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大麦苗
《*辞典》:大麦苗:出处:《纲目》拼音名:D M iMi o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幼苗。功能主治:①《伤寒类要》:治诸黄,利小便,杵汁日日服。②《纲目》:治冬月面目手足皲瘃,煮汁洗之。摘录:《*辞典》
-
兔骨饮
别名:兔骨粥(《仙拈集》卷二)。处方:兔骨1具(微炙黄,捣碎)大麦苗1千克功能主治:治消渴羸瘦,小便不禁。用法用量:上药以水10升,煮取汁5升,每服150毫升,日服二至三次。用法用量:上以水1斗,煮取汁5升,每服1小盏,1日2-3服。用药禁忌:忌食兔肉。
-
龙胆苦参丸
处方:龙胆草1两,苦参3两。制法:牛胆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谷疸,劳疸。用法用量:每服5丸,食前以生大麦苗汁,或麦饮送下,日3次,不减稍增。劳疸,加龙胆1两、山栀子3-7枚。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
-
大麦秸
《中医大辞典》·大麦秸:大麦秸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入脾、肺经。功能主治:消肿,利湿,理气。归经:入脾、肺二经。(性味以下出《本草再新》)附方:治小便不通:陈大麦秸,煎浓汁频服。治疗31例心绞痛,22例症状明显缓解,发作次数减少,运动耐量增加,硝基甘油片用量减少,气促、心悸症状减轻。
-
兔骨
《*辞典》:兔骨:出处:《别录》拼音名:T Gǔ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骨胳。性味:①《药性论》:味甘。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酸,无毒。③《日华子本草》:治疮疥,刺风。附方:①治消渴羸瘦,小便不禁:兔骨和大麦苗煮汁服。(《海上集验方》)②治头昏眩晕:兔骨、响铃草、昏鸡头,天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