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属
中文名兰属拼音名lanshu拉丁名Cymbidium中国植物志18:191描述CymbidiumSw.兰属,兰科,约40种,主要分布亚洲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少数见于大洋洲与非洲,我国有20种及许多变种,其中不少被广泛栽培,如墨兰C.sinense(Andr.)Willd.,建兰C.ensifolium(L.花粉块2,近球形,蜡质,有裂隙,生于共同的花粉块柄上,有粘盘。
-
马铃薯Y病毒科
各属病毒粒子长度不同,马铃薯Y病毒属等5个属单分体粒子,长度为600-900nm,大麦黄花叶病毒属为双分体粒子,长度为250-300nm和500-600nm。本科病毒中,一些病毒寄主范围窄,大多数病毒寄主范围中等,少数病毒寄主范围超过30个科。黑麦草花叶病毒属由瘿螨传播,甘薯病毒属由粉虱传播,大麦黄花叶病毒由真菌传播。
-
马铃薯Y病毒属
在我国,马铃薯Y病毒、大豆花叶病毒、高粱花叶病毒、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甘蔗花叶病毒、芜菁花叶病毒、玉米矮花叶病毒、芋花叶病毒、烟草蚀纹病毒、菜豆普通花叶病毒、菜豆黄花叶病毒、甜菜花叶病毒、麝香石竹脉斑驳病毒、辣椒脉斑驳病毒、洋葱黄矮病毒、西瓜花叶病毒、郁金香杂色病毒等已有研究报道。
-
红筷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筷子:拼音名:H nɡKu iZi别名:糯芋、遍山红来源:柳叶菜科柳兰属植物柳兰Chamaenerionangustifolium(L.花粉中含亚油酸(linoleicacid),棕榈酸(palmiticacid)[8]及游离胱氨酸(Cys),水解液中含亮氨酸(Leu),丝氨酸(Ser),胱氨酸(Cys),苏氨酸(Thr)和缬氨酸(Val)[9]。月经不调;
-
金钗股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钗股:别名:树葱、大树葱、平棍子、岩豇豆来源:为兰科钗子兰属植物柱叶钗子兰LuisiateretifoliaGaudich.,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截疟,催吐。用于扁桃体炎,咽喉炎,恶性疟疾,中耳炎,骨折。
-
兰草
别名:兰花来源:兰科兰属植物建兰Cymbidiumensifolium(L.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滋阴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百日咳,肺结核咳嗽,咯血,神经衰弱,头晕腰痛,尿路感染,白带。备注:(1)兰草花亦入药,福建地区以建兰蜜花蕾14朵,水炖服,治久嗽。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山荸荠
拼音名:ShānB Q 别名:竹叶兰、长杆兰、扁竹兰、山姜来源:兰科竹兰属植物竹叶兰ArundinachinensisBlume,以球茎或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利尿。用于肝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膀胱炎,毒蛇咬伤;外用治痈疮肿毒。1两,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石刷把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刷把:拼音名:Sh ShuāBǎ别名:松叶兰、铁刷把、石龙须、铁扫帚来源:蕨类松叶兰属植物松叶蕨PsilotumnudumGriseb.,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晒干。用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坐骨神经痛,经闭。5钱,水煎或浸酒服。孢子叶阔卵形,二叉。中柱为星状中柱。性味:甘;2.《四川中药志》:通经活血。
