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是存在于地表面或土壤颗粒间隙和颗粒表面的微生物。枯草杆菌、假单胞菌、梭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纤维分解菌、放线菌以及各种真菌等,都是营有机营养生活的,都能分解土壤有机质,作为分解者而在自然界(生态系)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大作用。
-
土壤微生物学
土壤微生物学主要研究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土壤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土壤肥力、植物生长等的关系。土壤微生物对污物、污水的净化,对有机农药残毒的降解以及土壤保健的作用;土壤微生物在厌气性分解有机物质中产生沼气的过程等。同年,拜耶林克从根瘤中分离并获得根瘤菌的纯培养。
-
氰化氢
国标编号:61003CAS号:74-90-8中文名称:氰化氢英文名称:hydrogencyanide别名:氢氰酸分子式:HCN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液体,有苦杏仁味分子量:27.03蒸汽压:53.32kPa/9.8℃闪点:-17.8℃熔点:-13.2℃沸点:25.7℃溶解性:溶于水、醇、醚等密度:相对密度(水=1)0.69;天然土壤中的氰化物主要来自土壤腐植质。
-
地膜覆盖栽培
地膜覆盖栽培,即将透明的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在膜下播种并保护农作物幼苗生长;覆膜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还起到蓄水保墒的效果。地处高寒冷凉的雁北地区,气候寒冷,生长期短,长期以来是玉米生产的“禁区”,一般年景种玉米都不能成熟,采用覆膜栽培以后,增加了有效积温,玉米在当地能够安全成熟,每亩产量达到400~
-
氰化钠
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污染来源:氰化物是剧毒物质,其污染事故常发生于电镀、炼金、热处理、煤气、焦化、制革、有机玻璃、苯、甲苯、二甲苯、照相以及农药等的生产过程中。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的清水或5%硫代硫酸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
氰化钾
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细胞遗传学分析:小鼠乳腺1nmol/L,48小时。污染来源:氰化物是剧毒物质,其污染事故常发生于电镀、炼金、热处理、煤气、焦化、制革、有机玻璃、苯、甲苯、二甲苯、照相以及农药等的生产过程中。分光光度法;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
微生物生态
在自然界,一切生物群落都包含微生物组分,如果没有微生物这些分解者,群落便不能完成其物质循环,大量的有机质堆积起来,势必窒息生物群落本身的发展。豆血红蛋白由原蛋白和血红素辅基组成,原蛋白的基因由植物编码,血红素由细菌提供,只有当固氮菌侵入豆科植物根部形成根瘤的过程中,豆血红蛋白的基因才表达。
-
土壤呼吸
土壤中高等植物根、细菌、真菌和土中动物呼吸时排出的CO2经扩散等途径返回大气,构成为碳素循环的一个支路。土壤中的大量有机质、无机养料的施用和适宜的土壤气候(土壤中水、气、热等环境条件)都可促进真菌和好氧细菌的活动,增强土壤呼吸。土壤微生物的呼吸部分与可溶性有机炭量有密切关系。
-
碳循环
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碳在各类生物的作用下,在有机态和无机态之间不断地转化和循环的过程。碳是一切有机物的基本成分,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生物体内的碳都来源于大气中或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无机环境中的碳以二氧化碳或碳酸盐形式存在,贮存于地层中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中也含有大量的碳。
-
潘伯荣
潘伯荣姓名:潘伯荣职务: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名誉主任职称: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国内外兼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新疆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新疆森林生态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国际菊科艾蒿类植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系统分类、资源与经济利用),2005,香港:科学教育出版社,156-161
-
土壤因子
土壤因子是构成生物环境的土壤的性质。一般来说,过湿地倾向于酸性,海滨和干燥地则倾向于碱性,pH对土壤溶液中化合物的解离和胶体的形态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群落的分布和外貌有关。阔叶林与针叶林相比较,通常需要有较肥沃的土地。
-
微生物生理学
微生物生理学主要研究微生物的形态与发生、结构与功能、生长与繁殖、代谢与调节等的作用机理。另外,微生物还可产生抗生素、色素、毒素甾体化合物等次级代谢产物。光合细菌可通过光合磷酸化方式获得能量,好氧菌可由氧化磷酸化获得能量,厌氧菌可由底物水平的磷酸化获得能量。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
土壤植物区系
土壤植物区系亦称土中植物区系,与植物性土壤微生物区系相同。
-
西维因
4000mg/kg(大鼠经皮);大鼠经口0.7~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现场应急监测方法:河水、自来水中快速测定"水中痕量西维因的半定量测定用的新指示剂和检验纸"/Anal.Lett.1990,23(1),93~2.5(水果)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
细菌计数
细菌计数是指测计酵母、细菌等的细胞数。还有一种方法是比浊法。进行活菌计数时,先把样品稀释,然后将一定量稀释样品混入依菌性质制成的溶融状态的琼脂培养基中进行平面培养,再根据菌落数进行统计。对已鉴别过的菌种或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细菌来说,活菌计数比较简单,但对土壤微生物区系量的分析就比较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