能主治:产后赤白痢,脐下痛,不下食。功能主治:和脏腑。主老人赤白痢,刺痛,不多食,痿瘦。用法用量:上相和煮作粥,下五味,椒、酱、葱调和。摘录:《养老奉亲》《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食医心鉴》:方名:鲫鱼粥组成:鲫鱼1斤半,红米3合。
-
生地黄粥
《圣惠》卷九十六:组成:生地黄汁1合,生姜汁半合,蜜1合,粳米2合,淡竹沥2合。《医方类聚》卷二四二引《食医心鉴》:组成:生地黄汁1合,红米1合。主治:热病后期,阴液耗伤,低热不退,劳热骨蒸,或高热心烦,口干作渴,口鼻出血。《饮膳正要》卷二:组成:生地黄汁1合,酸枣仁2两(水绞取汁2盏)。
-
红曲米
红曲最早发明于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应用历史,是中国及周边国家特有的大米发酵传统产品。红曲米性质为棕红色至紫红色的米粒。代谢途径表明,人体自身合成胆固醇需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其中关键就是羟甲基戍二酰辅酶A(HMG-CoA)在其还原酶(HMG-CoA-R)的作用下生成甲羟戊酸,再进一步合成胆固醇。
-
薤白粥
功能主治:宽胸,行气,止痛。摘录:《食医心镜》《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食医心镜》:方名:薤白粥组成:薤白(切)1升,红米3合。主治:产后赤白痢,脐腰痛。用法用量:上除人参汤,3味同煮熟搅匀,然后与温热人参汤相和调,顿服,不拘时候,如恶食,即与粟米粥饮渐加糯米和之。主治:脾虚冷,下白脓痢及水谷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