-
一匹草
概述:一匹草,药名,为兰科卷瓣兰属植物梳帽卷瓣兰的全草。假鳞茎宽卵形或狭卵形,长约3cm,基部被多数纤维(《中华本草》),须根发达。侧萼片比中萼片长3~10月采收,蒸后晒干。脾经“一匹草的功用主治:《中药大辞典》:“一匹草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咳嗽吐血,食积,虚劳。”肾亏体虚;水煎服或酒泡服。”
-
鸟舌兰属
中文名鸟舌兰属拼音名niaoshelanshu拉丁名Ascocentrum中国植物志19:427描述AscocentrumSchltr.鸟舌兰属,兰科,5种,分布东南亚,其中鸟舌兰A.ampullaceum(Roxb.)Schltr.和台湾鸟舌兰A.pumilum(Hayata)Sohltr.等2种分别产我国云南与台湾。总状花序直立或平展,具多花;属下物种尖叶鸟舌兰、鸟舌兰、圆柱叶鸟舌兰
-
山兰属
中文名山兰属拼音名shanlanshu拉丁名Oreorchis中国植物志18:154描述OreorchisLindl.山兰属,兰科,14种,分布于亚洲温带至亚热带地区,我国有7种,全国大多数地区均产之,其中山兰O.patens(Lindl.)Lindl.分布最广。总状花序从假鳞茎上部节上抽出,花较小,花被张开;唇瓣3裂,无距;花粉块4,蜡质,具花粉块柄与粘盘。
-
管唇兰属
中文名管唇兰属拼音名guanchunlanshu拉丁名Tuberolabium中国植物志19:433描述TuberolabiumYamamoto管唇兰属,兰科,4种,是从囊唇兰属Saccolabium分出的一属,区别点在于唇瓣管状而肿胀,花粉块圆形而非球形。属下物种管唇兰
-
帚状病毒科
中文名称:帚状病毒科英文名称:Virgaviridae分类类型:科分类:帚状病毒科帚状病毒科成员:属种型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黄瓜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fruitmottlemosaicvirus)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greenmottlemosaicvirus)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SH(Cucumbergreenmottlemosaicvirus-SH)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
钗子股
《全国中草药汇编》:钗子股:拼音名:ChāiZǐGǔ别名:牛角兰、寄生兰、鹿角草、吊竹来源:为兰科钗子兰属植物钗子股LuisiahancockiiRolfe.,以全草入药。1.出自《本草纲目拾遗》》:金钗股,生岭南山谷。祛风利湿。如无毒,亦吐,去热痰疟瘴,天行蛊毒,喉闭。5.《广西药植名录》:行气,壮阳,杀虫,催吐。
-
烟草花叶病毒属
另一种内含体是无定形的X-体,经染色在光学镜下可看到,电镜下为细胞中的一个特化区域,由许多不规则的X-小管、核糖体、内质网、液泡和少量病毒粒子组成。烟草花叶病毒属病毒的寄主:烟草花叶病毒属大多数病毒寄主范围中等偏广,可侵染茄科、十字花科、葫芦科和豆科植物,烟草花叶病毒寄主范围特别广泛。
-
凤眼兰
拼音名:F nɡYǎnL n别名:水葫芦、水浮莲来源:雨久花科凤眼兰属植物凤眼兰Eichhorniacrassipes(Mart.)Solms-Laub.,以全草入药。春夏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用于中暑烦渴,肾炎水肿,小便不利。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树茭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茭瓜:拼音名:Sh JiāoGuā别名:吊兰子、大甩头、大凉药、卧吊兰、倒吊兰来源:兰科兰属植物硬叶吊兰Cymbidiumpendulum(Roxb.)Swartz,以全草、种子入药。全草四季可采,洗净晒干;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散瘀,调经。用于肺结核咯血,支气管炎,肺炎,喘咳,咽喉炎,月经不调,白带。
