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叶
化学成份:全草含披针灰叶素(lanceolatin)B,异灰叶素(a-toxicarol),鱼藤素(deglelin),灰叶素(tephrosin),o-甲基倒卵灰毛豆素(o-methylobovatin),去氢鱼藤素(dehydrodeguelin),水黄皮二酮(pongamol),熊果酸(ursolicacid), -谷甾醇( -sitosterol),a-菠菜甾醇(a-spinasterol)。性味:味微苦;
-
灰叶根
《*辞典》:灰叶根: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HuīY Gēn来源:为豆科植物灰叶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化学成份:根皮含鱼藤酮、灰叶素和鱼藤素。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消滞。治胃肠气胀,消化不良,胃炎疼痛。
-
柳属
中文名柳属拼音名liushu拉丁名Salix中国植物志20(2):81描述SalixL.柳属,杨柳科,约500种,主产北半球的温带地区,我国约200种,各省均产之。皮部含单宁酸和柳酸,供工业用或药用。叶互生,单叶,通常长而尖,很少卵形;雄蕊1-2或更多,花丝基部有腺体1-2枚;
-
鱼藤素
理化性质:鱼藤素为晶体。旋光度-101°(苯)。可发生脱氢反应生成脱氢鱼藤素。来源:鱼藤素存在于毒灰叶(Tephrosiatoxicaria)、鱼藤(Derristrifoliata)和毕澄茄(Pipecubeba)的根中,以及浮氏灰叶(Tephrosiavogelii)的叶中。药理毒理:鱼藤素具有强刺激,吸人有毒!有杀虫活性。
-
冬青属
中文名冬青属拼音名dongqingshu拉丁名Ilex中国植物志45(2):2描述IlexL.冬青属,冬青科,约400种,分布于南北美、热带和温带亚洲,数种产欧洲和大洋洲,我国约118种,长江以南各省盛产之,有些种类的木材可为雕刻和家具用,有些供庭园观赏用,有些种类的叶煎汁可为纸浆的糊料。
-
铁线莲属
中文名铁线莲属拼音名tiexianlianshu拉丁名Clematis中国植物志28:74描述ClematisL.铁线莲属,毛茛科,约300种,广布于全球,我国约110种,分布甚广,西南尤盛,大部供观赏,少数入药。
-
梾木属
中文名梾木属拼音名mushu拉丁名Swida中国植物志56:41描述CornusL.梾木属,山茱萸科,6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有22种,南北均产之,西南部尤盛,大部供观赏用,有些入药。花小,两性,白色或白绿色,为顶生的伞形花序、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下无总苞;子房下位,2室,每室有胚珠1颗,花柱短圆柱伏,柱头头状;
-
附地菜属
中文名附地菜属拼音名fudicaishu拉丁名Trigonotis中国植物志64(2):77描述TrigonotisStev.附地菜属,紫草科,约40种,分布于中亚至东南亚,我国约有32种,产西南部至东北部。叶互生,卵形或披针形;总状花序疏散,无苞片或下部的花柄有苞片;花冠小,蓝色或白色,管短于花萼,喉部有小鳞片5,裂片5,钝头;子房深4裂;
-
越橘属
中文名越橘属拼音名yuejushu拉丁名Vaccinium属下物种矮越桔、凹顶越桔、凹脉越桔、白果越桔、白花越桔、宝兴越桔、抱石越桔、抱石越桔(原变种)、贝叶越桔、苍山越桔、苍山越桔(原亚种)、草地越桔、草莓树状越桔、长柄海岛越桔、长萼越桔、长萼越桔(原变种)、长冠越桔、长穗越桔、长尾乌饭、长尾叶越桔、长叶抱石越桔、齿苞
-
吊石苣苔属
中文名吊石苣苔属拼音名diaoshijutaishu拉丁名Lysionotus描述LysionotusD.Don吊石苣苔属,苦苣苔科,约20种,分布于印度至东亚及东南亚,我国约13种,产西南部至东部。附生灌木;萼片狭披针形;花冠管状,中部以上膨胀,劲直,2唇形,下唇里面有2折;发育雄蕊2,退化的2或3,内藏;子房上位,线形;种子顶端有一长毛。
-
后蕊苣苔属
中文名后蕊苣苔属拼音名houruijutaishu拉丁名Opithandra描述OpithandraBurtt后蕊苣苔属,苦苣苔科,6种,产东亚,我国有5种,产广东、广西及四川。发育雄蕊2枚,生于花冠的上唇。属下物种鼎湖后蕊苣苔、钝齿后蕊苣苔、灰叶后蕊苣苔、龙南后蕊苣苔、汕头后蕊苣苔、小花后蕊苣苔、毡毛后蕊苣苔、皱叶后蕊苣苔
-
黄耆属
中文名黄耆属拼音名huangqishu拉丁名Astragalus中国植物志42(1):78属下物种阿克苏黄耆、阿拉善黄耆、阿拉套黄耆、阿赖山黄耆、阿赖山黄耆(原变种)、矮型黄耆、凹叶黄耆、巴塘黄耆、白花甘青黄耆、白花华山黄耆、白序黄耆、白枝黄耆、斑果黄耆、宝兴黄耆、杯萼黄耆、背扁黄耆、背扁黄耆(原变种)、笔直黄耆、边陲黄耆、边塞
-
锦鸡儿属
中文名锦鸡儿属拼音名jinjiershu拉丁名Caragana中国植物志42(1):13描述CaraganaFabr.锦鸡儿属,蝶形花科,80种以上,分布于东欧和亚洲,我国约有50种,产西南、西北、东北和东部,有些供观赏用或为绿篱,锦鸡儿C.sinicaRehd.的花可食。荚果线形,成熟时圆柱状,2瓣裂;种子横长圆形或近球形,无种阜。
