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脊液心钠素
脑脊液心钠素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脑脊液心钠素分类:体液和排泄物检查脑脊液检查化验取材:脑脊液脑脊液心钠素的测定原理:在适当的抗体浓度下,让标本中的ANF与125I-ANF竞争地结合,然后用第二抗体和PEG作为结合标记抗原和游离标记抗原的分离剂,再根据结合率查标准曲线,求出标本中ANF的含量。
-
脑脊液生长抑素
概述:SS被认为是一种脑肠肽,由14个氨基酸组成,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组织器官中,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CSF中SS的含量与血浆中无关,提示CSF中来源与血中的不同,浓度比血浆中高数倍,此可能与旁分泌有关。(4)第二抗体(羊抗兔IgG)1瓶。(5)PEG1瓶:用pH7.40.05mol/LPB溶解。急性脑梗塞者的水平下降。
-
脑脊液生长素
概述:生长素是一种同化激素,能促进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加强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与胰岛素有拮抗作用,能抑制糖的利用,促进脂肪分解,使血糖升高。(4)第二抗体(羊抗兔IgG)1瓶。化验结果临床意义:垂体瘤、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塞患者CSF中含量升高,其中脑出血部位愈接近下丘脑者生长激素含量愈高。
-
脑脊液神经降压肽
概述:NT主要存在于下丘脑前部与底部、伏核和隔部,脑干和脊髓中主要在胶质带的小细胞中间神经元和三叉神经运动核等处,可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皮肤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对体液、血糖与疼痛均有明显的作用。(4)第二抗体(羊抗兔IgG)1瓶。操作方法:使用放射免疫操作法。化验结果临床意义:偏头痛患者CSF中含量增高。
-
脑脊液强啡肽
概述:最近又发现另一种脑啡肽,其作用较吗啡强200倍,称为强啡肽,为13肽,其羧基端的5个个氨基酸的组成和亮-脑啡肽完全相同。化验结果临床意义:脑梗塞时可见下降(病性严重、梗塞面积大、多发性梗塞者DynA1~附注:腰椎穿刺取CSF1ml,用抑肽酶(7550KIU/ml)抑制肽类分解,离心沉淀后,取上清液贮存于-40℃下。
-
脑脊液亮氨酸-脑啡肽
概述:脑啡肽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在下丘脑前部、尾状核及苍白球处有较高的活性,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节物作用,参与抑制痛觉传导,与体温调节、心血管调节、内分泌激素的释放均有关。脑啡肽包括蛋氨酸-脑啡肽与亮氨酸-脑啡肽。(4)第二抗体(羊抗兔IgG)1瓶。相关疾病:脑血栓形成、血栓形成
-
脑脊液精氨酸加压素
概述:AVP又称血管加压素、抗利尿激素或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细胞产生,贮存于神经垂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可调节颅内压和脑组织代谢,具有抗利尿、缩血管、加强记忆、参与体温及免疫调节等生理功能。相关疾病:颅内肿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血栓形成、脑栓塞、痴呆、昏迷
-
脑脊液β-内啡肽
主要分布于下丘脑和垂体。(4)第二抗体(羊抗兔IgG)1瓶。化验结果临床意义: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脑栓塞、缺血性中风、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栓塞发病40h可明显升高,其中脑梗塞病情严重者、梗塞面积大多明显升高,其中脑梗塞病情严重者、梗塞面积大及多发梗塞者β-EP含量增高更为显著。帕金森氏病CSF含量降低。
-
脑脊液P物质
概述:P物质为脑或肠组织中所提取的一种生物活性11肽物质。中枢神经系统中黑质含量最多,其次为第四脑室底、下丘、中脑、下丘脑、尾状核等,在大脑皮层中含量很少,灰质含量高于白质,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及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与疼痛传入活动有关。(4)第二抗体(羊抗兔IgG)1瓶。相关疾病:脑栓塞
-
心房钠尿肽
心房钠尿肽具有抑制血管升压素和血管紧张素的作用,并可调节垂体激素的释放与儿茶酚胺的代谢,有利尿、排钠、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作用,是参与机体水、盐代谢调节的物质。升高:见于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心脏早搏、肝硬化、室上性心动过速、脑梗死、脑出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