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射线含有率
概述:透过被照体作用在胶片上的X线量,是自X线管发出的被人体组织减弱的直进的原射线与散射线之和。(2)被照体厚度:在相同管电压及照射野下,散射线含有率则随被照体厚度的增加而大幅度增加。被照体厚度产生的散射线对照片影像效果的影响要比管电压产生的影响大得多。
-
高压电子显微镜
高压电子显微镜同透射电子显微镜基本相同,只是电压特别高。TEM使用的加速电压是50~由于电压高,就会大大减少造成染色体畸变的可能,因此,可以用较厚的细胞切片研究细胞的结构,切片的厚度最大可达1μm,相当于普通TEM样品厚度的10倍。
-
荧光体的光扩散
增感屏中荧光体的涂布是有一定厚度的,且本身呈晶体颗粒状态,这就使得X线光子在荧光体层内的吸收点到胶片有一定距离,产生的荧光向各方向扩散,保护膜的涂布又加大了这一距离。增感屏的光扩散效果,将因荧光体颗粒的增大、荧光体涂布厚度的增加、保护膜厚度的增大、反射层反射效率的增大而增加。
-
半值层
半值层(half-valuelayer,HVL)是指将X线的强度衰减一半所需的物质的厚度。就X线束而言,通常用铝片或铜片的厚度来表述。
-
质量衰减系数
质量衰减系数(massattenuationcoefficient,μm)是指X线透过物质的量以质量厚度(kg·m-2)为单位时的X线衰减系数,μm=μ/ρ,也即X线在透过质量厚度为每kg·m-2的物质层后,X线强度减少的分数值。它与X线的波长和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有如下的近似关系:μm=Kλ3Z4。同时,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愈高,X线的衰减愈大。
-
AMC
上臂肌围(armmusclecircumference;AMC)是指上臂围减去3.14倍三头肌皮褶厚度。计算见式(17):AMC=BC-3.14×TSF…(17)式中:AMC——上臂肌围,单位为毫米(mm);BC——上臂围,单位为毫米(mm);
-
上臂肌围
上臂肌围(armmusclecircumference;AMC)是指上臂围减去3.14倍三头肌皮褶厚度。计算见式(17):AMC=BC-3.14×TSF…(17)式中:AMC——上臂肌围,单位为毫米(mm);BC——上臂围,单位为毫米(mm);
-
皮褶厚度
皮褶厚度(skinfoldthickness)是指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厚度。
-
辐射强度空间分布
X线管产生的x线,在空间各方向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即在不同的方位角上X线强度是不同的。这种不均匀分布称为辐射强度空间分布或辐射场的角分布。X线强度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入射电子的能量、靶物质、靶厚度等因素。
-
辐射场的角分布
X线管产生的x线,在空间各方向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即在不同的方位角上X线强度是不同的。这种不均匀分布称为辐射强度空间分布或辐射场的角分布。X线强度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入射电子的能量、靶物质、靶厚度等因素。
-
吸收模糊
吸收模糊(absorptionunsharpness)又称非锐利性结构,是指照片密度的非锐利性或者是由于被照体厚度的不均匀而导致X线影像强度不均匀。这种胶片密度的非均匀性是一种有用的“非均匀性”,它显示了被照体有用诊断信息的细节。
-
花刀
剞刀法又叫“花刀”,是切与片几种刀法的混合应用。在药膳原料上刻刻花纹,但不切断。剞刀花纹的深度,一般约为原料厚度的3/5到4/5。刻刀的花纹常见的有麦穗花刀、蓑衣花刀、梳子花刀、菊花刀等种类。
-
剞刀法
剞刀法又叫“花刀”,是切与片几种刀法的混合应用。在药膳原料上刻刻花纹,但不切断。剞刀花纹的深度,一般约为原料厚度的3/5到4/5。刻刀的花纹常见的有麦穗花刀、蓑衣花刀、梳子花刀、菊花刀等种类。
-
软射线
软射线(softradiation)是指仅能穿透较薄物质的X线,例如α粒子或低能X线。在X线诊断领域内,一般将软射线定义在15~25keV的能量上,它是应用在乳腺X线摄影的X线能量。X线的硬度通过给定的物质的厚度来特性化。
-
吸光系数
吸光系数是指待测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厚度时的特征吸光度。按照使用浓度单位的不同,可有质量吸光系数和摩尔吸光系数之分。
-
摩尔吸光系数
摩尔吸光系数是指厚度以cm表示、浓度以mol/L表示的吸光系数。
-
胸膜斑
胸膜斑(pleuralplaques)是指在X线胸片上,除肺尖和肋膈角区以外的、厚度大于5mm的局限性胸膜增厚,或局限性钙化胸膜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