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风藤科
中文名清风藤科拼音名qingfengtengke拉丁名Sabiaceae描述Sabiaceae清风藤科,双子叶植物,3属,约150种,分布于热带至温带地区,我国有2属,54种,产西南部至台湾。叶互生,单叶或羽状复叶,无托叶;雄蕊5,与花瓣对生,有时仅2枚有花药;中国植物志47(1):72所有属Meliosma.......泡花树属Sabia..........清风藤属
-
笔罗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笔罗子:拼音名:BǐLu Zǐ别名:野枇杷、粗糠柴来源:清风藤科笔罗子MeliosmarigidaSieb.etZucc.,以根皮入药。叶片倒披针形或狭倒卵形,长8-25cm,宽2.5-4.5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渐狭楔形,全缘或中部以上有数个尖锯齿,叶背被锈色柔毛;叶含鞣质5.7%。平归经:肺经功能主治:解表,止咳。
-
钻石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石风:拼音名:Zu nSh Fēnɡ别名:清风藤、铁牛入石、女儿藤来源:清风藤科四川清风藤SabiaschumannianaDiels,以根入药。(《江西草药》)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石钻子晒干研粉,每次3钱,加冰糖5钱,炖成稀糊状,饭后顿服,每日3次。
-
灵寿茨
来源:为清风藤科植物泡花树的根皮。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叶互生,具短柄,倒卵形,长7~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山坡或沟边杂木林中。性味:甘辛,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痛利水。治无名肿毒,毒蛇咬伤,臌胀水肿。附方:治腹胀气滞:灵寿茨五钱,窝儿七、太白米、木通、太白茶各-钱,青蛙七、大黄各二钱。
-
泡花树
拼音名:P oHuāSh 别名:灵寿茨、降龙木来源:清风藤科泡花树属植物泡花树MeliosmacuneifoliaFranch.,以根皮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或鲜用。性味:甘、微辛,平。功能主治:利水,解毒。用于水肿,腹水;外用治痈疖肿毒,毒蛇咬伤。备注:(1)同属植物笔罗子MeliosmarigidaSieb.etZucc.与上种相似,其根亦如泡花树入药。
-
山檨叶泡花树
来源: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山檨叶泡花树的根、枝叶。单叶互生;花两性,圆锥花序直立,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长约18cm,被锈色短柔毛,花小,芳香,具短柄;花瓣外面3片阔卵形,白色,内面2片狭披针形,不分裂;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000m的山坡疏林中。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骨痛;
-
石钻子
概述:石钻子为中药名,出自《江西省防治慢性气管炎资料汇编》,为《江西草药》记载的钻石风之别名。来源及产地:清风藤科植物四川清风藤SabiaschumannianaDiels的根或茎。分布四川、湖北、甘肃、江西、浙江等地。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止咳祛痰,祛风活血。主治慢性气管炎,关节炎,腰痛,跌打损伤。
-
小花清风藤
单叶互生;侧脉每边5-8条。中脉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外侧有一纤维环,下方被1列含有草酸钙簇晶的薄壁细胞环绕。(检查生物碱)(2)取本品粗粉1g,加甲醇10ml,置水浴上回流10分钟,滤过,取滤液1ml,在沸水浴上蒸干,加入饱和的硼酸丙酮溶液及10%枸橼酸丙酮溶液1ml,继续蒸干,置紫外灯下观察有强烈的黄绿色荧光。
-
小花清风藤根
拼音名:XiǎoHuāQīnɡFēnɡTénɡ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小花清风藤SabiaparvifloraWall.ExRoxb.的根。单叶互生;花瓣5,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3mm,先端急尖或钝,有红色脉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800m的山沟、溪边林中或山坡灌木林中。性味:苦;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散瘀。
-
小发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发散:别名:簇花清风藤来源:清风藤科小发散SabiafasciculataLec.,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广西。性味:甘、微涩,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消肿。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1两,水煎服或浸酒内服外搽。
-
清风藤属
中文名清风藤属拼音名qingfengtengshu拉丁名Sabia中国植物志47(1):73描述SabiaColebr.清风藤属,清风藤科,约63种,广布于印度、马来西亚至日本,南至伊里安岛,我国有25种,大部产西南部,云南尤盛,西北和东部亦有少数分布。叶互生,单叶,全缘,无托叶;花排成总状花序式或圆锥花序式的聚伞花序;
-
泡花树属
中文名泡花树属拼音名paohuashushu拉丁名Meliosma中国植物志47(1):96描述MeliosmaBl.泡花树属,清风藤科,约90种,分布于温带亚洲和美洲,我国有29种,产西部至台湾,西南最盛。叶为单叶或奇数羽状复叶而有对生的小叶;雄蕊5,外面3枚退化雄蕊与外面花瓣对生;子房2(3)室,基部为花盘所围绕;胚珠每室2颗;果为一核果。
-
广藤根
拼音名:GuǎnɡTénɡGēn别名:大发散。来源: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灰背清风藤的根及茎。单叶互生;侧脉每边3-5条。萼片5,三角状卵形,具缘毛;花瓣5,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有脉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地灌木林中。性味:甘;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骨痛;摘录:《中华本草》
-
老鼠吹箫
《*辞典》:老鼠吹箫: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L oShǔChuīXiāo别名:羊饥藤、鸡舌头叶、风藤草来源:为清风藤科植物云南清风藤的茎叶或根。秋季采收,晒干。花柱长约3毫米,偏生子房一侧。生境分布:生于山沟阴湿地带。性味:苦,寒,有小毒。治风湿瘫痪,风湿腰痛。附方:①治胃痛:老鼠吹箫根水煎服。
-
香皮树
来源: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香皮树的树皮及叶。小枝、叶柄、叶背及花序均被褐色平伏柔毛。单叶互生;叶片近革质,倒披针形或披针形,长9-25cm,宽2.5-8cm,先端渐尖,基部狭楔形,下延,叶面有光泽,全缘或近顶部有数锯齿;雄蕊长约0.7m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热带、亚热带常绿林中。
-
清风藤
出处:清风藤之名始见于《本草图经》,曰:“清风藤生天台山中,其苗蔓延木上,四时常有,彼土人采其叶入药,治风有效。”拼音名:QīnɡFēnɡTénɡ别名:青藤、寻风藤、一口两嘴、过山龙、牢钩刺、一个刺二个头。单叶互生;子房卵形,被细毛。性味:苦;温归经:肝经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解毒。疮疡肿毒;
-
铁牛钻石
拼音名:TiěNiúZuànShí别名:钻石风、石钻子、青木香。来源: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四川清风藤的根。单叶互生;侧脉每边3-5条。萼片5,三角状卵形;子房无毛,花柱长约4m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600m的山谷、山坡、溪旁和阔叶林中。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活血;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
羊肌藤
拼音名:Y nɡJīT nɡ别名:老鼠吹箫、风藤草、鸡舌头叶来源:清风藤科羊肌藤SabiayunnanensisFranch.,以根皮、叶入药。生境分布:陕西、江西、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痛,除病毒。主治风湿瘫痪,风湿腰痛,胃痛,皮肤疮毒,毒蛇咬伤。外用适量,煎水外洗。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