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调中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三《御药院方》卷三:调中丸:处方:赤茯苓(去皮)1两,白术1两,陈皮(去瓤)1两,桔梗1两,猪苓(去皮)1两,泽泻1两,黄芩1两,大黄1两,桂(去粗皮)1两,枳壳(麸炒去瓤)1两半,葛根1两半,木通1两半,半夏(汤洗)2两,滑石2两,黑牵牛(生用)6两。功能主治:小儿脾胃虚寒。
-
香砂和中汤
《寿世保元》卷三:方名:香砂和中汤组成:藿香1钱2分,砂仁1钱2分,苍术(炒)1钱半,厚朴(姜汁炒)1钱,陈皮(去白)1钱,半夏(姜汁炒)1钱,白茯苓(去皮)1钱,神曲(炒)1钱,枳实(麸炒)1钱,青皮(去瓤)1钱,山楂肉1钱,白术(去芦,炒)1钱半,甘草3分。本方改为丸剂,名 香砂调中丸(见《杂病源流犀烛》)。
-
益儿丸
处方:神曲(炒黄)白芜荑(去扇,炒)各30克宣连(去须)60克陈皮木香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猪胆汁和药末成剂,再入胆内系定口,以浆水煮数沸,取汁和丸,绿豆大。20丸,米饮下。《仙拈集》卷三:方名:益儿丸组成:黑豆2合(炒),使君子(去壳)100粒,五谷虫1两,白面10两(炒黄),黄米3合(炒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