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茶花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散瘀。化学成分:本品含山茶酮一醇(camellenodiol)、山茶二酮醇(camellendionol)、芸香苷、对羟基苯甲酸、山茶鞣质A、B等、槲皮素、山柰酚、可可豆碱、β-香树脂醇、羽扇豆醇、儿茶精、表儿茶精、矢车菊素的3-半乳糖苷和3-葡萄糖苷等。雄蕊多数,外侧花丝基部连合,附着于花瓣基部,内侧离生;
-
捷应散
处方:羯羊粪(晒干)。制法:上为末,安于瓦上,手把竹柴火烧作灰,又研细。功能主治:脚湿气成疮,痒不可当,爬之流黄水。用法用量:先用葱、椒汤洗之,次用香油调厚敷上,以山茶花叶掩之,帛缚4-5日即可。摘录:《医学纲目》卷二十
-
生韭饮
《医统》卷二十六引朱丹溪方:组成:生韭(捣自然汁1盏,温加酒1-2杯同服)。功效:开提气血。主治:食郁久则胃脘有瘀血作痛。用法用量:上先以桃仁连皮细嚼数10枚后,以韭汁送下。《不居集》上集卷十四:组成:韭菜(取汁)。用法用量:用姜汁、童便磨玉金饮之,其血自清。如无玉金,以山茶花代之。
-
清热止血法
《谦斋医学讲稿》:方名:清热止血法组成:生地、赤芍、丹皮、黑山栀、黄芩、黄连、银花炭、侧柏叶、山茶花、藕节、茅花、茜草、仙鹤草。功效:清热,凉血,止血。主治:心、肺、肝、胃有热所引起的一般吐血,衄血。附注:本方方名,《古今名方》引作 清热凉血汤。
-
七花丸
《医学正传》卷五:方名:七花丸组成:山茶花1两(烧存性),芙蓉花1两(烧存性),石榴花1两(烧存性),检漆花1两(烧存性),松花1两(烧存性),白茅花(锉)1两(烧存性),槐花2两(炒焦黑),枳壳1两(麸炒黄色),甘草(炙)5钱,地榆1钱,槟榔2钱5分。主治:肠风下血,久痔。
-
呕血丹
《脉因证治》卷上:组成:四物汤、栀(炒)、郁金、童便、姜汁、韭汁、山茶花。主治:因火载血上,错经。加减:痰,加竹沥;喉中痛是气虚,加人参、黄耆、白术、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