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茄
概述:地茄为中药名,出自《植物名实图考》,为萧步丹《岭南采药录》记载的地菍之别名。别名:地茄、地稔、地石榴。2.治肠炎,痢疾,消化道出血,肺脓疡,尿路感染。3.治痛经,产后腹痛,血崩,带下,盆腔炎。4.治外伤出血,痈肿疔疮,蛇咬伤。药理作用:本品煎剂在体外对伤寒、痢疾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
地菍
化学成分:叶含鞣质7.4%。《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菍:拼音名:DìRěn别名:地茄子、地兰子、地石榴、铺地锦来源:为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地菍MelastomadodecandrumLour.,以全草或根入药。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补血止血。短者药隔不伸延,药隔基部具2小瘤;子下位,先端具刺毛。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
地稔
概述:地稔为中药名,出自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即萧步丹《岭南采药录》记载的地菍的别名。别名:地茄、地稔、地石榴。3.治痛经,产后腹痛,血崩,带下,盆腔炎。4.治外伤出血,痈肿疔疮,蛇咬伤。药理作用:本品煎剂在体外对伤寒、痢疾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
透肌散
摘录:《医学正传》卷八《杨氏家藏方》卷十三:方名:透肌散组成:山慈菇(冬用根,夏用苗,焙)1两,白矾(生)1两,地茄儿(开紫花,结子,下垂1、3瓣,如御米相似,于春月寒食前后采,焙)白及1两。《医方考》卷六:方名:透肌散组成:紫草2钱,木通1钱半,白芍药(酒炒)5分,人参5分,蝉退5分,升麻5分,甘草5分。
-
古钮菜
《*辞典》:古钮菜: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拼音名:GǔNiǔC i别名:白花菜、扣子草(《广州植物志》),七粒扣、五地茄、乌疔草、耳坠仔(《福建中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少花龙葵的全草。单叶互生,卵形至矩圆形,长4~治痢疾,淋病,目赤,喉痛,疔疮。②治热淋:鲜少花龙葵二至四两,水煎服。
-
地石榴
桑科植物地瓜的茎叶·《中医大辞典》·地石榴:地石榴为中药名,出自《滇南本草》,为《贵州民间方药集》记载的地瓜藤之别名。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地石榴:地石榴为中药名,出自《湖南药物志》,为萧步丹《岭南采药录》记载的菍地之别名。4.治外伤出血,痈肿疔疮,蛇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