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healthliteracy)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就是指一个人能够获取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的能力,以维持并促进自己的健康。
-
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
第三章健康促进:第一节健康教育:第三十二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健康深圳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引导居民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禁止在下列场所或者区域销售酒精饮料:(一)医疗卫生机构;
-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2023年工作要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2.持续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强化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区域协同治理,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10.开展“传承爱卫新风欢度健康佳节”迎新春爱国卫生专项活动,结合爱国卫生月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宣传活动,不断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
-
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
四、考核内容与标准:(一)考核内容:依据《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规范》,考核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针对技术咨询与政策建议、业务指导与培训、总结与推广适宜技术、信息管理与发布、监测与评估等职能的履行情况和工作成效。五、考核方法与程序: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绩效考核。59%,1分;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
基本信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简称“健康素养66条”)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5年12月30日国卫办宣传函〔2015〕1188号发布。23.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正确选用保健食品。54.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培养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预防近视、超重与肥胖,避免网络成瘾和过早性行为。
-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2022年工作要点
(全国妇联负责)7.组织开展《军队人员健康素养准则》宣贯,提高官兵健康素养。(全国爱卫办牵头,有关成员单位参与)(三)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先进典型宣传活动,推选2022年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十佳公众号参与案例、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
-
健康中国行动2023年工作要点
(中国残联牵头,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单位参与)(二十)开展2023年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深入推进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全国妇联等部门单位参与)(五)组织开展全国高血压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慢阻肺日、联合国糖尿病日等主题宣传日活动。
-
卫生部关于深化卫生政务公开加强卫生政务服务的意见
(十三)及时公开卫生标准信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卫生监督机构、职业病防治机构、健康教育机构等要在做好办事公开的基础上,积极制作、主动公开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职业病防治、预防保健知识和技能等权威信息,并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组织活动等方式普及科学的健康知识,提高公民的健康素养。
-
GBZ/T 296—2017 职业健康促进名词术语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网吉林电力科学研究院、3M中国有限公司。3.10结局评价outcomeevaluation远期效果评价对健康促进项目实施后导致的目标人群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进行的评价。
-
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
:1.加强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进一步加强感染病相关疫苗的接种工作,增强人和动物对可预防感染病的抵抗能力,减少感染病发病率,降低抗微生物药物使用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科技部、国家药监局、农业农村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支持开展微生物耐药分子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和传播机制研究。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由卫生部于2008年1月4日发布。3.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个方面。平静呼吸16-20次/分;46.孩子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6个月合理添加辅食。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63.会测量脉搏。
-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培训大纲
确保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知识和管理能力,劳动者具备职业病防护意识,了解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熟悉相关职业健康知识和职业卫生权利义务,掌握岗位操作规程,能够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病防护用品。
-
健康老年人
定义:健康老年人(healthyolderadults)是指指60周岁及以上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的老年人,躯体、心理、社会三方面都趋于相互协调与和谐状态。认知功能基本正常,乐观积极,自我满意,具有一定的健康素养,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等。d)营养状况良好;
-
老年失能
老年失能的原因:失能是老年人体力与脑力的下降和外在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定期参加营养状况筛查与评估,接受专业营养指导,营养不良的老年人应当遵医嘱使用营养补充剂。定期体检,管理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早期发现和干预心脑血管病、骨关节病、慢阻肺等老年常见疾病和老年综合征。
-
“十二五”期间卫生扶贫工作指导意见
巩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效,逐步扩大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范围,将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切实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到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基本覆盖全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利用率显著提高。(十)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工作。
-
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年—2025年)
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和“家长是孩子口腔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控制危险因素,强调减少含糖饮料、高糖食品摄入,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对长期咀嚼槟榔等高危行为进行干预等,促进群众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居民。3.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接受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8学时。
-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基层人员培训方案(试行)
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基层工作人员。采用“8+X模块化设计,要求所有受训人员参加包括基础知识、科普宣教、问题识别、人际沟通与干预、生活压力与应激管理、精神康复管理、重点人群服务、特殊人群服务等8个基本模块的培训,同时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需求,选择风险评估与转诊等特定的附加模块进行培训。
-
国家卫生乡镇标准
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六)辖区健康教育网络健全,利用健康科普资源库、相关媒体和乡镇卫生院或相关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科普专业资源,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二十八)辖区内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及时申报。
-
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卫生县标准
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六)辖区内健康教育网络健全,利用健康科普专家库、资源库和报纸、电视、网络等主要媒体,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四十)多措并举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提升人均预期寿命。
-
预防出生缺陷日
每年9月12日是预防出生缺陷日。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普及优生健康知识和技能,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是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的重要内容,也是防治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妇幼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一、禁止近亲结婚,降低遗传性疾病的发生风险近亲结婚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
发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方案(2020年版)
基本信息:《发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方案(2020年版)》由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于2020年9月14日《关于印发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方案(2020年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233号)印发。五、明确重点人群,鼓励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全球公认的防控流感的有效手段。
-
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
将膳食营养和身体活动知识融入幼儿园中小学常规教育。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加强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等科学喂养(合理膳食)知识普及、技能指导和个体化咨询,定期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状况。(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教育部配合)(四)强化政府责任,加强支持性环境建设。(四)加强监测评估。
-
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
:各地卫生健康部门组织专业机构编制发布宫颈癌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科学宣传HPV疫苗接种、宫颈癌筛查必要性等知识,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妇联、学会和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利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社会倡导活动和公益广告宣传,提高广大妇女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
-
WS/T 802—2022 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
g)具有一定的健康素养,保持良好生活方式;i)社会适应能力良好。表B.1微营养评定法(简表)表B.2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表B.3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表B.4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表B.5老年人社会发展适应和精神文化适应两维度量表表B.6Lubben社会网络量表参考文献:[1]DB11/T1754—2020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规范.
-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healtheducation)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公民的健康素养,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
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指南(试行)
本指南适用于提供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卫生机构在居家和社区环境下所提供的医养结合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作出了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根据机构类型、执业范围、服务能力和老年人需求确定服务内容。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为老年人提供针对性保健咨询、营养改善指导等服务。
-
WS/T 495—2016 健康促进学校规范
6.3制定和完善健康促进学校工作制度:学校根据健康促进学校的实施方案,为保障目标的实现,制定和完善学校健康促进规章制度,引导群体和个人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11.1.2学生常见病监测:学校开展学生视力低下、肥胖和营养不良、龋齿与牙周疾病、缺铁性贫血、沙眼和肠道蠕虫的监测。