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榆
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C Y 别名:枢(《诗经》),荎(《尔雅,),柘榆、梗榆(《广雅》),钉枝榆(《中国树木分类学》),刺梅(《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榆科植物刺榆的根皮、树皮或嫩叶。幼枝灰褐色,具密毛或疏生柔毛,有粗长的刺。雌蕊歪生,花柱2裂。生境分布:生于山麓、路旁、村落附近。
-
刺榆皮
出处:1.刺榆皮入药,始载于《本草拾遗》,云“江东有刺榆,天大榆,皮入用不滑,刺榆秋实。”拼音名:CìYú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刺榆的树皮、根皮。小枝具粗而长的枝刺,刺长1.5-8cm,刺上有淡褐色的皮孔。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麓、山坡路旁,通常栽植于村落附近。性味:苦;性微寒功能主治:解毒消肿。
-
刺榆属
中文名刺榆属拼音名ciyushu拉丁名Hemiptelea中国植物志22:378描述HemipteleaPlanch.刺榆属,榆科,只有刺榆H.davidiiPlanch.1种,产我国中部和北部。叶互生,具短柄,卵形,边缘有钝锯齿;托叶脱落;雄蕊通常4,与萼裂片对生;果为一有半翅的小核果,基部为宿存的花被所包围。属下物种刺榆
-
刺榆叶
拼音名:CìYú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刺榆的叶。小枝具粗而长的枝刺,刺长1.5-8cm,刺上有淡褐色的皮孔。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麓、山坡路旁,通常栽植于村落附近。上面深绿色,疏生柔毛或具黑色圆形凹痕,下面黄绿色,具疏柔毛或无毛。性味:淡;性微寒功能主治:利水消肿;疮疡肿毒;摘录:《中华本草》
-
山鸡头子
别名:刺榆子、山石榴、野石榴、山鸡头子、糖刺果、刺头来源及产地: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laevigataMichx.的果实。性味归经:酸、涩,平。入脾肾、膀胱经。治滑精,遗精,遗尿,尿频,咳喘,自汗,盗汗,慢性腹泻,崩漏,带下,慢性肾炎,高血压病,子宫脱垂,脱肛。本品又含柠檬酸、苹果酸、树脂、维生素C、糖类等。
-
山石榴
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果实·山石榴:山石榴为中药名,出自《奇效良方》。性味归经:酸、涩,平。治滑精,遗精,遗尿,尿频,咳喘,自汗,盗汗,慢性腹泻,崩漏,带下,慢性肾炎,高血压病,子宫脱垂,脱肛。化学成分:本品含金樱子鞣质A~1.治细菌性痢疾,肠炎,消化不良,胃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便血,衄血,月经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