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风
面风(facialwinddisease)是指以眼、唇、面颊等面部肌肉抽搐或跳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
姜黄消痤搽剂
姜黄消痤搽剂药典标准:品名:姜黄消痤搽剂JianghuangXiaocuoChaji处方:姜黄50g、重楼50g、杠板归50g、土荆芥25g、一枝黄花25g、绞股蓝25g、珊瑚姜50g制法:以上七味,姜黄、珊瑚姜粉碎成粗粉,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备用。另取姜黄对照药材0.5g,加无水乙醇5ml,超声处理10分钟,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
鳝血疗法
鳝血疗法为治法。指用鳝血或鳝血膏药涂贴在一定部位,治疗面瘫、面风痛、鼻衄、缠腰火丹等病证的方法。鳝血疗法是一种民间疗法。
-
加减神效活络丹
功能主治:化痰熄风,舒筋活络。治口眼抽动,筋惕肉瞤者。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钱,蜡皮封固。
-
加减玉容散
处方:白芷1两5钱,白牵牛5钱,防风3钱,白丁香1两,甘松3钱,白细辛3钱,山柰1两,白莲蕊1两,檀香5钱,白僵蚕1两,白及3钱,鹰条白1两,白蔹3钱,鸽条白1两,团粉2两,白附子1两。功能主治:面风。用法用量:上研极细末。每用少许,放手心内,以水调浓,搽搓面上,良久再用水洗净,日2-3次。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
正容膏
处方:蓖麻子15克(去皮)冰片1.8克制法:共捣成泥。功能主治:治面风。(中风)用法用量:敷于患处,左歪敷右,右歪敷左。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
鸡血藤祛风活络贴药方
处方:鸡血藤膏面2两,大角子4两,香肥皂10锭。制法:将大角子、香肥皂用黑糖水化开,合匀为丸,每丸二钱。功能主治:面风。用法用量:贴患处。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
六棱菊
别名:鹿耳苓、臭灵丹、八楞风、六耳棱、羊耳三稔、六达草。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解毒。《全国中草药汇编》·六棱菊:拼音名:LiùLénɡJú别名:百草王、六耳铃、四棱锋、六达草、六十瓣、四方艾、三面风来源:为菊科臭灵丹属植物六棱菊Laggeraalata(Roxb.)Sch.-Bip.,以全草入药。瘦果有柔毛,冠毛白色。
-
祛风活络熨方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方名:祛风活络熨方组成:防风3钱,白芷3钱,川山甲3钱(炙),皂角3钱,薄荷1钱。主治:面风。用法用量:用酒、水合匀,装绢袋内,蒸熟熨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祛风润面散
处方:绿豆白粉1.8克山柰1.2克白附子1.2克白僵蚕1.2克冰片0.6克麝香0.3克功能主治:祛风润面。治面风(面神经痉挛)。用法用量:共研极细面,再过重罗,兑胰皂120克,拌匀。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
祛风活络洗药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方名:祛风活络洗药组成:防风2钱,白芷2钱,白附子2钱,僵蚕3钱,细辛6分,天麻1钱5分,白菊花2钱,南星2钱,橘络2钱,薄荷1钱。各家论述:本方为牵正散与奇风散合方加减而得,祛风活络之力较专。方中僵蚕用量最大,取其熄风化痰解痉之作用,现代研究僵蚕所含蛋白质有刺激肾上腺皮质的功效。
-
祛风活络贴药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方名:祛风活络贴药组成:白附子5钱,僵蚕1两,蝎尾5钱,薄荷3两,防风1两,芥穗1两,天麻1两,炙草1两,川羌活5钱,川芎5钱,乌头5钱,藿香5钱。主治:面风。各家论述:活血祛风之羌活、川芎,中医研究实验证明其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并有改善微循环功效;
-
舒筋活络膏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方名:舒筋活络膏组成:当归尾5钱,赤芍4钱,木瓜6钱,夏枯草6钱,草河车5钱,乳香4钱,金果榄5钱,生南星4钱,淮牛膝6钱,红花4钱,僵蚕4钱,川羌活5钱,片姜黄4钱,桂枝6钱,山甲4钱,麝香1钱。功效:活血定风通络。主治:面风。主治:筋骨疼痛,手足麻木,及跌打损伤,疮疡红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