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势
定势指对本人认为同类的刺激按固定的方式给予反应的个人心理倾向。由于定势是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当人面临问题时,它能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促使问题顺利地解决,但由于它的习惯性倾向,有时也常阻碍了人创造性的发挥以及新方法的发现与尝试。定势在知觉、学习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中都有表现。
-
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是个人用来作为评价自身、别人或社会事件的标准的社会共同体,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个人对自己地位的评价乃是与参照群体相比较的结果。与此相应,参照群体在个人的行动定向上执行两种基本功能:规范功能和比较功能。研究参照群体问题,对于理解个人的社会化过程、理解人的个性发展有重要意义。
-
培根哲学
培根哲学最为后人称道并引起研究者兴趣的,是他的幻象说、归纳法和他的分科理论,而他留给后人的最鲜明的印象,则是他是当仁不让的西方近代实验科学的创始人。他的这种新逻辑方法,也就是他的哲学方法。归纳法:归纳与演绎是逻辑学中最基本的思维方法,但西方近代史上的大哲学家们并非在单纯逻辑学意义上对待和使用它们。
-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一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俗话说:"一俊遮百丑"、"一好百好,一坏百坏"。美国心理学爱H.凯利、S.E.阿希等人在印象形成实验中证实了这一效应的存在。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
-
犯罪心理内化机制
犯罪心理内化机制是犯罪心理形成的机制。它是以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缺陷作为中介,通过不良行为的反馈,逐渐导致犯罪意向的萌发。其间经历以下环节:(1)不良交往和模仿;(2)造成个性社会化过程中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对外界消极因素反映活动的选择性和不良需求的滋长;(4)不良习惯和定势的养成;
-
图形-背景
图形-背景(figure-ground)也称形基。形指图形,基指背景。早在1915年丹麦心理学家E.图形和背景的区分是形状知觉的基础。图形和背景的关系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它与视野中的客观属性有关(如观视距离),也与人的主观性有关(如知觉的选择性和主观定势等)。
-
形基
图形-背景(figure-ground)也称形基。形指图形,基指背景。早在1915年丹麦心理学家E.图形和背景的区分是形状知觉的基础。图形和背景的关系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它与视野中的客观属性有关(如观视距离),也与人的主观性有关(如知觉的选择性和主观定势等)。
-
詹森效应
人们借此把那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竞技场上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另一方面是缺乏自信心,产生怯场心理,束缚了自己潜能的发挥。如何走出"詹森效应"的怪圈呢?赛场是高层次水平的较量,同时也往往是心理素质的较量,"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树立自信心,一份耕耘必定有一份收获。
-
迁移效应
在学习心理学中,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效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注意有关迁移条件产生的条件,就会发生不必要的迁移现象,如,日本司机在美国开车,常发生困难,甚至出现车祸。二是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即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那些具有规律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