-
岩笋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笋:拼音名:Y nSǔn别名:通兰、岩角、石竹子、岩竹、接骨丹[云南大理]来源:兰科通兰属植物通兰Thuniaalba(Lindl.)Reichb.f.以全草入药。花瓣和萼片等长,但较狭,唇瓣淡黄色,长圆形,急尖或近截平,前面具细锯齿,内面具5条宽的赭黄色的褶片,距片,胼胝体半月形。活血祛瘀;主肺热喘咳;
-
菌根和根瘤
许多植物的根系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建立了共生关系,在植物体上形成菌根或根瘤。(2)内生菌根,真菌形成不明显的罩子,而大部分菌丝均侵入到根部皮层的细胞内部,如兰属、草莓等。根瘤的维管束与根的维管柱连接,两者可互通营养,一方面豆科植物将水分及营养物质供给根瘤细菌的生长;
-
宿苞兰属
中文名宿苞兰属拼音名subaolanshu拉丁名Cryptochilus中国植物志19:51描述CryptochilusWall.宿苞兰属,兰科,2种,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其中宿苞兰C.luteusLindl.产我国西藏和云南。假鳞茎聚生,常为圆柱状,具2叶或有时3叶;花小,排成2列,具宿存的苞片;花瓣与唇瓣均藏于萼筒内;属下物种红花宿苞兰、宿苞兰
-
角盘兰属
中文名角盘兰属拼音名jiaopanlanshu拉丁名Herminium中国植物志17:340描述HerminiumGuett.角盘兰属,,兰科,约40种,主要分布于东亚,少数也见于东南亚和欧洲,我国有35种,南北均产之。陆生兰,具块茎;花序顶生,具多数小花;唇瓣常多少3裂,有距或无距;柱头2,棍棒状;花粉块2,由许多小块组成,具花粉块柄和粘盘;
-
曲唇兰属
中文名曲唇兰属拼音名quchunlanshu拉丁名Panisea中国植物志18:380描述Panisea(Lindl.)Lindl.曲唇兰属,兰科,7种,分布于印度、印度支那至我国,其中曲唇兰P.cavalerieiSchltr.等4种产我国云南、贵州至海南岛。花葶从假鳞茎基部抽出;花序疏生数朵花或减退为只具单花;唇瓣不裂,略扭曲,基部有爪;
-
番茄丛矮病毒科
玉米褪绿斑驳病毒属、坏死病毒属和黍病毒属的病毒粒子直径为28-32nm,表面较光滑。番茄丛矮病毒科的病毒基因组除香石竹环斑病毒属为二分体基因组外,其它各属都为单分体基因组。所有病毒RNA的3`端没有poly(A),5`端可能有一个甲基化的核苷酸帽子结构。
-
番茄丛矮病毒属
被番茄丛矮病毒属病毒侵染的寄主中,病毒粒子在植物薄壁组织和辅导组织中都存在。该属病毒引起的最显著细胞病变特征是在细胞质中产生多泡体结构,多泡体的体积可大到占据细胞质的大部分,有时在叶绿体中也可看到周边小泡,多泡体可能是RNA复制的场所。黄瓜坏死病毒通过油壶菌的游动孢子传播,一些病毒可低水平种传。
-
甲型线形病毒科
单分子线状ssRNA5.9-9.0kb,占病毒粒子总重的5-6%。病毒有5’帽子和3’poly(A),衣壳由单个18-44kDa的多肽组成。很多病毒没有已知的脊椎动物或真菌寄主,但认为青葱X病毒属病毒和部分纤毛病毒属病毒为螨生,大部分香石竹潜隐病毒在自然界中由蚜虫非持久性传播。
-
二叶舌唇兰
拼音名: rY Sh Ch nL n别名:土白及来源:兰科长距兰属植物二叶舌唇兰PlatantherachloranthaCust.exRchb.,以块茎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补肺生肌,化瘀止血。用于肺痨咳血、吐血、衄血;外用治创伤,痈肿,水火烫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马铃薯X病毒属
每个病毒粒子包含单一的RNA分子,长5.9-7.0kb,多数病毒基因组含5个ORF。马铃薯X病毒属病毒可引起许多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系统花叶和环斑症状,单一病毒寄主范围窄,马铃薯X病毒仅感染茄科植物。病毒世界性分布,我国常见的有马铃薯X病毒、仙人掌X病毒、建兰花叶病毒和水仙花叶病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