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叶钓樟
拼音名:D Y Di oZhānɡ别名:土官桂、干橿木、绿叶甘橿、小叶甘橿、钓樟来源:樟科大叶钓樟LinderaumbellataThunb.,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宁夏、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及长江中下游。新鲜枝叶含挥发油约0.36%。功能主治:温中,行气,止痛。主治吐泻,寒性胃痛,腹痛,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痛,湿疹,疥癣。
-
钓樟根皮
原形态:大叶钓樟,又名:豫(《山海经》),钓樟(《别录》),乌樟(陶弘景),枕木(《史记正义》),丁丁黄、小叶甘檀、野樟树、光狗棍。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溪边、路旁的灌木丛中。化学成份:根含无根藤碱、新木姜子碱。③《日华子本草》:治奔豚,脚气,水肿,煎服,皮煎汤洗疮痍,风瘙,疥痹。
-
钓樟枝叶
拼音名:DiàoZhānɡZhī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红果钓樟的枝叶。化学成份:叶含挥发油,内有芳樟醇(linalool),牻牛儿醇(geraniol),1,8-桉叶素(1,8-cinoole),松油烯-4-醇(terpinen4-ol), -松油烯醇( -terpineol),乙酸松油醇酯(terpinylacetate)等。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杀虫;或水煎洗、研末掺。
-
詹糖香
拼音名:ZhānTánɡ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香叶子的树皮或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土坡、山谷、溪边、林下等处。微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杀虫。疥癣各家论述:1.《本草经集注》:"此香皆合香家要用,不正入药,惟疗恶核毒肿。"2.《新修本草》:"詹糖树似橘,煎枝为香,似砂糖而黑,出广交以南。
-
枕材
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ZhěnC i来源:为樟科植物大叶钓樟的木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钓樟根皮条。种仁含脂肪油58~药理作用:干、枝的水溶液对兔有祛痰作用,能促进气管对酚磺酞的排泄,并使支气管粘膜充血。性味:《本草拾遗》:味辛,小温,无毒。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咳嗽痰饮,积聚胀满,煮汁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