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猿人
1901年,荷兰籍医生、解剖学家杜布阿在爪哇梭罗河边发现了一种已绝灭了的生物的遗骨化石,它具有人和猿的两重生活构造特征。属于晚期猿人印尼的有印尼的爪哇直立人、莫佐克托人,欧洲的海得堡人,我国的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猿人等,生存在距今50万年至200万年之间。猿人的头颅、面貌像猿而四肢却很像人。已会直立行走。
-
古猿
在印度发现的拉玛古猿,生活年代比较晚些,面部短缩,犬齿比较小,齿间没有间隙,跟森林古猿区别比较大,跟人类比较近似。同时,南方古猿的头骨和牙齿又跟北京猿人(就是直立人)的头骨和牙齿有一些相近。1980年,在安徽和县也发现了一个完好的猿人头盖骨化石、下颌骨和牙齿等,经鉴定,他生活在距今30~
-
北京猿人
北京猿人也称北京人或中国猿人,属猿人类(参见化石人类)的原始人类。1934年步达生死后,由魏敦瑞(F.Weidenreich)继之指导研究工作,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共发现39个个体的骨化石,其中头骨14具,其形态特征极为明显;但后来这些骨化石被搞得下落不明。牙齿较现代人大,但和类人猿不一样,犬齿不突出。
-
人类起源
随着现代科技、考古的进步,人类进化之迷逐渐清晰,同时达尔文的进化论越来越受到强大的挑战。证据是:人的皮肤裸露无浓密体毛,有皮下脂肪,泪腺分泌及排出盐分,出汗及性行为生理机制像水兽一般,而灵长类动物体表有浓密体毛,无皮下脂肪,其生理机制与人类大相径庭。总之,人类起源之谜还在争论,还需要证据。
-
大脑化
大脑化指随着人类的进化,脑特别是大脑的容积增加、形状发生变化,机能也显著提高的现象,也称脑化。从化石的头盖骨,可以从形态上明显地观察到大脑化。大脑皮质增加,同时连结它们的神经纤维也极端复杂化,结果才有人类特有的思考,从手开始全身肌肉的精密和巧妙的运动,各种发达的感觉以及语言。
-
达尔文
霍尔丹把t=100万年,X2=eX1或X2=X1/e(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时的进化速度作为一个达尔文。马齿大小的变化率略超过恐龙体长的变化率,平均为40毫达尔文(1达尔文=1,000毫达尔文)。对比之下,从猿人阶段到现代人类其头容积和高度都大为增加,北京猿人的比头高为54.1,而现代人类的比头高是73.6。
-
齿列
牙齿在上下颌骨的齿槽突起上各有一列,称为齿列。故将此曲线称为齿弓(dentalarch),但这是指连结门齿及犬齿齿尖以及大、小臼齿颊侧齿尖的曲线。类人猿的齿弓其深度较宽度为大,左右的臼齿列平行,整个呈U字形,但从猿人至新人则逐渐变成抛物线形,深度也变浅。牙齿小,在齿列的各处出现间隙,此称为齿隙(diaste-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