-
刺桐属
叶互生,有羽状小叶3片;小托叶腺体状;雄蕊10,单体或二体(9+1)子房具柄,有胚珠多数;属下物种翅果刺桐、刺毛黎豆、刺木通、刺桐、大巢菜、海南黎豆、灰叶、鸡冠刺桐、劲直刺桐、苦檀子、亮叶围涎树、龙牙花、龙芽花、南非刺桐、塞内加尔刺桐、台湾崖豆藤、象牙花、叶轴香豌豆、鹦哥花、云南刺桐、醉马豆
-
棘豆属
中文名棘豆属拼音名jidoushu拉丁名Oxytropis中国植物志42(2):1描述OxytropisDC.棘豆属,蝶形花科,约30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30种,产西南、西北至东北部。花组成腋生的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或自茎基抽出:萼管状,裂齿5,近相等;荚果长圆形或卵形,肿胀,2瓣裂,着生种子之荚缝常多少伸入而成纵隔膜;
-
菝葜属
中文名菝葜属拼音名baqiashu拉丁名Smilax中国植物志15:181描述SmilaxL.菝葜属,菝葜科,约3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约60种,全国均产之,长江以南各地最盛,北部和西北稀少,其中菝葜S.chinaL.和土茯苓S.glabraRoxb.的根状茎入药,称土茯苓,有去湿热、解毒、健脾胃之效。花被片6,分离;
-
杜茎山属
中文名杜茎山属拼音名dujingshanshu拉丁名Maesa中国植物志58:3描述MaesaForsk.杜茎山属,紫金牛科,约200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我国有27种,广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花小,两性或单性,5数,有小苞片1对,排成腋生、稀顶生的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子房半下位,1室,有胚珠多数生于特立中央胎座上;种子多数,具棱。
-
稠李属
中文名稠李属拼音名choulishu拉丁名Padus中国植物志38:89属下物种斑叶稠李、斑叶稠李(原变型)、北亚稠李、北亚稠李(变种)、稠李、稠李(原变种)、粗梗稠李、粗梗稠李(新拟)、短梗稠李、短梗稠李(原变种)、光萼稠李、光萼稠李(西藏植物志)、褐毛稠李、灰叶稠李、绢毛稠李、绢毛稠李(秦岭植物志)、磷木、橉木、毛叶稠李、披针
-
委陵菜属
中文名委陵菜属拼音名weilingcaishu拉丁名Potentilla中国植物志37:233描述PotentillaL.委陵菜属,蔷薇科,约200多种,广布于北温带,我国约90种,各地均有分布。心皮多数,1室,有胚珠1颗,花柱脱落;
-
花楸属
中文名花楸属拼音名huaqiushu拉丁名Sorbus中国植物志36:283描述SorbusL.花楸属,蔷薇科,约8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50种,产西南、西北至东北,大部供观赏用,有些种类可作果树育种的砧木。叶互生,有托叶,单叶或羽状复叶;花白色,稀粉红色,两性,排成顶生的伞房花序;心皮2-5,一部合生而半下位或全部合生而下位;
-
蛇根草属
中文名蛇根草属拼音名shegencaoshu拉丁名Ophiorrhiza中国植物志71(1):110描述OphiorrhizaL.蛇根草属,茜草科,约15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我国约20种,产西南部至台湾。草本,很少亚灌木;雄蕊5,着生于花冠喉部以下,内藏或少有突出,花丝短或延长,花药背着,基部2裂;子房下位,2室,每室有胚珠极多数;
-
溲疏属
中文名溲疏属拼音名soushushu拉丁名Deutzia中国植物志35(1):70描述DeutziaThunb.溲疏属,绣球科,约6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40种,各省均有分布,西部最盛。花两性,白色至紫蓝色,常排成圆锥花序或聚伞花序,萼5裂;子房下位,3-5室,花柱3-5,分离;果为一蒴果,3-5瓣裂,有微小的种子极多数。
-
虎耳草属
中文名虎耳草属拼音名huercaoshu拉丁名Saxifraga中国植物志34(2):35描述SaxifragaL.虎耳草属,虎耳草科,约37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200种,南北均产之。叶常基生或簇生,茎生的互生;子房2室,有时2心皮近分离;果为蒴果,有种子多数。
-
安息香属
中文名安息香属拼音名anxixiangshu拉丁名Styrax中国植物志60(2):79描述StyraxL.安息香属,安息香科,约8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约30种,主产长江以南各地,大部供观赏用。叶全缘或稍有锯齿,被星状柔毛;花排成腋生或顶生的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冠5(-8)深裂;子房上位,基部3室,每室有胚珠数颗;
