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解
使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叫做电解。在电解中,电能变成化学能,这种变化发生在电解池或电解槽中。温度、离子浓度的影响可以用能斯特方程式计算,通电后引起电极极化等现象可以由测定超电势估计。综合这些因素后,根据析出电势的大小才能最后判断哪种离子在电极上放电。
-
分解电压
使电解质溶液继续不断地电解所需施加的最低外加电压,叫做分解电压。电解时由于两个电极都存在超电势,使阳极的电极电势增大,阴极的电极电势减小,因此实际的反电动势要大于理论反电动势,使电解质的分解电压增大,电解时耗的电量增加。因为电解这些溶液时两极上发生的反应相同,产生的反电动势也基本相同。
-
超电势
在许多电化学反应中,电极上有电流通过时所表现的电极电势(I)跟可逆电极电势(r)之间偏差的大小(绝对值),叫做超电势(曾用名过电势),记作η,即η=|r-I|可逆电极电势(r)指在可逆地发生电极反应(如在充电和放电时)时电极具有的电势。将溶液强烈搅拌或升高温度,加快离子扩散,可以减小浓差超电势。
-
Koble反应
脂肪酸钠盐或钾盐的浓溶液电解时发生脱羧,同时两个烃基相互偶联生成烃类:如果使用两种不同脂肪酸的盐进行电解,则得到混合物:反应机理:反应实例:参考文献:[1]H.HoferandM.Moest,Ann.323,284(1902)[2]H.Kolbe,Ann.69,257(1849)[3]A.CrumBrownandJ.Walker,Ann.261,107(1891)[4]S.GlasstoneandA.Hickling
-
极谱法
极谱法是指使用滴汞电极为指示电极,根据电解过程中得到的电流-电压曲线,测定溶液中待测物质的组成和浓度的方法。根据溶液中被测物质在汞滴电极(汞从毛细管滴入溶液,在管尖形成的汞滴)或其它电极上进行电解时,所得出的电流——电压曲线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
重水
重水又叫氧化氘或氘水,化学式是D2O。它是重氢D和氧的化合物。许多物质跟重水发生反应,反应比普通水慢。植物种子浸在重水里不能发芽,鱼类在重水中会很快死亡。电解水时,由于普通氢气(H2)比重氢(D2)放出快6倍,所以电解水的残留液中重水被富集。目前生产重水的方法有电解法、精馏法和化学交换法。
-
阿伏加德罗常数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是NA,单位是每摩(mol-1),数值是NA=(6.0221367±0.0000036)×1023/mol阿伏加德罗常数由实验测定。测定方法有电化学当量法、布朗运动法、油滴法,X射线衍射法、黑体辐射法、光散射法等。例如,用含Ag的溶液电解析出1mol的银,需要通过96485.3C(库仑)的电量(此个值叫做法拉第常数F)。
-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单质是元素以游离态存在的具体形式。水电解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据此,只能说“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不能说“水中含有氢和氧两种单质”。单质不能发生分解反应。
-
直流电药物离子穴位透入法
直流电药物离子穴位透入法简称药物离子穴位透入法。是利用直流电的电解作用,将药物离子透入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将直流电治疗机的圆形电极加上浸有新鲜药液的衬垫,放在穴位上,一般每次不超过6穴。可用于神经痛、周围神经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眼底出血等症。
-
电镀
应用电解原理在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叫做电镀。电镀时,镀件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用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作电解液。在通直流电后,作阳极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变成金属离子而进入溶液。一些塑料(如ABS)、半导体、陶瓷等非金属制品,经过适当处理形成表面导电层后,也可以电镀。
-
伏安法
伏安法是指使用表面静止的液体或固体为极化电极,根据电解过程中得到的电流-电压曲线,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方法。
-
示波极谱法
示波极谱法一般指单扫描示波极谱法,在滴汞电极成长的后期,于电解池的两极加上一快速线性变化电压,根据示波器记录的电流-电压曲线而进行分析的极谱法。
-
超声药物透入疗法
超声药物透入疗法是利用超声辐射作用,使药物经皮肤或粘膜透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超声波能提高组织细胞的渗透性和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因此超声药物透入疗法具有药物、超声双重及协同作用。与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相比,本方法具有所用药物不只限于能被电离的溶液,药物作用也不会被电解破坏,无电流刺激作用等优点。
-
库伦滴定法
库伦滴定法是指用恒定的电流,通过电解池,利用电极反应,电极附近产生一种试剂,此试剂瞬间与待测物质发生反应,根据电流强度和滴定的时间,计算待测物质的量的方法。
-
库仑分析
库仑分析亦称电量分析。是电化学分析的一种。根据电解过程中的电流(安培)和时间(秒)求得电量(库仑=安培·秒)后间接计算被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
-
药物电离子穴位透入法
药物电离子穴位透入法亦称穴位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是利用直流电的电解作用,将药物离子透入穴位以治病的方法。使用直流电疗机或电兴奋治疗机,选择大小适宜的圆形电极,电极的湿绒布衬垫浸上药液,放置在穴位处,一般每次不超过6穴。可用于神经痛,周围神经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眼底出血等症。
-
微电极
微电极是一种顶端尖细的电极,大致分为玻璃毛细管电极和金属微电极。前者是在加热拉长后的玻璃管中灌满KCI(通常为3M)或其它溶液,顶端外径细到0.5微米以下者可用来插入神经细胞或肌细胞中,从细胞内记录电位变化,或者向细胞内进行通电来使用。毛细管电极也用于细胞外记录,另在电泳法中也使用。
-
药物离子穴位透入法
药物离子穴位透入法即直流电药物离子穴位透入法的简称。是利用直流电的电解作用,将药物离子透入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将直流电治疗机的圆形电极加上浸有新鲜药液的衬垫,放在穴位上,一般每次不超过6穴。可用于神经痛、周围神经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眼底出血等症。
-
超滤
超滤是靠加压和抽吸使胶体粒子(粒径5—100纳米)和大分子(1—5纳米)通过具一定孔隙的膜而进行从介质中分离的一种过滤方法。过滤用的膜,一般多使用带有一定孔隙的火棉胶膜。此外也可使用玻璃纸、膀胱、肠膜、金属的电解沉析膜以及甲醛固化的明胶膜和陶瓷管等。超滤可用于蛋白质,病毒等的分离。
-
向电性
当溶液中有弱电流通过,或在湿室中造成数百V/cm的电场,把胚轴、胚芽鞘、幼根等的纵轴放置与这些电位梯度成垂直,或将电极直接置于这些器官的两侧通以弱电流,便引起其向正或负的某一个方向弯曲,这种现象为向电性。以向阳性一侧弯曲的较多。可是也有因电流的作用使生长素分布不均而引起类似生长运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