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奶子
《*辞典》:牛奶子:出处:《江苏药材志》拼音名:Ni NǎiZǐ别名:阳春子(《植物名实图考》),甜枣、麦粒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半春子、岩麻子、密毛子、羊奶子、芒珠子、禾了子(《湖南药物志》)。治咳嗽,泄泻,痢疾,淋病,崩带。③《湖南药物志》:补脾,散寒解表,消风祛湿,行血活血,利尿。
-
胡颓子属
中文名胡颓子属拼音名hutuizishu拉丁名Elaeagnus中国植物志52(2):1描述ElaeagnusL.胡颓子属,胡颓子科,约45种,分布于东欧、亚洲和北美,我国有40种,各省均产之,有些供观赏用,有些种类的果实可食。落叶或常绿灌木,直立或有时攀援状,有刺或无刺,全部密被银色或淡褐色、盾状鳞片;
-
黑塔子根
《*辞典》:黑塔子根: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HēiTǎZǐGēn别名:油柿根(《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根。11月采挖,晒干。雌花多为单生,花萼4深裂,阔卵形,先端尖,两面生柔毛,宿存,萼片于花后增大;附方:①治肠风下血:黑塔子根四两,牛奶子根二两,落地金钱二两,葛菌二两。炖猪大肠服。
-
奶浆果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桑科植物异叶榕的果实·《中华本草》·奶浆果: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拼音名:NǎiJiānɡGuǒ别名:牛奶子、大山枇杷、大斑鸠食子、山枇杷、天枇杷、野枇杷、金樱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异叶榕的果实。剖开后花序托肉质,内壁上着生多数瘦果,包藏于花被内。治脾胃虚弱,缺乳。
-
梨果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梨果榕:别名:舶梨榕、水石榴、梨状牛奶子来源:桑科梨果榕FicuspyriformisHook.etArn.,以茎入药。生境分布:湖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性味:涩,凉。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止痛。主治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肾性水肿,心性水肿,胃痛。
-
马鹊树
拼音名:MǎQuèShù别名:羊奶奶树、牛奶奶树、牛奶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长叶胡颓子的根、枝叶或果实。花银白色,杂有褐色鳞片,常5-7花簇生于叶腋短小枝上成伞形总状花序,每花基部有1苞片,早落;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600m的山坡灌丛中或沟旁。平功能主治:止咳平喘;跌打损伤;
-
蔓胡颓子根
《*辞典》:蔓胡颓子根: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M nH Tu ZǐGēn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的根或根皮。治痢疾,水泻,风湿痹痛,肝炎,胃病,吐血,痔血,血崩,跌打肿痛。(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⑥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睾丸炎,慢性肝炎,胃病,河豚中毒,狗咬伤:蔓胡颓子根三至六钱。
-
茅瓜
拼音名:MáoGuā别名:解毒草、老鼠瓜、山熊胆、金丝瓜、老鼠黄瓜、老鼠香瓜、狗黄瓜、银丝莲、野黄瓜、老鼠拉冬瓜、大种老鼠拉冬瓜、天瓜、耗子瓜、小苦瓜蒌、王瓜、土瓜、野甜瓜、山天瓜、牛奶子、波瓜公、狗屎瓜、小鸡黄瓜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茅瓜的块根。薄壁细胞中有多数淀粉粒。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木半夏根
《*辞典》:木半夏根: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M B nXi Gēn别名:牛奶子根(《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木半夏的根或根皮。10月采挖,晒干。性味:①《本草拾遗》:平,无毒。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根皮煎汤洗恶疮疥。②《四川中药志》:活血,行气,补虚损。治跌打损伤及痔疮。
-
牛奶浆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Ni NǎiJiānɡ别名:牛乳甫(《质问本草》),大号牛奶仔(《福建民间草药》),野枇杷、山牛奶、牛奶珠、毛天仙果、大叶牛奶子(《浙讧民间常用草药》),牛奶仔(《福建中草药》)。苞片4枚,不脱落;功能主治:①《国药提要》:治痔疾。②《浙江中药资源名录》:缓下,润肠。
-
牛奶树
《*辞典》:牛奶树: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Ni NǎiSh 别名:牛奶子(《广州植物志》),乳汁麻木,牛奶稔、猪母茶、猪奶树(《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来源:为桑科植物对叶榕的根、皮、叶。叶刷去毛用。7月(广西)。功能主治:疏风解热,消积化痰,行气散瘀。治感冒发热,伤风咳嗽,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
-
畲山羊奶子
拼音名:ShéShānYánɡNǎiZǐ别名:牛奶子、斑楂、天青下白、梅梅树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畲山胡颓子的根。叶发于春秋两季,单叶互生,大小不等,薄纸质或膜质;常5-7花簇生于新枝基部成伞形总状花序;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300m的林下、路旁。性平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利湿退黄;风湿痹痛;
-
五龙根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拼音名:WǔL nɡGēn别名:五爪龙(《生草药性备要》),九龙根(《本草求原》)。基生苞片卵形,渐尖;③《福建民间草药》:祛风解毒,化湿行气。
-
小羊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羊桃:拼音名:XiǎoY nɡT o别名:羊奶奶来源:猕猴桃科小羊桃ActinidiapurpureaRehd.,以根、皮、果实入药。叶片纸质,卵形至长方椭圆形,长8-13cm,宽4.5-8cm,先端尖,基部圆形、阔楔形、截平形至微心形,两侧通常不对称,边缘具细小上渐尖的锯齿,背面脉腋上有少量?胃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
-
羊奶子
拼音名:Y nɡNǎiZǐ别名:四月子、牛奶子、木半夏来源: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多花胡颓子ElaeagnusmultifloraThunb.,以根、叶、果入药。春采叶,夏采果,秋挖根,晒干。性味:酸、涩,平。功能主治:平喘,活血,止痢。用于哮喘,痢疾,跌打损伤,痔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鹿头汤
主脚膝疼痛。摘录:《饮膳正要》卷一《医疗保健汤茶谱》方之鹿头汤:鹿头汤以鹿头1个,鹿蹄4个,荜茇5克,生姜、八角、小茴香等为原料,具有壮阳益精的功效,适用于阴虚体弱,肾精亏虚的阳痿、早泄、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等症。原料:鹿头1个,鹿蹄4个,荜茇5克,生姜、八角、小茴香、胡椒粉、精盐、味精各适量。
-
掌叶榕
拼音名:ZhǎnɡY R nɡ别名:粗叶榕、佛掌榕、大叶牛奶子来源:桑科榕属植物掌叶榕FicussimplicissimaLour.var.hirta(Vahl)Migo[F.hirtaVahl],以根和花序托(俗称果)入药。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祛瘀。用于风湿骨痛,闭经,产后瘀血腹痛,白带,睾丸炎,跌打损伤。
-
川山橙果
拼音名:ChuānShānChénɡGuǒ别名:石柑子、牛奶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川山橙的果实。叶柄长约5mm;花冠裂片5,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刺刀形,通常比花冠筒短,稀等长;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500m的山地疏林、山坡、路旁、岩石上。性味:甘;性平功能主治:通经下乳;乳汁不通;肠痔下血;
-
对叶榕
拼音名:Du Y R nɡ别名:牛奶树,牛奶子、多糯树、稔水冬瓜来源:桑科榕属植物对叶榕FicushispidaL.f.,以根、叶、果、皮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积化痰。用于感冒,气管炎,消化不良,痢疾,风湿性关节炎。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