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芳烃
苯(C6H6)是最典型的芳烃,它具有特殊的“香味”,而得名“芳香烃”,简称芳烃。苯环是芳烃族化合物的母体,其中的碳原子以平面三角形取向成键,形成等边六角形,见下图。化学式为C10H8的萘分子中含有两个相连的苯环,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制造染料原料之一的蒽分子(C14H10)则是由3个苯环相连。
-
芳香烃
)个π电子的平面环状的共轭烯烃(广义),即苯型芳烃和非苯芳烃(如薁)的总称。根据结构,芳烃分单环芳烃、多环芳烃和稠环芳烃三类。单环芳烃命名时,侧链是饱和烃基的一般以苯作母体,侧链为取代基的“基”字往往省略。苯环上的氢易被卤原子、硝基、磺基、烷基、酰基等基团取代。
-
煤气
气化煤气包括发生炉煤气、水煤气、半水煤气等,主要的可燃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含有较大量的氮气和二氧化碳,热值较低,约为4.2×103~外观性状:无色有臭味的气体;主要成分有:烃烷,烯烃,芳烃,氢,一氧化碳等。爆炸极限:4.5%-40%最易传爆浓度:18%最易引爆浓度:15%-21%自燃点:648。
-
Ullmann反应
卤代芳烃在铜粉存在下加热发生偶联反应生成联苯类化合物。芳环上有吸电子取代基存在时能促进反应的进行,尤其以硝基、烷氧羰基在卤素的邻位时影响最大,邻硝基碘苯是参与Ullmann反应中最活泼的试剂之一。例如,2,4,6-三硝基氯苯与碘苯作用时主要得到2,4,6-三硝基联苯:参考文献:[1]F.Ullmann,Ann.
-
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
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工业纯][在溶液中,含量≤52%]为有机过氧化物,对温度、震动、撞击及接触酸、碱时特别敏感、极易分解爆炸。熔点:8-10℃相对密度:[水=1]:1.08分解温度:17.2℃外观性状:常温下为无色液体,低温时为无色结晶性粉末,几乎不溶于水,能与脂肪、芳烃、醚类等混合。
-
Sandmeyer反应
重氮盐用氯化亚铜或溴化亚铜处理,得到氯代或溴代芳烃:这个反应也可以用新制的铜粉和HCl或HBr来实现(Gattermann反应)。
-
脱氢反应
有机化合物分子在高温和催化剂或脱氢剂存在的条件下脱去氢,这种反应叫做脱氢反应。脱氢反应是一种消除反应,也是氧化反应的一种形式。多种有机物能发生脱氢反应。烷、烯烃脱氢芳烃的侧链脱氢醇类脱氢
-
Vilsmeier反应
芳烃、活泼烯烃化合物用二取代甲酰胺及三氯氧磷处理得到醛类:这是目前在芳环上引入甲酰基的常用方法。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N-苯基甲酰胺是常用的甲酰化试剂。
-
Schiemann反应
芳香重氮盐和氟硼酸反应,生成溶解度较小的氟硼酸重氮盐,后者加热分解生成氟代芳烃:此反应与Sandmeyer反应类似。反应机理:本反应属于单分子芳香亲核取代反应,氟硼酸重氮盐先是分解成苯基正离子,受到氟硼酸根负离子进攻后得到氟代苯。
-
煤焦沥青
煤焦沥青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深棕色到黑色无定型渣,呈粘稠液体、半固体或固体,有臭味;是煤焦油蒸馏分离后的煤焦油和多核芳烃混合物;不同规格有不同的软化点。可燃吸入挥发物及皮肤接触有中毒危险。
-
醚
分子中氧原子的两个价键(—O—)分别跟两个烃基碳原子连接的化合物叫醚。醚是有C—O—C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命名混醚时,把较小的烃基放在名称的前面,芳烃基放在烷基的前面。醚跟醇、酚不同,分子结构中没有活泼的羟基,因此性质比较稳定。低级醚(如乙醚等)在储存时跟空气长期接触,会逐步氧化成有机过氧化物。
-
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芳烃与卤代烃、醇类或烯类化合物在Lewis催化剂(如AlCl3,FeCl3,H2SO4,H3PO4,BF3,HF等)存在下,发生芳环的烷基化反应。当烃基超过3个碳原子时,反应过程中易发生重排。
-
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
芳烃与酰基化试剂如酰卤、酸酐、羧酸、烯酮等在Lewis酸(通常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发生酰基化反应,得到芳香酮:这是制备芳香酮类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酰基化中不发生烃基的重排。
-
Gattermann反应
重氮盐用新制的铜粉代替亚铜盐(见Sandmeyer反应)作催化剂,与浓盐酸或氢溴酸发生置换反应得到氯代或溴代芳烃:本法优点是操作比较简单,反应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缺点是其产率一般较Sandmeyer反应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