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料电池
电解质可用碱(如氢氧化钾)的水溶液或熔融的碳酸盐或金属氧化物(如碳酸钾、氧化镁,后者在使用时会转化成碳酸盐)。在燃料电池中,电极上的气体分子必须先分解成原子,再在两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上述分解中需要特殊的、价格昂贵的催化剂,所以目前尚不易普及,仅用于人造卫星、太空站等高科技领域。
-
香山科学会议
香山科学会议是由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发起,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支持下于1993年正式创办,相继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工程院、教育部、解放军总装备部、前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的资助与支持。评述报告、专题报告主要是剖析现状,探讨前沿和展望未来。
-
碱性氢氧燃料电池
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用30%~燃料是氢气,氧化剂是氧气。否定者认为电池所用电解质KOH很容易与来自燃料气或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导电性能较差的碳酸盐。肯定者则认为该燃料电池的材料较便宜,若使用天然气作燃料时,它比惟一已经商业化的磷酸型燃料电池的成本还要低。
-
锌/空气电池
锌/空气电池又称锌空气电池、锌氧电池,正极活性物质是空气中的氧,负极活性物质是活性金属锌,电解质是含有饱和氧化锌的氢氧化钾水溶液的一种碱性电池。20世纪60年代开始采用燃料电池的氧气扩散电极结构,获得了高性能的空气(氧)电极,电性能得到突破性提高,比能量可达150~钮扣式原电池多用于计算器、电子手表等。
-
生态氢能
目前,备受青睐的新能源有:天然气、甲醇和氢,它们均具有美好的应用前景。另一种方法是直接从天然气中获取氢,但这种方法需耗汽油,每公里也要排放约16克二氧化碳(普通汽油车每公里排放260克二氧化碳),因此,真正用洁净能源获取的氢才是技术人员的最佳目标。“生态氢能”的关键并不是技术,而是成本。
-
氢能
当化石燃料逐渐耗尽,温室效应和酸雨越来越严重时,人们需要寻找理想的能源。氢燃料是二次能源。氢对人类生存的环境不会造成污染。从广义上讲,氢能还包括氢的同位素氘、氚的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这将在核能中另作介绍)。因为电源本身来自一次能源或再生能源,因此是生产氢气的昂贵方法。
-
化学电源
利用化学变化使化学能变成电能的装置叫做化学电源。化学电源的主要部分是电解质溶液和浸入溶液的两根电极。使用时,用导线连接两极和外电路就有电流通过,从而获得电能。有的电池放电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充电,反复使用,这种电池叫蓄电池,如铅蓄电池、银锌电池等。有的不能充电复原,叫做原电池,如干电池、燃料电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