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鳞始蕨科
中文名鳞始蕨科拼音名linshijueke拉丁名Lindsaeaceae中国植物志02:256所有属Lindsaea.......鳞始蕨属Schizoloma.....双唇蕨属Stenoloma......乌蕨属Tapeinidium....达边蕨属
-
孔雀尾
中国蕨科植物野鸡尾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孔雀尾:孔雀尾为中药名,出自《福建中草药》,为《广西中药志》记载的小叶金花草之别名。药理作用:本品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全草煎剂给小鼠灌胃,对眼镜蛇毒有保护作用。
-
大叶金花草
《中医大辞典》·大叶金花草:大叶金花草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药志》。药理作用:本品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全草煎剂给小鼠灌胃,对眼镜蛇毒有保护作用。治风热感冒,中暑发痧,泄泻,痢疾,白浊,白带,咳嗽,吐血,便血,尿血,牙疳,痈肿。
-
乌韭
概述:乌韭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为《广西中药志》记载的大叶金花草之别名。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血。药理作用:本品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全草煎剂给小鼠灌胃,对眼镜蛇毒有保护作用。
-
鳞始蕨
拼音名:LínShǐJué英文名:FragrantLindsaea别名:土黄连、还魂草、猪毛七来源:药材基源:为鳞始蕨科植物鳞始蕨的全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m的林下阴处、林缘、山坡草地或田地边。叶片条状披针形,长10-14cm,宽约2cm,羽片有短柄,半圆状斜三角形,宽4-5mm,下缘平直,全缘,上缘稍呈弧形突起,有缺刻;
-
团叶鳞始蕨
拼音名:TuánYèLínShǐJué英文名:OrbicularLindsaea别名:团叶陵齿蕨、鱼眼蕨、螺视蕨、七星剑、月影草、金钱草、田螺掩、高脚假铁线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鳞始蕨科植物团叶鳞始蕨的全草。叶脉二叉分枝。孢子囊群沿羽片上部边缘着生;孢子囊盖线形,棕色,有细齿牙。性味:苦;凉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异叶鳞始蕨
拼音名:YìYèLínShǐJué英文名:Different-leafLindsaea来源:药材基源:为鳞始蕨科植物异叶鳞始蕨的全草。羽片约11对,基部近对生,上部互生,远离而斜展,披针形,长3-5cm,宽约1cm,基部对称,不分裂或羽状,边缘有不整齐的短尖锯齿;孢子囊群线形,生于小脉先端的联结脉上,除基部两侧外,近叶缘连续分布;
-
卵叶鳞始蕨
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拼音名:LuǎnYèLínShǐJué英文名:Ovate-leafLindsaea别名:金花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鳞始蕨科植物卵叶鳞始蕨的全草。羽片26对以上,基部的对生,上部的互生,远离,有短柄,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齿牙;叶脉下面明显,有显着的中脉,侧脉羽状,二叉分枝,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