-
杉木属
中文名杉木属拼音名shanmushu拉丁名Cunninghamia中国植物志07:284描述CunninghamiaR.Br.杉木属,杉科,只有杉木C.lanceolata(Lamb.雄球花圆柱状,由无数的雄蕊组成,每一雄蕊有3个倒垂、一室的花药生于鳞片状药隔的下面;珠鳞小,先端3裂,内面有胚珠3枚;属下物种灰叶杉木、软叶杉木、杉木、杉木(原栽培变种)、台湾杉木
-
茴芹属
中文名茴芹属拼音名huiqinshu拉丁名Pimpinella中国植物志55(2):67描述PimpinellaL.茴芹属,伞形科,约150种,广布于亚洲、非洲、欧洲,少数分布到南美,我国约有40种,南北均有分布。多年生,稀为二年生或一年生草本;单叶或复叶,三出式分裂或一至二回羽状分裂;
-
堇菜属
中文名堇菜属拼音名jincaishu拉丁名Viola中国植物志51:8描述ViolaL.堇菜属,堇菜科,约500种,分布于全球,主产地为北温带,我国约120种,南北均有分布,有些供观赏用。叶互生或基生,有齿或深裂;子房上位,1室,有胚珠多数生于3个侧膜胎座上;蒴果3瓣裂;
-
蚂蚁上树
出处:始载于《云南药用植物名录》。拼音名:MáYǐShànɡShù英文名:TwigandleafofdalionGlochidion别名:灰叶算盘子、革叶算盘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革叶算盘子的果实。单叶互生;蒴果扁球形,直径l-1.5cm,干后褐色,无毛,具多条沟槽,萼片宿存,果柄长约2mm。性平归经:入肺经功能主治:止咳。
-
女蒿属
中文名女蒿属拼音名nvhaoshu拉丁名Hippolytia中国植物志76(1):87描述HippolytiaPojark.女蒿属,菊科,12-15种,分布于中亚与喜马拉雅地区,我国约10种,产西北、西南及内蒙古等省区,常见种有女蒿H.trifida(Turcz.)Pojark.与藏女蒿H.kennedei(Drunn.)Ling等,前者为内蒙古良好的牧草,后者是藏药。
-
踏膀药
拼音名:T BǎnɡY o别名:黄花地丁、土细辛[云南]、黄花细辛来源:堇菜科堇菜属植物灰叶堇菜VioladelavayiFranch.,以带根全草入药。秋冬采集,洗净晒干。性味:甘、微辛,温。功能主治:温经通络,消疳健脾。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疳积,气虚头晕。1钱,研粉,酒送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匹菊属
中文名匹菊属拼音名pijushu拉丁名Pyrethrum中国植物志76(1):55属下物种白花匹菊、藏匹菊、除虫菊、川西小黄菊、川西小黄菊(原变种)、川西小黄菊无舌变种、单头匹菊、短舌匹菊、光滑匹菊、黑苞匹菊、红花除虫菊、灰叶匹菊、美丽匹菊、匹菊、伞房匹菊、丝叶匹菊、托毛匹菊、无舌川西小黄菊、新疆匹菊、岩匹菊、准噶尔匹菊
-
槭属
中文名槭属拼音名qishu拉丁名Acer中国植物志46:69描述AcerL.槭属,槭树科,约200种,分布于北温带,主产地为我国和日本,我国有150种以上,广布于南北各省,但分布中心为中部或西部,有些种类的木材很有用,有些可为荫蔽树和观赏树,又为一很好的密源植物。
-
小檗属
中文名小檗属拼音名xiaoboshu拉丁名Berberis中国植物志29:54描述BerberisL.小檗属,小檗科,约500种,分布于南北美、亚洲、欧洲和非洲,我国约200种,大部产西部和西南部。木材和内皮黄色;枝有刺,刺为一种变态叶所变成;叶为单叶,叶片与叶柄接连处有节;萼片6,下有小苞片2-3;花瓣6,基部常有腺体2;
-
苍白过路黄
拼音名:ShēnɡBáiGuòLùHuá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灰叶珍珠菜的全草。苞片披针形,稍短于花梗;花萼长约4.5mm,5分裂近达基部,裂片披针形,宽约1.2mm,边缘膜质,有褐色腺条;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2400m的山谷林缘。化学成份:含角蛋白,氨基酸。性味:辛;性凉归经:肝经功能主治:透疹。
-
黄花堇菜
《*辞典》:黄花堇菜: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Hu nɡHuāJǐnC i别名:土细辛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灰叶堇菜的根。茎生叶具柄,厚纸质,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基部浅心形或截形,边缘具波状锯齿,长1.5~4厘米,上部叶卵状披针形;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溪边、阴湿草地。性味:酸甘,温。功能主治:温经通络,除湿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