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鉴定
如茅苍术易折断,断面放置能“起霜”(析出白毛状结晶);物理常数的测定:包括相对密度、旋光度、折光率、硬度、粘稠度、沸点、凝固点、熔点等的测定。色度检查:含挥发油类成分的中药,常易在贮藏过程中氧化、聚合而致变质,经验鉴别称为“走油”。
-
中药鉴定学
云南的诃子、马钱;如在抗肿瘤药的药理筛选中发现唐松草新碱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后从10种东北产唐松草属植物里,找到展枝唐松草(ThalictrumSquarrosum),根中唐松草新碱含量最高,目前唐松草新碱的制剂已用于临床。常用的鉴定方法有:来源(原植物、原动物和矿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等方法。
-
张贵君
张贵君,男,1954年9月生,教授,1977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生药系主任、教授,中药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先后被授予“具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和“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称号。中药药效组分理论与中药组分学.中国中医药报.中药鉴定学.中药科学鉴定方法与技术.
-
显微鉴定
是指采用显微镜观察药物内部的组织构造、细胞及细胞内含物的形态,描述显微特征,制订显微鉴别依据以鉴定药物真伪优劣的方法。显微鉴定的方法因材料和要求不同,有两类:(1)完整药材的显微鉴定,这类药材的鉴定首先要制成显微标本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如麝香的粉末鉴定,能准确地判断有无掺伪现象,掺伪多少。
-
表面特征
表面特征(surfacecharacter)是指药物表面的光滑、粗糙、皮孔、皱纹、附属物等外观特征。即中药鉴定过程中对药材外表的纹理和各种附属物(如毛绒、刺、须、鳞片、皮孔、钉疱等)性状的观察。如桔梗科植物的桔梗与南沙参,桔梗芦头上有数个半月形茎基残痕(习称“芦碗”),而南沙参芦头细长,没有“芦碗”特征。
-
肖小河
肖小河,男,解放军302医院全军中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基本阐明大黄毒副作用(肝毒性、肾毒性)的客观真实性以及炮制减毒和辨证用药减毒的科学性,制定了大黄合理制用的技术规范和参考标准,建立基于病理模型的中药安全性评价方法。参编《分子生药学》、《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导论》等专著3部。
-
中药微量元素谱法鉴定
从微量元素角度研究地道药材,发现同一品种的药材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种类和数量,称为中药的微量元素特征谱,简称TE图谱。不同产地的同一药材品种其特征谱也有差异。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建立一套新的中药鉴定法,称之为中药微量元素谱法鉴定。
-
木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豆:拼音名:M D u别名:豆蓉、山豆根、扭豆、三叶豆、野黄豆来源:豆科木豆属植物木豆Cajanuscajan(L.三出复叶,互生;心皮1,花柱细长线形,基部有短柔毛,柱头渐尖,密被黄色短柔毛。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衄血,便血,疮疖肿毒,产后恶露不尽,水肿,黄疸型肝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
基源鉴定
基源鉴定(identificationoforigin)是指应用生物、矿物分类学的知识与方法鉴定动、植、矿物药材的生物、矿物学来源,确定其学名及药用部位。基源或称来源,通常包括中药的科名、植(或动、矿)物名称、拉丁学名和药用部位。基源鉴定是中药四大鉴定方法之一,是中药鉴定工作的基础,也是中药生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