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
水碱
概述:水碱为中药名,出自《本经逢原》,为《本草纲目》记载的灰碱之别名。来源:从蒿、蓼等草灰中提取之碱汁,和以面粉,经加工而成的固体。性味:咸、苦,温。功能主治:软坚,消积。1.治积块,噎膈反胃。虫牙痛,研末填蛀孔内。化学成分:石碱主要含碳酸钾、碳酸钠等无机物质,又含淀粉及蛋白质等。
-
灰碱
概述:灰碱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别名:石碱、花碱、水碱。来源:从蒿、蓼等草灰中提取之碱汁,和以面粉,经加工而成的固体。性味:咸、苦,温。功能主治:功在软坚,消积。1.治积块,噎膈反胃。2.治疣赘,研末调敷;虫牙痛,研末填蛀孔内。化学成分:石碱主要含碳酸钾、碳酸钠等无机物质,又含淀粉及蛋白质等。
-
脱羰秋水仙碱
脱羰秋水仙碱又称demecolcine。是秋仙水碱的类缘生物碱。对于细胞具有与秋水仙碱同样的作用。因他的毒性远比秋水仙碱小,因此常被利用。
-
水骨丸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组成:汤瓶内水碱1两。主治:消渴,饮水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5丸,人参汤送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烧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