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毒虫螫伤
毒虫螫伤(insectbite)为病名。是指毒虫螫伤所致的皮肤疾病。因被毒虫螫咬,而出现伤处红肿疼痛麻木,或可伴有寒热、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到全身症状。
-
三七草
茎生叶互生,形大,长8~10厘米,羽状分裂,裂片卵形至披针形,边缘浅裂或具疏锯齿,先端短尖戌渐尖,叶片两边均平滑无毛;性味:甘,平。治跌打损伤,衄血,咳血,吐血,乳痈,无名肿毒,毒虫螫伤。③治乳痈:三七草全草五钱。(《秘方集验》)⑦治急慢惊风:土三七(春夏用叶,秋冬用根)捣汁一钟,用水酒浆和匀灌入。
-
鸡屎藤果
《*辞典》:鸡屎藤果: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拼音名:JīShǐT nɡGuǒ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鸡屎藤的果实。化学成份:果实含熊果酚甙0.69%、齐墩果酸1.5%、卅烷、氢醌以及酚、萜醛、丁醛、乙酸、丙酸等挥发性成分。种子含油约9%,其中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含量都在10%以上;非皂化部分含甾醇约20%。又可为冻疮药。
-
牙肿消
概述:牙肿消为中药名,出自《南京民间药草》,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记载的一年蓬之别名。)Pers.的全草。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抗疟。1.治急性胃肠炎,急性传染性肝炎,淋巴结炎,尿路感染,血尿,疟疾。毒虫螫伤,捣烂敷。药理作用:茎、叶以石油醚、乙醚、氯仿洗涤后的水提取物,有降血糖作用。
-
毛葫芦
概述:毛葫芦为中药名,出自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生草药性备要》记载的鸡屎藤之别名。化学成分:全草含鸡屎藤苷(Paederoside)、鸡屎藤次苷(Scandoside)、车叶草苷、熊果酚苷、齐墩果酸、γ-谷甾醇、挥发油等。有些镇痛作用,车叶草苷有泻下作用,本品在碱性尿中有抑菌作用,可用于治尿路感染;
-
铁锈
《*辞典》:铁锈: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TiěXi 别名:铁衣(《普济方》),铁线粉(《养生经验合集》)。归经:《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附方:①治疔疮:用多年墙内或泥土中锈钉,洗净,以灰火内煅,入醋内淬,待冷,用刀刮钉锈,又于火内煅红入醋淬,仍前刮末,再三如此煅淬,刮末用纱帛细罗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