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能
人们对利用核能普遍存在两种心理状态。即7g锂和1g氢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要比16g甲烷和64g氧通过电子转移反应产生的能量大10万倍。1986年4月26日位于前苏联乌克兰基辅北部130km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发生猛烈爆炸,大火7天后熄灭,放射性物质大量外泄;美国的三里岛核电站事故,使人们对核电站忧心忡忡。
-
辐射生态学
辐射生态学主要研究两方面问题:(1)电离辐射对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效应。当输入环境的放射性物质超过其自然衰变率时,它就会积累于空气、土壤或水体中,并随着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扩散和积累。辐射生态学的研究为科学地利用核能和更有效地控制核污染的危害提供依据。
-
核裂变
核裂变是核的反应。这就是说,1g铀-235裂变所产生的能量相当于约2.7×106g煤燃烧时所放出的能量。可见核能是多么巨大。由于核裂变反应中产生了中子,故裂变反应以链式反应的形式进行。驾驭链式反应可通过控制棒实现,控制棒可用中子吸收截面很大但本身又不发生裂变的材料如镉、硼、铪制成。
-
能源
能源是指能够向人们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能源的形式有多种,如燃料、核能、太阳能、水力、地热、风能、潮汐能等等;其中燃料的燃烧涉及一般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而核能与太阳能则涉及原子核反应的热效应。
-
核聚变能源
核能是能源家族的新成员,它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两种主要形式。裂变能是重金属元素的质子通过裂变而释放的巨大能量,目前已经实现商用化。氘在地球的海水中藏量丰富,多达40万亿吨,如果全部用于聚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足够人类使用几百亿年,而且反应产物是无放射性污染的氦。
-
一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它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热、生物质能和海洋温差能等等。一次能源可以进一步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两大类。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
-
常规能源
常规能源也叫传统能源,是指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能源。表2-1所统计的几种能源中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等都属一次性非再生的常规能源。煤和石油天然气则不然,它们在地壳中是经千百万年形成的(按现在的采用速率,石油可用几十年,煤炭可用几百年),这些能源短期内不可能再生,因而人们对此有危机感是很自然的。
-
H-DNA
H-DNA又称铰链DNA,是三螺旋结构中较为特殊的一种,1987年由Mirkin等在一种持粒的酸性溶液中首次发现。这种成核过程建立了一种非平衡的H-DNA构型。简言之,H-DNA是由部分未缠绕的复合DNA中的一个富嘧啶链,经回折同复合体中伸展的富嘌呤链间形成Hoogsteen氢键而形成的分子内三螺旋,即DNA的双链所形成的三链螺旋。
-
铰链DNA
H-DNA又称铰链DNA,是三螺旋结构中较为特殊的一种,1987年由Mirkin等在一种持粒的酸性溶液中首次发现。这种成核过程建立了一种非平衡的H-DNA构型。简言之,H-DNA是由部分未缠绕的复合DNA中的一个富嘧啶链,经回折同复合体中伸展的富嘌呤链间形成Hoogsteen氢键而形成的分子内三螺旋,即DNA的双链所形成的三链螺旋。
-
电力
电力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从其他能源转换而来的能源。人类利用的能源包括已开采出来可供使用的自然资源和经过加工或转换的二次能源。可连续再生、永久持续利用的能源,如水力、风能、潮汐能和太阳能,均称为可再生能源,而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称为非再生能源。
-
能量
表征一物质系统对外作功的能力。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能量代谢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人体阴阳的关系中,包含着物质的质量和能量相互转化的深刻内容。1焦耳(J)=1kg×m2/s21格尔(eV)=1g×cm/s21电子伏特(eV)=1.6021892×10-19J1卡路里(cal)=4.1868J能量是在封闭的物理系统中保持恒定的分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