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是一项新的心理学的事业,它以实现心理学自身的意义的价值为目标,以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在一般的意义上,它可以包括心理咨询与辅导,但是以主动的心理预防为主,治病于未病,防患于未然。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一种以心理学为主体的教育。
-
GB/T 29433-2012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
ICS13.100C5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9433-201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Guidelinesformentalhealtheducationinschool《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2年12月31日发布自2013年5月1日起实施。6.4.5择业与就业心理教育全面客观分析就业形势,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
孤独症谱系障碍
概述: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是一类起病于发育早期,以持续的社交互动与社交交流能力缺陷及受限的、重复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各类精神科药物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中均有应用,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情绪稳定剂、抗焦虑药、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
-
孤独症谱系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2年的正常发育阶段后退行性起病。3.其他症状及共病除上述主要临床表现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还常存在其他精神症状,如情绪不稳、多动、冲动、自伤等,多数患者会共患其他精神障碍,包括智力发育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情感障碍、进食障碍等。利培酮、阿立哌唑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5~
-
躯体症状障碍
2.管理应激;分级治疗原则和策略根据临床评估对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进行分级治疗:1.病情较轻轻度的躯体症状障碍患者由各科室首诊医生进行随访管理,初步解释病情,定期随访,避免过多的躯体检查和转诊,逐步减少不必要的用药。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滴定增加到有效剂量,同时严密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
躯体症状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探索可能存在的原发获益和继发获益。5.躯体变形障碍躯体变形障碍和躯体症状障碍的患者都表现出与躯体相关的过度思考、情绪反应和行为,都表现出痛苦和功能受损。2.病情较重病情较重的躯体症状障碍,各科室首诊医生随访管理,精神/心理专科医生加入治疗随访,给予正式的心理教育,指导放松训练,药物治疗躯体和精神共病。
-
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路径(2017年版)
(4)测查量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人格测查、应激相关量表、焦虑抑郁量自评以及他评量表、心理治疗类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doc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路径表单.
-
急性应激反应临床路径(2017年版)
(4)测查量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人格测查、应激相关量表、焦虑抑郁量自评以及他评量表、心理治疗类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doc急性应激反应临床路径表单.
-
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它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和外界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品质和能力等心理因素的总和。
-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基层人员培训方案(试行)
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基层工作人员。采用“8+X模块化设计,要求所有受训人员参加包括基础知识、科普宣教、问题识别、人际沟通与干预、生活压力与应激管理、精神康复管理、重点人群服务、特殊人群服务等8个基本模块的培训,同时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需求,选择风险评估与转诊等特定的附加模块进行培训。
-
回避/限制性摄食障碍
概述:回避/限制性摄食障碍以回避食物或进食量减少为行为特征,常见于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会造成有临床意义的营养不良或/和发育停滞,其患病率占进食障碍的13.8%。如果症状出现在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的病程中,或者患者逐渐表现出对自己体重或体形的体验障碍,则不能诊断本病。
-
性教育
人的性意识是从性启蒙后开始的。性意识的启蒙是指对性的意识上的觉醒。由于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发展,青少年时期性心理活动内容变化多端。2.性心理教育,包括如何正确对待月经,如何正确对待遗精等。3.性道德教育,是性教育的核心内容,着重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意志和道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