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落交错区
两群落的过渡带有的狭窄,有的宽阔;如在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区,常有很宽的森林草原带,在此地带中,森林和草原呈镶嵌状态。例如,在森林和草地的交界处,林缘风速较大,水分蒸发加快,故较干燥,太阳的辐射也强。人类活动常形成许多交错区,群落交错区的环境特点及其对生物的影响,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
北极荒漠
北极荒漠指高纬度或亚恒雪带附近发展起来的由低温形成的荒漠。多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有极少数是木质茎的。多为匍匐状、莲座状、团块状的植物。生长期仅限于盛夏季节。
-
外生菌根
外生菌根是指菌根中,菌丝覆盖着高等植物的根,在其表面或近于表面的组织中繁殖,而形成“菌被”一种菌根类型。例如在桦木科、山毛榉科、松科等森林树木的根上,大多附生很多担子菌类特别是伞菌类的菌[牛肝菌属(Boletus)、丝膜菌属(Cortinarius)、红菇属(Russula)等]。
-
相对受光量
相对受光量relativelightrequirement指植物接受的光强(照度)与群落的最上层或与空地上的光强之比(%)。这对同一地区的植物进行相互间的比较,较之受光量的绝对值更有意义。其最大容许值,树木多为100%,在大森林下生活的阴性植物多在100%以下。例如白花酢浆草为14—15%,如大于上述受光量时则不能生长。
-
单层林
单层林是指把树木的树冠互相连接的林冠看作是单一层的森林。大体上也和同层林,齐层林等同义。与英语的single-layeredforest和德语einfachschi-chtigerForst大致相当。它比复层林和连层林的育林和利用技术较为简单,在经济方面有利条件居多,但损害地力,容易发生冻害、雪害、虫害等。多数人工针叶林属于这类林形。
-
最少受光量
最少受光量relativelightminimum即受光量相对最小值。一般是以最弱的光即处于群落最下层的光和处于最上层的光两者相对值(%)来表示。随着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增加,其相对值也增大,然而在肥沃土壤上其相对值要小。单株树木的相对值比森林要小。黄杨等类阴性树,其相对值为3—1%,至于荨麻的一种,其相对值还要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