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黄丸子
《魏氏家藏方》卷一:黄丸子:处方:甘草(炙)3两,华阴细辛3两,川乌头3两(生),白术(炒)2两,川芎2两,缩砂(去壳)2两,羌活2两,白芷4两,雄黄1两(透明者,别研,水飞)。功能主治:丈夫妇人,一切诸风,口眼斜,半身不遂,手脚麻痹,肌肉瞤动,头目旋晕,痰涎不利,遍身痒闷,及风虚卒中。功效:消痰定喘。
-
金屑丸
《眼科锦囊》:金屑丸:处方:硫黄(极末)、糯米粉各等分。功能主治:大头风。摘录:《眼科锦囊》《中藏经》卷七:金屑丸:别名:黄丸子处方:大天南星5个,半夏2两(洗7次),甘草半两,郁金1两。功能主治:伤风寒,头痛肌热,四肢厥冷,大便不通,小便不通。主治:食毒及痢疾,卒中风,心痛,一切急卒病。
-
三味黄丸子
《医方大成》卷一引《经验秘方》:方名:三味黄丸子组成:黄连8两,枳壳4两,黄柏4两。主治:诸痢。加减:如里急后重,加枳壳汤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附注: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 黄丸子。
-
五色丸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五色丸:组成:朱砂末五钱,水银、雄黄末、珍珠粉各一两,铅三两。《片玉心书》卷四方之五色丸:方名:五色丸组成:黄芩2钱,大黄2钱,黄连2钱。一份轻粉为衣,名白丸子;《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张氏家传》方之五色丸:方名:五色丸组成:朱砂、青黛、白定粉、光墨、密陀僧。
-
真方五色丸
《普济方》卷三九一引《保婴方》:方名:真方五色丸别名:真方五色丸子、五色丸组成:青丸子:青黛(别研)半两,天南星(生姜制)半两,巴豆霜半钱。白丸子:白附子(生)半两,寒水石(煅)半两,巴豆霜半钱。主治:小儿一切所伤,痰涎壅塞,胸膈不利,乳食不消,变生癖积,胁肋片硬,按之疼痛,及一切急慢惊风,发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