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豆蔻科
中文名肉豆蔻科拼音名roudoukouke拉丁名Myristicaceae描述Myristicaceae肉豆蔻科,双子叶植物,16-18属,380余种,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有3属,约15种,产台湾、两广南部和云南。雄蕊2-40,花丝合生成一柱;)中国植物志30(2):176所有属Horsfieldia....风吹楠属Knema..........红光树属Myristica......肉豆蔻属
-
兰屿肉豆蔻
拼音名:LánYǔRòuDòuKòu来源:药材基源:为肉豆蔻科植物台湾肉豆蔻的种仁和假种皮。果序轴较粗,着生成熟果1-2个,果卵状椭圆形,长约5cm,直径约3cm,外面密被极短的锈色星状绒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台湾省南部兰屿及绿岛低海拔原生林中。性味:味辛;性温归经:脾;胃经功能主治:温中行气;
-
肉豆蔻衣
《*辞典》:肉豆蔻衣:出处:《中药志》拼音名:R uD uK uYī别名:肉豆蔻花(李承祜《药用植物》),玉果花(《药材资料汇编》)。采集肉豆蔻种子时,剥取假种皮,晒干。棕榈酸占假种皮脂肪中脂肪酸的37.6%,其余为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等。功能主治:①李承祜《药用植物》:芳香健胃剂,驱风剂。
-
红光树属
中文名红光树属拼音名hongguangshushu拉丁名Knema中国植物志30(2):177描述KnemaLour.红光树属,肉豆蔻科,约7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其中小叶红光树K.globularia(Lam.苞片早落,小苞片着生于花柄上;花单性异株,具柄,排成稠密的穗状花序或假伞形花序;胚乳皱折状,含固体油和淀粉。
-
肉豆蔻属
花序腋生或腋上生,花序柄常2叉状或3叉状,花着生于分枝的顶端而成一总状花序或假伞形花序;苞片缺,小苞片发达,包围花被的基部而很少早落花单性异株;雄蕊12-13枚,花丝合成一柱,花药长形,7-30枚,合生或分离,背面紧密贴生于雄蕊柱上;种子大,有撕裂至基部或成条裂状的假种皮;胚乳嚼烂状,内含固体油和淀粉。
-
肉果
性味归经: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功在温中,行气,消宿食,固大肠。主治脾胃虚寒,脘腹胀痛,食欲不振,霍乱中恶,呕吐,久泻,久痢。还含有毒物质肉豆蔻醚、二羟基三甲氧基-8-O-4’-新木脂素,2-(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基)-1,4-二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1-醇、利卡灵B等。甲基异丁香酚有镇静、催眠及抗菌作用。
-
木兰目
木兰目(Magnoliales)包括木兰科、番荔枝科(Annonaceae)和肉豆蔻科(Myristicaceae)等6科。木兰目是被子植物中较原始的一个目,其原始表现在木本、单叶、网状脉、虫媒花、花单生、花托伸长、各部螺旋状排列、花药长、花丝短、单沟花粉、胚小、胚乳丰富等。
-
玉果
概述:玉果为中药名,出自《药材学》,为《药性论》记载的肉豆蔻之别名。性味归经:辛,温,有小毒。治脾胃虚寒,脘腹胀痛,食欲不振,霍乱中恶,呕吐,久泻,久痢。还含有毒物质肉豆蔻醚、二羟基三甲氧基-8-O-4’-新木脂素,2-(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基)-1,4-二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1-醇、利卡灵B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